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宇宙膨脹率可能因地而異
2023-04-01 09:18:32 1
新的研究成果正在挑戰現代天文學的核心原則。
為了證明宇宙在大範圍內是否在所有方向都是各向同性的,一項大規模的研究正在對四個星系團進行數百次分析。結果表明,「各向同性」宇宙的概念可能不適用於整個宇宙。
宇宙可能在各個方向都不一樣。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宇宙的膨脹速度似乎隨著空之間的位置而變化。
如果得到證實,這個結論將使天文學家能夠重新檢查他們對宇宙的理解。
德國波恩大學的研究負責人康斯坦丁諾斯·米卡斯說:「天文學的核心之一——對宇宙過去和未來的研究——是宇宙是『各向同性的』,這意味著宇宙在各個方向都是一樣的。」。"我們的研究表明這個理論可能有缺陷。"
大爆炸後,由於暗物質的神秘力量,宇宙加速膨脹了至少138億年。米格卡斯在新研究的出版物中寫道,基於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公式認為,這種膨脹在大的空尺度上是各向同性的。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大爆炸遺留下來的熱輻射)的觀測也支持這一理論,並補充道:「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似乎是各向同性的,天文學家還推測,從宇宙誕生到現在,它已經各向同性了大約140億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約在4億年前宇宙進化時,暗物質才成為主導因素,因此仍然無法確定這種推測是否合理。米格卡斯寫道,暗物質「具有天文學家無法完全理解的令人困惑的性質」。「因此,假設宇宙是各向同性的更像是目前的一種信念,這凸顯了研究宇宙是否各向同性的緊迫性。」
新的研究報告了其中一項調查的結果。米格卡斯和他的同事研究了宇宙中最大的引力束縛結構,包括842個星系團。在研究過程中,日本和美國聯合發射並於2001年結束飛行任務的三架望遠鏡,即美國航天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歐洲航天局的XMM牛頓望遠鏡和飛鳥,被用於數據整合。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巨大的X射線輻射和每個星系團內部的熱氣體來測量每個星系團的溫度。他們利用這些溫度數據來估計每個星系團的內在X射線亮度,而沒有考慮一些宇宙變量,如宇宙膨脹率等。
然後,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每個星團的X射線亮度,其中一個確實使用了宇宙膨脹的知識。通過這種方式,研究人員獲得了整個夜晚的表觀膨脹率空,並且他們發現這些膨脹率並不匹配所有的區域。
「我們已經成功地發現了一個似乎比宇宙其他部分擴張得更慢的區域,而另一個似乎擴張得更快!」米格卡斯在他的博客中寫道,「有趣的是,其他計算方法的結果與我們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除了我們通過一個更可信和更廣泛的方法成功地識別了夜晚空的『各向異性』。」
根據康斯坦丁諾斯·米格卡斯和他的同事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做出的估計,這張地圖顯示了宇宙在不同方向的膨脹速度。
這是一張銀河坐標圖,其中心面向我們銀河系的中心。黑色和紫色表示最低膨脹率的方向(哈勃常數);黃色和紅色表示最高膨脹率的方向。(資料來源:波恩大學/K . Miggas等人)
這個結果可能指向一個相對缺乏想像力的解釋。例如,異常區域的星系團可能會被其他星系團所吸引,從而產生看似不同的膨脹率的錯覺。
研究人員還說,我們可以在宇宙中較小的空尺度上看到這種效應。與此同時,他們補充道,新的研究還觀察到了50億光年以外的星團,並且不清楚重力是否能在如此長的距離內克服膨脹力。
假設觀察到的宇宙膨脹速率的差異是真實的,它將向我們展示一些關於宇宙如何工作的新的、有趣的和啟發性的細節。例如,也許暗物質本身在宇宙中的不同位置是非常不同的。
波恩大學的研究參與者託馬斯·雷·普裡契說:「如果我們發現的暗物質在宇宙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力,它將會非常引人注目。當然,我們仍然需要更多的證據來反駁其他解釋,讓我們的立場更有說服力。」
最新的研究發表在2020年4月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上。你可以通過預先發布arXiv免費閱讀。
相關知識
觀察發現,宇宙正以加速的速度膨脹,這與遠離觀察者的遙遠星系的速度相同,並且這個速度隨著時間繼續增加。
宇宙加速膨脹是在1998年由兩個不同的研究項目「超新星宇宙學」和「高Z超新星研究小組」發現的。他們都用遙遠的拉型超新星作為觀察對象,觀察宇宙的加速膨脹。選擇這個觀測對象是因為拉型超新星具有幾乎恆定的內在亮度(就像一根安靜的蠟燭)。此外,由於觀測到的亮度隨著超新星和我們之間距離的增加而逐漸降低,我們可以通過觀測這些超新星的亮度來預測距離。這個距離可以用來比較超新星的宇宙學紅移,這可以觀察超新星誕生後宇宙膨脹的程度。
意想不到的結果是,觀察對象在宇宙中以相同的加速度彼此遠離。當時,宇宙學家預測,由於宇宙中物質的萬有引力,倒退的速度將會下降。兩個研究小組的三名成員隨後因這一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獎。在重子聲振蕩和星系團研究中已經發現了可信的證據。
作者:邁克·沃爾
風雲:天文志願者團隊
如果有任何侵犯相關內容,請聯繫作者在30天內刪除它。
複製也需要授權,應該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指出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