中秋吃月餅寓意和傳說故事 吃月餅的歷史起源是什麼
2023-04-02 17:03:29 2
過中秋節對繼承傳統風俗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了解中秋節各個方面帶來的影響很重要,其中,月餅的故事也是歷史悠久的,這時候吃月餅能讓人們在生活中還是想得到好運,也就是說,中秋傳統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去了解的。
中秋吃月餅寓意和傳說故事
中秋吃月餅一開始就是為了拜祭月神,古時候,人們喜歡用月餅用來當做拜祭月神的供品,月餅一詞,在現存文獻,最早收錄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又稱月團、小餅、豐收餅、團圓餅等,是中國的漢族傳統美食之一。
月餅寓意團團圓圓
月餅傳統的寓意就是團團圓圓的意思,所以說,中秋節吃月餅的寓意是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在中秋節祭祀完月亮後,全家人會在一起吃月餅也代表了團圓,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與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起義有關。在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有吃月餅示團圓的習俗。
吃月餅的歷史起源是什麼
吃月餅代表的是紀念嫦娥的寓意,這是因為,為了紀念嫦娥,傳說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后羿不捨得吃下,就交於嫦娥保管。后羿門徒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當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也捨不得,就停留在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的廣寒宮,后羿回家後由於心情很難受,於是在每一個年的8月15日擺下宴席與團嫦娥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