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文學常識簡介
2023-03-29 01:15:59 2
《紅樓夢》一書,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榮衰的描寫,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森羅萬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人稱《紅樓夢》內蘊著一個時代的歷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書。全書的結構,新穎而奇巧,開篇就用了五個回目,以神話故事,「假語村言」掩去內容的實質,將作品置入撲朔迷離的霧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觀念,託言「夢」「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說按著這一以假寓真的結構鋪陳發展,最後營造出一個「生活世界」。
在《紅樓夢》中,除卻著名的金陵十二釵,其它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個,這眾多的人物如「過江之鯽」,紛繁多姿,個性鮮明,生氣勃勃,決無重複,囊括了世間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一個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絕。由於《紅樓夢》內容的浩大,不同的人賦予它不同的主題,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正如魯迅所說:「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閨秘事。
在我眼下的寶玉,卻看見他看見許多死亡 。」
亦如王蒙所說:「它自成一個宇 宙,一個世界,既豐富又複雜,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實生動又意味無窮。」《紅樓夢》簡介《紅樓夢》是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文學巨著,它是中國古典文學創作的顛峰之作,是全人類的文化瑰寶。
《紅樓夢》成於清朝乾隆時期,最初是以手抄本面世的,現在我們所發現的最早的一個手抄本,是乾隆甲戌年(1754年)的,但只有不連續的十六回,後來又發現了若干的手抄本,如乾隆庚辰年(1761)的抄本,差不多有八十回,這些手抄本都把這本小說定名為《石頭記》,並且有署名「脂硯齋」的許多批語。據考證,這部小說的作者是曹雪芹,他大約生在康熙末年或雍正初年,卒於1763或1764年,他的身世究竟如何,至今不能形成統一的看法,但他由於貧病交加、愛子夭折,而未能最終完成這部小說,是可以肯定的事實,現在傳下來的前八十回,基本上是他的手筆。
在他去世三十年後,有一種120回的《紅樓夢》以木活字印刷面世,在1791年和1792年連印了兩次,從此大為流行。但據專家們考證,這種流行本的後四十回是一個叫高鶚的官僚續作的,他的續書雖然使故事有了一個完整的規模,人物大體上都有了一個結局,但因為他本人的思想境界和藝術修養都遠不及曹雪芹,所以他續寫的內容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按曹雪芹的構思,賈家最後是要破落到「好似一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而高鶚卻寫成寶玉「中鄉魁」,賈家「沐皇恩」、「延世澤」。所以,高鶚的後四十回乃一大敗筆。
但兩百年來這種120回的作法已成習俗,而且高鶚所寫出的寶黛悲劇結局,也被廣大讀者所接受。所以,現在人們說起《紅樓夢》,往往指的就是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和高鶚的後四十回續書的總稱。
這120回的本子,總字數達1075000字左右。曹雪芹在寫這部書時,用了「諧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賈家四姐妹命名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這是諧「原應嘆息」的音;在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姑讓他飲的茶「千紅一窟」,是「千紅一哭」的諧音,又讓他飲「萬豔同杯」的酒,這酒名是「萬豔同悲」的諧音,賈敬賈敬,寧國公賈演的孫子,京營節度使世襲一等神威將軍賈代化的次子。
是丙辰科進士,卻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觀修煉,燒丹鍊汞,別的事一概不管,放縱家人胡作非為。後因吃秘制的丹砂燒脹而死,死時腹中堅硬如鐵,麵皮嘴唇燒得紫絳皺裂。
死後天子追賜他五品之職。焦大焦大,寧國府的老奴。
從小跟寧國公賈演出過三四回兵,曾從死人堆裡把奄奄一息的主子背出來。沒有飯吃,他餓著肚子去偷東西給主子吃,沒有水喝,他自己喝馬尿,把得來的半碗水給主子喝。
由於以往的功勞情分,寧府的主子們對他另眼相看,不大難為他。他對寧國府後代糜爛的生活深惡痛絕,也只有他在喝醉酒後敢大罵他們∶「每日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嚇得眾小廝魂飛魄喪,把他捆起來,用土和馬糞滿滿填了他一嘴。
賈珍賈珍,賈敬之子,世襲三品爵威烈將軍。生活極度放縱,他雖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兒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關係曖昧。
秦可卿死後,是他流淚向王夫人請求讓王熙鳳料理喪事,讓她「愛怎麼辦就怎麼樣辦」,姿意奢華。為了喪禮上風光些,他特意花一千兩銀子為兒子賈蓉捐了個五品龍禁尉。
這場奢靡的喪事,也足以說明他與秦可卿之間的特殊關係了。後因作惡多端,被人參奏革去世職,派往海疆效力贖罪。
尤氏尤氏,賈珍之妻。雖為寧國府當家奶奶,但並無實權,素日只是順從賈珍。
她沒什麼才幹,也沒口齒,是個鋸了嘴子的葫蘆。她極力阻止過尤二姐的婚事,但無奈賈珍主意已決。
當王熙鳳發現賈璉偷娶尤二姐後,大鬧寧國府,尤氏束手無策,隨王熙鳳作踐,把她揉搓成一個麵團兒。賈珍在家中聚賭,她也毫無辦法。
佩鳳佩鳳,賈珍之妾,年青姣憨之女子。偕鸞偕鸞,賈珍之妾,年青姣憨之女子。
賈蓉賈蓉,賈珍之子。他原為監生,妻子秦可卿死後,為了在喪禮上風光些,父親賈珍花了一千兩銀子給他捐了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