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則天在位多少年?是怎麼死的?
2023-03-30 18:49:29 4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在位15年,建立了武周王朝,之後唐中宗復闢,恢復唐朝。武則天作為女皇帝在位15年為國家做了些什麼?最後是怎麼死的?來和51區小編看看吧!
武則天在位時間:690年―705年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 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後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闢,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諡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加諡則天順聖皇后。
如果沒有「神龍革命」,她還會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李顯嗎?
史料記載道:聖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這兩個武氏家族的侄子謀求當太子,幾次三番地派人對武后說:「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武后猶豫不決。
心腹狄仁傑對武后說:「姑侄之與母子,哪個比較親近?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祭祖於太廟;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祭姑於太廟者」。還勸武后召還廬陵王(中宗)。武后由是無立武承嗣、武三思之意。乃召廬陵王還東都,皇嗣(睿宗)請遜位於廬陵王,武后立廬陵王為皇太子,命為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率兵擊突厥。
武后信重狄仁傑,常謂之「國老」而不呼其名。狄仁傑好諍諫,武后每屈意從之。仁傑卒,武后泣曰:「朝堂空矣!」常嘆:「天奪吾國老何太早邪!」
在政治鬥爭中,無論是作為後宮中的人還是前朝臣子,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勢力,武家當時只是一個沒有很多大官的家族,在武則天成為皇后之後,逐漸提拔自己娘家人,武家這個家族漸漸發展壯大起來。在武家的後代中,較為出眾的有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與武三思,其中,武承嗣的能力更優秀,在「造神運動」中發揮了特別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這次造神運動就是武承嗣發起和完成的,取得的效果武則天都看在眼裡,她十分滿意自己這個侄子。
但是,侄子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始終有一層顧慮在。所以,武則天也猶豫過,她將自己的兒子睿宗降為皇嗣,給兒子賜姓為武,可在她心底,還是將兒子歸為李家的後人。要是讓她立武承嗣、武三思為太子,武則天又是不願意的。武承嗣、武三思兩人的父親均被自己給發配到偏遠地區,最後也都鬱郁而死,他們心裡難道就沒有一點點恨?
武則天此時已經是老年了,她不得不面臨著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歸西之後的供奉問題,武家兩個侄子會給自己專門供奉嗎,自己的兒子才會順理成章的供奉自己吧,所以,她才會更偏向於自己的骨肉,李家的後代,讓自己的子子孫孫都繼承下去。還有就是考慮到自己手裡的江山也是從李家的手裡奪過來的,所以還回去也沒什麼。最後才下定決心,立皇立李。
武則天是怎麼死的?
老病纏身,病死的。
武則天晚年,一批男寵慢慢走進她的生活。高宗去世後不久,武則天便有了第一個男寵馮小寶,當時武則天還比較注意約束男寵,後來馮小寶因為任性使氣,得罪了武則天最後被秘密殺死。武則天生命中的第一個男寵銷聲匿跡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迅速崛起,成為武則天的新寵。當時武則天已經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暮年,老病纏身的她長時間不能上朝,對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將二張兄弟當作耳目,二張兄弟逐漸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僅跟大臣結怨,也使得武則天回歸李唐、傳位太子的形勢發生逆轉,引起了政局的複雜化,武則天母子、君臣關係也因此空前緊張起來。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桓彥範、崔玄、敬暉等人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政變,殺死二張兄弟,逼武則天退位,迎中宗復位。同年十一月,武則天去世,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