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迷魂凼:陸上的百慕達三角 三種方法快速破解謎團
2023-03-29 04:01:26
四川的瓦屋山迷魂凼是一處神秘的地方,來到這裡的人都會莫名其妙失蹤,而且儀器也沒有辦法正常使用,有很多來這裡探險的專業團隊也沒有辦法,瓦屋山迷魂凼也被很多的探險者稱為是陸地上的「百慕達三角」,對於瓦屋山迷魂凼現象有很多的猜測,至今也沒有一個定論,但對於莫名的失蹤也是有破解的方法,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瓦屋山迷魂凼介紹:
四川眉山市有一座瓦屋山,這裡是我國最大的一片原始天然林,總面積88萬畝。擁有五花八門的珍稀動物、植物資源。據說瓦屋山存在一條「迷魂道」,一般人走進去出不來,很多探險家在裡面迷失甚至餓死。
瓦屋山迷魂凼的傳說:
瓦屋山迷魂凼,被稱為陸地上的「百慕達三角。關於這個地方,有著種種離奇的傳說。許多年來,曾有眾多志士試圖揭開她的神秘面紗。但是,她給世人留下一串串難解之謎。瓦屋山最大的謎團是山頂上的迷魂凼,很多人曾多次試圖穿越但都告失敗。
在瓦屋山的東南方,有一面積約1000畝的區域,從平地隆起如饅頭狀的土丘,形狀大小基本一致。1979年,省森林調查隊在該區域走了3天3夜,結果仍在原處,後來用刀邊走邊砍,砍出一條「生命線」才得以脫困。當地政府在開發瓦屋山資源時,不得不將其劃為旅遊禁區,防止遊人誤入迷魂凼。由於它處的地理位置與百慕達三角在同一緯度上,所以,迷魂凼被國內的地質工作者和探險者稱為陸地上的「百慕達三角」。
瓦屋山迷魂凼,地形複雜,地質異常,入內常常出現羅盤失靈、鐘錶停擺等令人迷失方向的現象。有人曾誤入其中受盡磨難,最後想盡辦法才根據三點成一線的原理和水往低處流的自然法則逃出。
歷史上四次誤闖瓦屋山迷魂凼:
1.1974年10月31日,由洪雅當地人組成的「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小組」一行5人,滿懷信心地走進了迷魂凼原始森林。在行進了2個小時後,在一處三叉路口,突然竟發現自己剛剛做下的記號,即他們又回到了2個小時前走過的地方。大家因此引起了警惕,放慢腳步,一邊往前走,一邊做路標。一個多小時後,仍然走回了三叉路口。最後,他們根據「三點一線」原理,每人帶一把砍刀,一路向東北方向砍出一條線,終於才走了出來。
2.1975年7月13日,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小組再次進入迷魂凼。一路深入,當走到了幾個當地小組成員中都沒到過的地方時,他們再度迷路。幾個人頓時恐懼起來,再加上疲憊不堪,眼睛充盈著血絲,視線模糊不清。成員陳國治第一個恢復清醒,強迫自己恢復記憶,迅速在筆記本上繪製當天的調查線路圖,並由另外幾人一致認可後,再向東北方一路前行,逢坎跳坎,逢水越水,一口氣急速行進一個多小時,來到一處流水石盤上。冷杉林中的迷霧頓時散開,他們一看手錶和指南針又恢復了功能,知道已經衝出了迷魂凼。
3.1990年6月13日,世界動物基金會顧問、國務院特聘大熊貓保護專家——安德魯.勞裡博士一行到瓦屋山考察,由陳國治及幾個當地人陪同,三天後到達瓦屋山迷魂凼腹心地帶,大家再次發現羅盤和指南針失靈,七八個人朝著設定的西方走,走了一個多小時,發現冷杉上的記號,方知又迷路了,陳國治依據上次的經驗,迅速繪製當天的調查線路圖,大家往東北方向走來,不到一個小時,林中亮了起來,煙霧消失,儀器恢復工作,一條兩米寬的小溪靜靜流淌。
4.1999年12月4日,瓦屋山生態旅遊研究所工程師、熊貓專家鄭明全在調查大熊貓糞便、研究大熊貓冬季生活習性時突遇大風雪,誤入迷魂凼,被困兩天後凍死在山上。
瓦屋山迷魂凼神秘現象解釋:
1.傳說
瓦屋山迷魂凼是五鬥米教的創始人張陵,當年在瓦屋山傳教的時候,設置的八卦迷魂陣。當然,這僅是傳說而已。
2.磁場說
在瓦屋山迷魂凼出現的各種奇異事件中,羅盤失靈是最常發生的。這使人把它和地磁異常聯繫在一起。地球的磁場有兩個磁極,即地磁南極和地磁北極。但它們的位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不斷變化中。地磁異常容易造成羅盤失效。但瓦屋山的磁場來源,卻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月球對地球潮汐作用,有說是地下藏有巨大的隕石等。
3.瘴氣說
瘴氣是指人在森林中缺氧,出現頭暈等中毒症狀。可能是動植物腐爛在沼澤地產生甲烷等有毒氣體所致。
4.視幻說
出現這種現象時,人的視覺上感覺周圍景觀完全一樣,沒有方向參考,同樣的情景在不同地方出現。可能是同樣的地形、植被在這個區域不斷複製所致。當然, 這些僅僅是假說而已,而且,每一種假說只能解釋某種現象,而無法徹底解開瓦屋山迷魂凼之謎,這也正是瓦屋山吸引世人的神奇魅力所在。
瓦屋山迷魂凼如何破解?
方法一:砍伐竹林開路
迷魂凼已經被當地人砍伐出多條道路!這些人也許是獵人,採藥的,挖竹筍的,或者探寶的。從地面上留下的大大小小,高矮不一的竹尖子可以看出:他們砍竹子的工具非常鋒利,且砍得比較匆忙,地面上留下的尖子也沒有處理掉,以致留下後患。這些竹子尖早已發黑,甚至變朽,可見是很多年前砍的。這些砍出的路非常明顯,有些地方還很寬敞。只是走起來有點危險,萬一不慎滑倒,身體勢必要插入竹尖。但這些路還是有盡頭的,且你並知道它們通向哪裡。走到盡頭,就需要自己想辦法穿越了。
方法二:警戒帶牽引開路
安全進出迷魂凼,就靠一段繩子就可以了,我們事先準備了3公裡長的警戒帶,邊走邊牽引,做非常明顯的道路軌跡標識。這個方法是探洞用的,到我們這裡則改用寬大而顏色更醒目的警戒帶了。就是靠著這個方法,我們隊伍才安全進出迷魂凼,當天進入則當天可以原路返回的。這個小小的技術,使得任何戶外團隊都可以安全進出了。
方法三:溪流指引方向
迷魂凼區域內的數條溪流可以指引方向。因為山上有多股泉眼,導致溪流流水終年不竭。大致都從北往南流,你在穿越途中,只需遇到一條溪流即可判定大致方向,然後沿著溪流垂直角度,往東走,堅持走就可以發現景區修建的人工道路了。這條道路是鴛溪瀑布直達鴛鴦池的。再藉助指示牌,就可以走到山莊和索道站了。這條人工道路的方向恰恰與溪流方向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