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將領中薛嶽的軍事才能是最高的嗎?在此人面前,他不值一提
2023-04-02 04:11:34 1
眾所周知,在多年的抗日戰爭中,不僅僅是我們的八路軍的部隊中湧現出了很多的抗日名將,在當時的國軍部隊中也出現了很多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的優秀將領。就比如說被稱為抗日戰神的薛嶽。
薛嶽生於1896年12月27日,廣東樂昌人,因為父親仰慕嶽飛,所以給他取名「薛仰嶽」,但是他的理想卻是成為當代嶽飛,於是自己改名為「薛嶽」。
薛嶽曾先後在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保定軍校學習,1918年6月薛嶽放棄保定軍校的學業,毅然南下投奔並支持孫中山革命,投入援閩粵軍。1921年5月,薛嶽與葉挺、張發奎分任總統府警衛團1營、2營、3營營長薛嶽是誰,號稱「三劍客」。薛嶽先後參加東徵、北伐,頗有立功。
淞滬會戰爆發後,薛嶽被蔣介石任命為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後又任左翼軍中央戰區總指揮,在薀藻浜南岸堅守半個多月。後指揮軍隊取得萬家嶺大捷,,葉挺將軍聞訊忍不住稱讚道:「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當垂不朽。」
在當年的長沙會戰中,薛嶽使用自己自創的天爐戰法一下子殲滅的多達十萬的日*鬼子,可以說是很好的打擊了日*鬼子的囂張氣焰。要知道,整個抗日戰爭的過程中,被擊斃的日*鬼子的數量也只有四十多萬。
那麼在國軍的眾多將領中,薛嶽的軍事才能真的是最高的嗎?其實不然,在有一個人面前,薛嶽的軍事才能是不值一提的。而這個人就是王耀武。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王耀武帶著51師從淞滬會戰打到南京保衛戰,打到蘭封會戰,打到萬家嶺戰役,51師打出了74軍的威名,俞濟時升官後,王耀武於1939年6月升任74軍軍長。1941年王耀武帶著74軍參加了上高會戰,王耀武獲**勳章,74軍獲「武功狀」。
王耀武帶著74軍參加過兩次長沙會戰,屢獲戰功。常德會戰時,王耀武麾下餘程萬57師8500餘人在常德保衛戰打到只剩下83人,事後蔣介石想要追究餘程萬「擅自突圍」,王耀武力保餘程萬。後王耀武因功升任第29集團軍副總司令,1944年又升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
當蔣介石詢問王耀武應該由誰接手74軍時,王毫不猶豫地舉薦了自己的麾下愛將張靈甫。
在當時有著這樣的一個說法,叫做「三李不如一王」這裡的「王」指的就是王耀武。王耀武卓越的軍事才能體現在很多方面,他不僅僅是擅長打陣地戰,像殲滅戰薛嶽是誰,反包圍戰這些他都能夠得心應手的駕馭。據不完全統計,在抗戰期間,王耀武帶領自己的軍隊殲滅的敵人的數量也多達十數萬。此外,他還是**勳章獲得者以及中正劍持有人,這些榮譽也足以看出他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