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消雨_ 人工消雨會汙染環境嗎霍雨佳
2023-03-31 09:37:19 2
人工控制天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越戰時期,美國為了切斷越共在胡志明小道上的運輸通道,不惜以多種手段破壞這條貫通越南北部到南部的交通運輸線,施以B-26轟炸,空中布雷以及落葉劑等化學戰,唯一奏效的是碘化銀人工降雨,通車數量銳減到高峰期的10%,但仍未能徹底切斷!
人工改變氣候方式有幾種?
到現在為止人工控制氣候最成熟的就是人工增雨,當然越戰時期的其實也是類似的方式,只不過當時是是形成災難性氣候破壞胡志明小道,以切斷越共軍事運輸為目的,而現在則是局部乾旱時的人工增雨!
1967年時的胡志明小道
這一點必須要糾正一下,人工降雨只是俗稱,真正的名詞是人工增雨,因為以現在的技術還只能在有積雨雲的條件下,以技術手段達降低雲層中的溫度,並提供凝結核,最終使得暫時還不具備降雨條件的積雨雲提早下雨。
假如在乾旱地帶,天空沒有一絲雲彩,或者雲根本不具備降雨條件,那麼沒有任何技術手段達成降雨目的。一般人工增雨的方式是利用火箭或者炮彈將其催化劑,大部分為碘化銀或者其他增雨劑比如乾冰等,積雨雲有冷雲和暖雲兩種,分別是低於和高於0℃兩種,方式有些差異,但條件都必須具備這些積雨雲。
人工增雨效果最好的就是越戰時期的人工降雨破壞運輸線計劃,因為地處熱帶的越南雨季雨水充沛,水汽非常豐富,因此再漫長的胡志明小道上空,唯一不缺的就是積雨雲,因此暴雨造成的洪災、山體塌方,地面泥濘等給越共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困難,但最終仍然未能達成切斷胡志明小道的戰略目標。
胡志明小道上的解放CA30A越野卡車涉水前進
人工增雨從技術上來說已經非常成熟,但國際學術界一般認為這種方式的成效仍需進一步證實。
除了人工增雨影響氣候的方式外,還有人工防雹、人工消雲、人工消霧、人工削弱颱風、人工抑制雷電、人工防霜凍等。它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人工催化等手段,對局部區域內大氣中的物理過程施加影響,使其發生某種變化,從而達到減輕或避免氣象災害目的的一種科技措施。比如人工降雨也有消除冰雹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削弱颱風,因為颱風對全球中低緯度地區影響極大,夏季的災害性氣候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颱風!從1947年開始,美國就嘗試影響颱風,方法是播撒碘化銀在颱風的氣旋內,消耗颱風的能量,達到減弱颱風的目的,到60-70年代為止,在歷次颱風削弱實驗中,使最大風速降低了10%-30%,但颱風能量補充過程極其複雜,最大風速降低並不一定是人工影響的結果,所以到現在為止這個結果是否是積極影響也未能確認。
現在的極端氣候是人工控制氣候失敗造成的嗎?
科幻片《全球風暴》給我們展示了一個人工影響氣候,卻被利用來對付人類的世界!影片設定在2019年在發生了許多災難性的自然災害後,一個團隊製造了「荷蘭男孩」人工控制地球氣候的系統,運行多年來消除了大量的災難氣候,人類再也用擔心惡劣氣候對生活工作的影響。
但這個系統卻被人利用了,目的是「消滅美國其他總統繼承人並統治整個世界」,當然好萊塢大片總是各種奇怪設定,但這個v讓災難消除的系統同樣也可以製造災難,因此全球各地不是東京的冰雹就是閃電,或者孟買龍捲風,莫斯科熱浪,杜拜海嘯等等,當然大片的結局必定是壞人被消滅,系統恢復正常。
那麼現在的極端氣候是人工控制或者是控制失敗的結果嗎?
一直有人認為在阿拉斯加的HARRP(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項目)是美國影響氣候的絕密計劃,很多自媒體在介紹HARRP時也加入了人工影響氣候等內容,但從筆者了解到的情況是,這是一個對大氣最上層(電離層)進行基礎科學研究計劃!
電離層是大氣層和磁層之間的過渡,它非常稀薄,太陽輻射中的X射線和紫外線可以到達該層,但有部分被吸收,電離層由快速增加的自由電子組成,從70Km處開始,在300Km處左右達到峰值,並隨著逸散層大氣逐漸消失,在1000Km左右處再次下降。HAARP能從各方面研究電離層的所有主要層,電離層的型態變化很大,每分鐘、每小時、每天、每個季節、每年的時間尺度上不斷變化!
12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