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色也有大舞臺,小劇場場景
2023-04-02 08:48:35
小角色也有大舞臺,小劇場場景
正在北京衛視熱播的都市情感劇《劇場》,由嚴歌苓編劇,以上世紀80年代一個小城話劇團的悲歡離合為故事主題,折射出一幕幕人間的悲喜情,一曲曲時代的詠嘆調。話劇團,多少年來,都是一個高逼格的所在,這是藝術的殿堂,是夢想的源泉,是演盡人生悲歡離合的微縮版世界。但是,真的通過《劇場》走進了臺前幕後,卻發現,臺下的戲,遠比臺上的戲更加複雜和精彩,看著劇中由陳述扮演的鬱珠在舞臺上是那樣光芒四射,在舞臺下卻又遭遇一連串的設計與陷害,就如一件擁有的藝術品,本該悉心呵護,卻一次又一次任憑各種飛濺的石子撞擊而來,敲到傷痕累累,那是一種緣於生活,又精煉成藝術,然後又反哺於現實社會的落敗感。
有關舞臺,有關話劇,依然記得幾年前大賣的諜戰電影《風聲》,其中李冰冰扮演的李寧玉,在回憶到自己的革命夥伴和知心愛人劉林宗時,腦海所浮現的畫面,那是一個猶如神界般的聖潔舞臺,劉林宗高傲的昂起他的頭,揮起手臂,說著臺詞:為何在他散著金粉的眼皮之下,用那雙金色的眸子,看著我……金色的陽光,如梭的打在他的身上,那一刻,就那樣的美好和高遠,那個橋段,幾乎是整部《風聲》中最具華彩的一抹亮色了。當然,後來知道,這句話是出自王爾德所創作的最著名的悲劇《莎樂美》,無論是劉林宗,還是王爾德,舞臺的魅力,都如此雋永。
《劇場》,同樣給我們呈現了雖然簡陋,卻不忍一絲一毫被褻瀆的聖潔的舞臺,猶如鬱珠,這個雖然已經年過四十,卻渾身上下散發著優雅的藝術光芒的女演員,憑藉演技的精湛,成為全縣城家喻戶曉的明星。劇團是她的小舞臺,整個縣城,是她的大舞臺,她在藝術的海洋裡徜徉,也享受著這些因自己的藝術造詣所帶來的敬仰與光芒。當然,如果她的一生,就這樣在燦爛中漸進老去,也就沒有太多可書的地方,挑戰來臨,本劇的最大戲劇元素,就是那個有備而來的競爭對手杜曉紅。
從杜曉紅的出現開始,別說整個劇團舞臺,連整個劇團,乃至整個縣城,都變成了一個人生大戲的演出地,開始上演這一幕幕爭風吃醋、愛恨情仇。《劇場》也已然不是特指鷺江話劇團的這個小小舞臺,而是將整個時代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了濃縮,鬱珠、李立勳、王帆揚、杜曉紅、羅思佐、陳萍、方敏,還有可憐的小瓜瓜,都化作一臺大戲上的演員,而鷺江話劇團所排演的《女縣委書記》、《合歡樹》、《屋簷下的朝陽》等等戲中戲,只是這盤大戲中的小小點綴而已,那些由杜曉紅的愛所生的恨,由恨所延伸出來的各種不擇手段報復,那些由鬱珠的高傲和才情所引發的各種羨慕嫉妒恨,都一窩蜂的在現實的生活中露出了猙獰的面目,撕咬著柔弱的人肉,晾曬著醜陋的人心。
雖然整部《劇場》猶如一場三天三夜無法停歇的大戲,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劇中那些舞臺上的排練與表演,卻是毫不含糊的專業劇團的水準,陳述首次擔當此類角色,就將一個充滿人性魅力的人物呈現到完美,這種完美基於這個對藝術執著追求的女人,所能承載的一切優缺點,鬱珠的不完美,才是最真實的,而另一邊种丹妮扮演的杜曉紅,同樣是一個令人愛恨交加的人物,血肉飽滿。其實在《劇場》中,沒有誰是十惡不赦的混蛋,杜曉紅的一舉一動,皆由心而發,經得起推敲,堪得住理解。孫淳扮演的李立勳,翟天臨扮演的王帆陽,則如兩個舵手,駕駛著《劇場》這艘大船,在波濤中迂迴的航行。
電視機前或者電腦前的我們,與其說是電視觀眾或者是網絡受眾,都不如說,我們同樣是在劇場的池座中,安靜的欣賞那舞臺上一幕幕離合悲歡的戲劇觀眾,這種感覺,是在殿堂般的藝術場所接受靈魂的洗禮,只因這部劇,虛虛實實,裡裡外外,上上下下,給了我們太多的精神享受,無論是痛,還是愛,都是難得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