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點灶燈慶燈頭生日 正月十三祭海神祈求平安
2023-03-31 07:15:06 2
正月十三這個日子距離正月初一春節已經有段時間了,但這一日依舊存在相關的風俗習慣需要人們來遵守,接下來便來一起看看正月十三點灶燈這一風俗是什麼含義?祭海神的傳統又是從哪裡開始的呢?來看看下文的參考。
正月十三點灶燈
正月十三,根據民間風俗來講,這一日是要點灶燈的。正月十三是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正月十三,被稱為"燈頭生日"。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中國風俗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這種風俗始於南宋,文獻記載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就有"請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的相關習俗了。
正月十三祭海神
正月十三,海島人在這一天就變得非常的熱鬧,而且極其忙碌。這一天,是漁民們特有的節日——海燈節。傳說,農曆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的生日,海島人民都要拜祭海神娘娘、祭大海,歡慶豐收,祈求平安。人們從四面八方湧向大海神娘娘塑像,在海神娘娘塑像前擺設香案、披紅、焚香、膜拜、祈福、燃放鞭炮,爭先向海神娘娘塑像虔誠地獻上點心和祭拜的物品,祈求今年風調雨順,可以獲得更好的祝福和保佑。
正月十三滾龍燈
在我國繁昌一帶會在春節期間玩滾龍,這一風俗已經傳承很久了。一般為期四天。每年正月十三日為試燈,十四日為起燈,十五日為正燈,十六日為圓燈。試燈這天傍晚,六條老龍和多條滾龍首次在街上耍。華燈初放時,龍燈開始上下穿行,四處盤旋飛舞。街道兩側,家家懸燈,各家各戶焚香放炮。接著,滾龍、花藍、故事燈、走馬燈、魚燈、獅子燈、兔子燈、蝴蝶燈、金瓜燈都上了街。這時路上各色龍燈川流不息,各樣彩燈閃爍輝煌,一直要鬧到三更以後,方才收燈,次日再接著玩燈,直到十六日圓燈,所以正月十三是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