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被貸款,全村幾十人莫名被貸款
2023-04-02 09:07:49 5
我不知道自己名下的貸款從哪裡來,去了哪裡,也不知道如何為陌生人擔保貸款。
2018年12月底,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張銀莊村部分村民到央行冠縣支行列印徵信報告。徵信顯示,很多村民名下至少有一筆貸款逾期或不良。其中,大部分貸款「擔保人」和「主貸款人」互不認識。
潤農商業銀行表示將對莫名其妙的貸款進行「仔細核查」。
在受限權限下,一位村民在聊城潤昌農村商業銀行(潤昌農商銀行)的借款合同上發現了他的籤名。他聲稱不知道當時籤的合同內容,也不知道當時的借款合同怎麼籤。
長農商業銀行貸款申請條件。
涉事村民大多沒有被銀行催款,只有少數人收到了法院傳票。村民認為他們沒有錢,所以沒有理會傳票。有的人在法庭上敗訴,不上訴,最後變得不可信。這影響了一些村民買車按揭買房。而成為銀行徵信「黑戶」的人群也不僅限於一個村。
據冠縣公安局微信帳號,2019年2月7日,冠縣公安局發布對、張兩名逃犯的追逃公告。相關信息證實,2月8日,兩人被逮捕。
針對莫名其妙的貸款問題,2019年1月初,潤昌農商行回復新京報記者稱「將認真核查問題原因」。同時,潤昌農商行積極聯繫當地徵信部門,提交了徵信異議處理申請,消除了對涉案人員的不良影響。
困惑的貸款人
在鄉村餐廳,廚師王華(化名)送走了最後一批客人。他脫下圍裙,洗了手,出去了。2019年1月8日下午,王華再次趕到聊城潤昌農村商業銀行。他照例覺得去之前不會有結果,但還是去了。
2013年9月,王華想從銀行貸款擴大餐飲業務。他偶然得知,王偉(化名)是潤昌農村商業銀行良塘支行行長張慶文的表弟。通過這層關係,王華可以用身份證做擔保借1萬元。酒席後,文同意用13人擔保借款15萬元。當年9月底,王華帶著人分三批去銀行找張慶文籤擔保合同。
王華對新京報記者回憶說,籤合同的過程非常簡單。在張慶文的指引下,他們在梁堂支行二樓張慶文的辦公室籤訂了合同。王華和這些擔保人「只籤了字,沒有看籤名的內容」籤字後,文告訴他,他可以在11月得到貸款。新京報獲得的多份借款合同顯示,村民同時籤訂了借款合同和擔保合同。
2013年11月,王華沒有獲得貸款。他一再敦促張慶文失敗,並逐漸放棄。2014年9月,張慶文突然聯繫王華到銀行籤「下手續(新貸舊貸),還利息」。然後倒掉貸款。」張慶告訴王華,他已經用了這筆錢。讓王華不解的是,當初給王華做擔保的13個人,全都成了主貸款人,每人莫名其妙的貸款15萬元。
2017年後,王華多次向潤昌農商銀行梁堂支行和總行交涉,無果。王華在冠縣公安局案件受理中心報了警。
「還沒到家,張慶文就給我打電話,問我,兄弟,你報警了嗎?」王華告訴新京報記者,當天,張慶文跑到他家跪下,哭著說他答應還錢。當時,「經偵部門的警察叫張慶文」。王華說,警察沒有給王華出具收條,然後就沒有聲音了。
「張慶文彩票一億元補不了窟窿。」潤昌農商銀行一位支行行長告訴王華記者。
華、(化名)通過王偉認識了。李哲認為很容易獲得貸款。當時,李哲在建完羊場後,缺少購買「羊種」的資金。他宴請張慶文,得到了「8張身份證擔保15萬元貸款」的「特權」。李哲找了9個人,包括發小和親戚李彪(化名)和李良(化名)來擔保。三人向新京報記者回憶:「銀行工作人員去有籤字處的地方籤字,每個人都沒看內容就籤了七八個地方。」張慶文的侄子李波拿著貸款卡告訴他們「少了一項手續」。
2013年5月,李哲獲得了15萬元貸款。2014年5月,文告訴他「一旦手續下來,貸款可以再貸出來。」但是李哲沒有再去貸款。
一個村民名下莫名其妙的貸款提現細節。
李良告訴新京報記者,張銀莊村有400戶人家。在該村,新京報記者獲得了近200份村民在央行列印的信用信息和失信記錄。周圍的其他村莊也受到了影響。當地人說:「都是銀行信貸員的鬼。」據不完全調查,店子鄉趙固村80%的人成為了失信被執行人。其中一名村民於2011年10月死亡。2018年,郵差發來法院傳票,顯示「2015年一筆借款逾期」。這家人拒絕了傳喚。
在潤昌農商銀行,以信貸員為紐帶,圍繞主要貸款人的親屬,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擔保人網絡。借錢的時候,充當擔保人的人認為自己只是在幫助親戚朋友。後來,這些擔保角色的籤署者成為主要貸款人。
農村人認同鄰裡和親情,相互信任。李彪並不迴避自己缺乏法律知識和風險意識。他們太信任銀行,沒有意識到籤字就要承擔法律責任。而老人們則又傷心又憤怒,認為晚輩的親戚欺騙了他們。王建(化名)經常看到一位上了年紀的阿姨拍著膝蓋咒罵。「出於好心,我把身份證借給你做貸款擔保。結果你給了我幾十萬的貸款。」老人一直認為王健騙了她。
村裡的年輕人像李哲、李良和王建,他們中的許多人小學就輟學了。李哲說"
擔保人可能是以主貸人角色被銀行欺騙籤下了貸款協議。
王建對新京報記者稱,2019年1月份他在潤昌農商行梁堂支行看到部分合同附件。附件中的擔保合同家屬關係欄中,侄女成了他的女兒。他無法查看全部合同,其複印請求也被拒絕。2019年2月25日,王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在公安局看到的附件家屬關係是正確的,裡面的親屬關係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修改了過來。王建對新京報記者稱。
新京報記者獲取的一份當年的借款合同顯示,這份《個人借款合同》貸款人是潤昌農商行店子支行,借款人是武佔豪……所有格式和籤字與正常個人借款合同無異。唯一的不同是當時是一頁一頁籤訂。一位知情人告訴新京報記者:擔保人不僅籤訂了擔保合同,也籤了個人借款合同。還有直接在白紙上簽字後銀行工作人員補充合同的。
武佔豪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做主貸人只是張慶文的一個安排。武佔豪的妻子李迎是張慶文表妹。武佔豪當時只是幫忙:錢並非自己真實使用,也無所謂。但是貸款逾期,武佔豪被潤昌農商行起訴。法院判決武佔豪和妻子任慶芬在判決書生效三日內償還潤昌農商行本金17.8萬元及利息。
武佔豪哭笑不得,判決書上主要證據之一《夫妻共有財產抵償還款承諾書》裡,妻子成了任慶芬。武佔豪向新京報記者展示結婚證和戶口本,他的妻子叫李迎。
當時張慶文告訴他不用亂找了,他來解決。一位某農村信用社系統的內部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農村信用社系統貸款審核不嚴。支行行長可以打通內部。他說,這種莫名貸款早就有,徵信聯網後一下子暴露了出來。
李亮依然不了解銀行貸款流程。他再不想跟銀行打交道,之前是信任銀行,現在是一個字都不敢籤。
貸款中間人
他一個貸款獲利2萬元。王偉促成了多筆銀行貸款,村民現在猜測王偉從中牟利。
冠縣縣郊一處羊肉冷庫裡,王偉在辦公室裡痛斥這些謠言。他特意翻找手機,向新京報記者播放此前他質問張慶文的一段通話錄音。在錄音中,張慶文否認了王偉拿回扣的事。
俺夫妻和俺嶽父一家都被搞成了黑戶。王偉已經和張慶文鬧掰。他當時建廠需要資金,去找張慶文辦貸款,貸款卡交給了張慶文,密碼設置成666666。現在王偉身負15萬本金和6.7萬元利息。他為自己鳴冤,沒用一分錢貸款更不用說回扣。
王偉在2013年介紹李亮聯繫張慶文貸款,每人籤一摞字、摁了手印。李亮和擔保人在梁堂支行每人辦理一張卡,交給李博。李博填寫貸款手續時,王偉記得一個匪夷所思的細節是:李博代別人摁手印(十個手指頭都用上)。大多數人沒看貸款合同。捂著內容掀到籤名處,按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引完成了籤名。
這裡的工作人員指張慶文、張勇和李博。張勇當時是張慶文的司機,在銀行工作。而李博並非銀行工作人員。李彪與李哲有著一樣的經歷。
在王偉疏通之下,李亮以15個人擔保後收到8萬元現金——張慶文分兩次給他的無息貸款。李亮當時以為通融之後撿了個大便宜。
村民何冰(化名)直接稱表哥張飛(化名)為中間人。2014年,張飛聯繫何冰,要帶他在銀行做業務。何冰不理解什麼是做業務,就把身份證給了表哥。後來,張飛告訴新京報記者,做業務是抵押貸款。
何冰的身份證替張慶文擔保了貸款。他說,做業務就是幫忙做錢款生意。何冰迴避了新京報記者貸款回扣這個問題的追問,只說張飛拿何冰身份證複印了幾份,開了銀行卡留用,何冰並沒有拿到銀行卡。張飛也否認有回扣,只是幫朋友忙而已。
2015年下半年,何冰要按揭買房,他才發現自己名下有一筆15萬的貸款,銀行一直沒催款。他找張慶文和張飛,兩人都說會解決,但一直沒解決。最近他開始收到催收提醒。
2018年12月31日,像何冰一樣,王偉連續收到4條潤昌農商行的催收簡訊,其中三條是他擔保的貸款和一條他的主貸,都是逾期。之前,王偉每月僅收到一條主貸逾期的信息。他特意電話問詢潤昌農商行一位朋友,得到與張慶文一樣的回答:系統升級導致。
他(張慶文)這事不是一個人,都關聯著。一位潤昌農商行的朋友在電話裡告訴王偉。王偉對新京報記者稱,這些貸款是張慶文任職清水鎮、梁堂鎮和店子鎮時候的事。張慶文在梁堂支行和店子支行都是支行行長。
2019年1月初,新京報記者多次嘗試電話聯繫張慶文進行採訪,張慶文直接掛掉電話。記者以王建親戚的身份跟隨著與張慶文交涉,張慶文看到陌生人也不做任何答覆。
錢去了哪裡?
我剛來,多年前的事了,我也不知具體怎麼回事,正在匯報上級解決。2019年1月4日下午,梁堂支行的現任行長答覆。
李紅的父親李振華(兩人為化名)因莫名貸款急火攻心,高血壓住院。
李振華2013年貸款15萬元,張慶文告知他們款項沒下發。2014年,張慶文調任潤昌銀行店子支行。他打電話讓李振華去辦理貸款。貸款還是沒有下發。
李紅通過熟人複印了李振華名下2014年在潤昌農商行的貸款流水單。帳號貸款期限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銀行流水單顯示,在2014年6月24日,店子支行、清泉支行和建設路支行,有人分六次支走這個帳號15萬元,每一筆都不超過5萬元。一位銀行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櫃檯取款不超五萬元無需授權,持卡人知道銀行卡密碼就可以。
這些錢誰取走了,依然無解。但是王偉知道張慶文廠子裡要用錢,王建也對新京報記者如此表示。
王建告訴新京報記者,張慶文用他的名字倒了貸款。在王建與張慶文的微信聊天記錄和電話錄音裡,張慶文安撫王建,融資考察來了,錢快辦下來了正跑著貸款,辦下來什麼都解決了。王建告訴新京報記者,張慶文的意思是,他公司融資要下來,他冒用別人的貸款就可以還了。
張慶文為了進一步安撫,向王建提供一張名為王廣躍(化名)的身份證。他想先用這張身份證替換王建的徵信信息和貸款信息,把王建的徵信洗白。身份證照片顯示,王廣躍是山東省冠縣清泉街道吳家村人。
2019年1月8日下午近6點,王建在潤昌農商行填完徵信異議申請書,天已經暗黑。按約定的時間,王建要去見張慶文。
當日下午,部分張尹莊村民到潤昌農商行交涉。張慶文打電話問王建,現在有多少人,得知村民去銀行填寫徵信異議申請書之後,張慶文說:銀行從沒說不管,這事得慢慢來。
1月8日下午近6點,在王建的麵包車裡,新京報記者隱約看到佰潤金屬四個大字。張慶文走出廠門,來到車門口。他看了一眼車裡的記者,始終保持謹慎,客套三言兩語後,推辭有事離開。
上述佰潤金屬全稱為山東佰潤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與張慶文有關。據天眼查顯示,2016年8月,佰潤金屬由張秀梅獨資2000萬成立。該企業工商註冊地位於冠縣經濟開發區冉子路東首。村民稱,張慶文稱張秀梅姑姑。
另一家與張慶文相關的公司是山東恆嘉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簡稱山東恆嘉)。據天眼查顯示,2011年4月,李博獨資5000萬成立山東恆嘉,並且擔任法定代表人。工商註冊地描述為冠縣煙莊街道辦事處後十里舖。李博是張慶文內侄,他多次幫張慶文在銀行收繳銀行卡,幫張慶文處理貸款。
包括何冰在內的多位村民稱,兩家企業的工商註冊地實為一地,經營範圍幾乎相同。何冰對新京報記者稱,早前掛佰潤金屬的地方此前掛著山東恆嘉。
新京報記者查閱兩份聊城市東昌府法院的判決書獲悉,山東恆嘉在2014年11月12日向魯西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借款83.34萬元。山東恆嘉為冠縣潤達塑業有限公司擔保300萬貸款。兩起案件中,山東恆嘉以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被最高人民法院列為失信公司。另《聊城市高新區魯西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山東恆嘉複合材料有限公司執行實施類執行裁定書》(2017魯1502執1119號之四)中,張慶文名下100萬元住房公積金及其他財產被凍結。
逐步恢復的徵信
很多村民開始到潤昌農商行問詢。
2019年1月8日,冠縣公安局一位民警告訴村民,該事件正在調查中。他稱冠縣店子鎮趙固村已有80%的村民成為失信人員。這些人都已經過了上訴期。
2018年12月底,張尹莊村微信群建立,交流增多。更多村莊的人要求加入。李彪要求他們各村成立各村的,然後群主再組建一個群聯絡。張慶文給李哲在同一天打了多個電話,別讓你這些擔保人(曾為李哲貸款擔保而成為主貸的人)去鬧,我想辦法給你解決,半年之內處理好。
村民要求恢復徵信、解決賠償。但現在,他們只能填寫一個徵信異議申請表。潤昌農商行答應每天恢復20人的徵信。這幾日,不斷有人接到潤昌農商行電話,被告知徵信恢復。
2019年1月8日,潤昌農商行回復新京報記者稱,銀行已關注這些消息,並組織人員通過現場核查和提交字跡認定等方式進行進一步的核實。初步調查,該問題為(潤昌農商行)原支行行長張慶文任職期間,在自身小額貸款審批權限內,利用工作便利條件違規發放貸款。目前,張慶文已離崗接受調查等待進一步的處置和移交。
潤昌農商行表示,將針對莫名貸款進行仔細核查。潤昌農商行將嚴肅處理並肅清違規問題。同時,潤昌農商行積極聯繫當地徵信部門,提交徵信異議處理申請,消除對群眾的不良影響。
銀行內部管理曾存在薄弱環節,我行將進一步加強內控管理,培育和增強全員合規意識,強化員工內部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優化信貸管理,維護好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潤昌農商行書面回復新京報記者。目前潤昌農商行已向上一級銀行反映情況。
據新京報記者根據所見到的徵信複印件信息不完全統計,此次莫名貸款涉及本息金額近億元。此前據媒體報導,2018年1月22日,聊城銀監分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山東聊城潤昌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虛假轉讓不良貸款、嚴重違反信貸資產真實轉讓規定及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20萬元。
近期,王建、李彪、李哲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查閱發現個人銀行徵信處於異議審核狀態,貸款清零。但他們同時告訴記者,李亮等一些村民貸款依然存在,只是不再是呆帳或者逾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