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曾竊聽蘇聯無線電的Wullenwever(烏蘭韋伯)天線
2023-03-30 03:29:00 1
在電子設備偵查的早期階段,美國情報局還沒有能全方位偵查的衛星,他們需要攔截和研究從蘇聯發送的高頻無線電波。為此,美國情報人員需要依靠由眾多神秘建築組成的一個網絡。而這些建築的真實意圖,在整個冷戰期間都保持著高度的機密。
這些由於從外部看的效果而被戲稱為象欄的建築,實際上是高頻天線陣列,是美國軍方AN/FLR-9「鐵馬」系統的一部分。這些天線陣,通常也被稱為「Wullenwever(烏蘭韋伯)」天線,名字取自二戰德國科學家Hans Rindfleisch的代號Wullenwever,是一種環形配置天線陣(CDAA)。用於各種形式的情報搜集,航行中重要目標的識別以及幫助研究和搜救工作。
每一個象欄有一個天線內圈用以與高頻電波調頻,另有一到多個外圈所包圍用以與低頻電波調頻。這些天線會收聽從電離層反彈回來的高頻電波(這也是高頻電波能夠進行超視距通訊的原因)然後進行三角測量並準確定位信號源的位置。
下面來自《AN/FLR-9操作維修說明》:
Per the AN/FLR-9 Operation and Service Manual:
天線陣由3組同心同軸天線單元圈。每一個單元圈能接收指定的1.5至30兆赫的射頻信號。外圈通產能覆蓋2至6兆赫(A波段),但也可以有損失得接收到1.5左右的低頻。中心圈能接收6到18兆赫(B波段),正中圈能接收18到30兆赫(C波段)。A波段包涵48個套筒單極子元素,間距78.4英尺(7.5度)。B波段包涵96個套筒單極子元素,間距37.5英尺(11.43米,3.75度)。C波段有48個天線單元安裝在環繞中心大樓的木質建築上。A和B波段的單元為垂直極化波。C波段單元含兩個緊密綁縛,垂直放置的水平極化偶極天線子元素。
天線陣由3組同心周軸天線單元圈構成。每一單元圈能接收指定的1,5至30兆赫的射頻信號。外圈通產能覆蓋2至6兆赫(A波段),但也可以有損益地接收到低至1,5的信號。中圈接收6到18兆赫(B波段),正中圈能接收18到30兆赫(C波段)。A波段有48個套筒單極子元素,間距78.4英尺(7,5度);B波段96個套筒單極子元素,間距37.5英尺(3.75度)。C波段有48個天線單元,安置在環繞中心大樓的木質建築上。A和B波段的單元為垂直極化波。C波段單元含兩個緊密綁縛,垂直放置的水平極化偶極天線子元素。
這種設備能讓每一組列覆蓋超過3100英裡(5,000公裡)的地區。實際上,鐵馬系統已經通過在美國及其盟國的戰略地區建立電子陣列覆蓋了全球。但由於這套系統依賴於信號從電離層反彈,因此這些設備都深受天氣及當地地形條件的影響。
因此,當我們開始可以從太空對蘇聯進行ISR衛星監測後,鐵馬系統就迅速沒落了。當今,現存的一些象籠已經被拆卸,包括位於英國的RAF Chicksands 和位於菲律賓Clark Air Base的陣列。在日本三澤空軍基地,象籠的工作人員在經過兩年的延遲後也開始拆卸象籠。最終,位於阿拉斯加聯合基地Elmendorf-Richardson的象籠成為了現今僅存還可使用的AN/FLR-9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