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袁世凱逼宮,為什麼7萬軍隊都不反抗?

2023-04-01 17:10:15 3

  清朝自建國起,皇帝們都非常重視軍隊建設,特別是在北京周圍,部屬重兵把手,互相牽制,再由皇帝最信任的大臣如領侍衛內大臣,九門提督等統轄,拱衛京畿地區。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無論是雍正即位,還是八阿哥逼宮,都必須掌握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雖是戲說,但也說明想顛覆清朝的統治,沒那麼容易。

  晚清的京城防務,不僅沒有因為列強侵略而鬆懈,反而比從前更加受朝廷重視。

  甲午戰敗後,清廷原來的八旗軍綠營軍早已經名存實亡,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的湘軍淮軍楚軍,也基本上都被打殘了。為了重新樹立朝廷權威,加強統治,防禦外國列強,清朝開始編練新軍。

  1898年,戊戌政變之後,慈禧太后對軍權的重視,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花費大量白銀,命令親信大臣榮祿成立武衛軍。

  武衛軍在1899年6月正式成立,全軍約6萬餘人,分為前軍,後軍,左軍,右軍,中軍,其中中軍約1萬人由榮祿親自統領,駐北京南苑;前軍約2萬人由原淮軍名將聶士成統領,駐直隸蘆臺,開平;武衛後軍由甘軍名將董福祥統領,準確人數不詳,在7000以上,先駐守山西,後駐薊州一代;武衛左軍由老將宋慶統領,有豫軍30營約1.5萬人,駐守山海關;武衛右軍由袁世凱統領,有7400人,駐天津小站。

  五支軍隊如眾星捧月,共同拱衛在北京城周圍,令北京固若金湯。

  這是當時整個大清朝最精銳的一支部隊,其中既有步兵,也有騎兵,還有炮兵,裝備之強,直到後來抗日戰爭時期,國軍得到英美援助後,才能媲美。

  其中精銳中的精銳,是聶士成所率領的武衛前軍,聘用德國教官訓練,每個步兵一桿訓練毛瑟步槍,還有奧制常備實戰步槍1萬枝,五個炮兵營一共有48門克虜伯速射炮,32門格魯森速射炮,10挺馬克沁機槍,即使從當時的世界角度看,也算精銳了。

  1908年,攝政王載灃成立皇家禁衛軍1.2萬餘人,由皇室子弟和八旗旗人組成,嚴加訓練,準備精良,政治上可靠,軍權掌握在載濤,鐵良等滿族貴族手裡。

  可以這麼說,武衛軍和禁衛軍的絕大多數將軍和士兵,都對清朝忠心耿耿。包括袁世凱手下的馮國璋段祺瑞等人,都對清朝皇帝有很高的忠誠度。

  那麼,1912年,袁世凱逼迫末代皇帝溥儀退位的時候,這些忠於清朝的部隊,都到哪裡去了呢?為什麼不群起反抗呢?

  我們先來看看那支精銳中的精銳----武衛前軍。這是一支光榮的部隊,它的前身武毅軍,曾經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取得過摩天嶺大捷,可以說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第一次局部勝利。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武衛前軍是抵禦列強侵略的主力,曾經在天津,廊坊一帶取得局部勝利,被侵略者稱為「中國最強悍的軍隊」,不敢和聶士成部正面作戰。所謂廊坊大捷,其實遠不如天津戰役中,聶士成部給八國聯軍造成的傷亡大。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精銳部隊,卻因為在綏靖地方的過程中,曾經剿殺過義和團,而被義和團民所憎恨,在聶士成武衛軍與列強戰鬥的過程中,義和團抓了聶士成的母親,妻子和女兒,聶士成含恨率軍追擊,卻被自己人誣為「造反」(當時清廷幻想利用義和團抗擊洋人),身中數彈。

  更慘的是,受傷的聶士成,並不能被清廷所理解,還被慈禧屢次下詔切責,聶士成感嘆「上不諒於朝廷,下不逼於拳匪,非一死無以自明」。心灰意冷的聶士成,每次大戰都跑到最前線,只求一死報國,最後犧牲於八裡臺。聶士成死後,義和團跑來分屍,反倒是八國聯軍保護了聶士成的屍首,交還給清軍。

  清廷不僅不給聶士成議功,還指責聶士成「誤國喪身」。武衛前軍將士見清廷如此涼薄,無不為主帥之死感到心寒,士氣低落,或被八國聯軍殲滅,或被義和團所殺,餘部四散而去。最後馬玉昆收拾殘部,只剩下1000餘人,聞名天下的精銳就此消亡。

  由榮祿親自率領的武衛中軍,還沒來得及和八國聯軍好好打,就望風而逃,有3700餘人逃到了保定,後因為實在太熊,而被裁撤。

  武衛後軍在董福祥的帶領下,曾經與義和團合作,攻打東交民巷,雖然陣亡了幾名將領,士兵也損失不少,但主力尚在,後在董福祥率領下,成為護送慈禧西行的主要力量。這支部隊到達西北後,就再也沒有回北京,董福祥本人在庚子之亂後,被列強通緝,清廷不得不將其撤職查辦,武衛後軍一部後來發展為西北馬家軍。

  武衛左軍主將宋慶在1900年,已經80歲高齡,率全軍在天津,楊村先後與八國聯軍血戰,損失慘重,最後剩下2000餘人,與武衛前軍的殘部一道,被馬玉昆收編,後來加入到了保衛慈禧西行的隊伍。1902年,老將宋慶病逝於軍中,但這支部隊卻一直都在,只是力量大不如前。馬玉昆在1908年病逝,這支軍隊也名存實亡。

  前,後,中,左四軍在庚子之亂中亡的亡,散的散,只有袁世凱的武衛右軍,完好無損,後來發展為北洋六鎮,令袁世凱成為清末舉足輕重的軍事將領。

  還有載灃那支1.2萬人的皇家敢死隊,雖然有一定戰鬥力,但部隊缺少一名能幹的主將,將熊熊一窩,在袁世凱逼迫溥儀退位之前,主將愛新覺羅.載濤因為沒有實戰能力而主動辭職,馮國璋被袁世凱派去領導這支軍隊,馮國璋利用自己曾經當過軍校老師,培訓過皇家禁衛軍軍官的那層關係,輕鬆搞定了所有上層軍官。

  就這樣,忠於清朝的禁衛軍都沒了,反而是對清廷早就懷有二心的袁世凱坐大,到他逼溥儀退位時,清朝主要將領十有七八,都已經是袁世凱的屬下,清朝的槍桿子已經完全掌握到了袁世凱的手裡,江山易主也已經水到渠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