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皇后墓室遭盜掘之謎 偵破盜墓團夥追回國家級金印
2023-03-26 01:12:30 1
武德皇后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武德皇后在3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死後上諡號為「武德皇后」,但史料並沒有記載武德皇后墓的具體位置,所以一直是一個謎團,直到1993年開始才被發現,而後發現武德皇后墓已經被盜,隨後警方偵破盜墓案並追回多件重大文物,其中包括武德皇后的金印,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武德皇后簡介:
史書載阿史那氏「有姿貌,善容止,帝深敬禮焉」,但是宇文邕並不喜歡她,他們在一起生活了九年,始終沒有生下一男半女。阿史那氏28歲那年,36歲的宇文邕去世,宇文贇即位,她成了皇太后,兩年後宇文贇去世,她名義上的孫子宇文闡即位,她成了太皇太后,不到一年,宇文闡被名義上的外公楊堅廢掉,九歲的宇文闡兩個月後被毒死,又過了一年,阿史那氏去世,時年三十二,上諡號為「武德皇后」。
武德皇后墓在哪?
武德皇后去世後她的安葬地點在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所以關於武德皇后墓這個話題一直是一個謎團。直到93年開始,在陝西的陳馬村的一個古墓接二連三的被盜竊,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經過確認發現這座古墓就是武德皇后和周武帝的合葬墓穴。因為此墓是北周武帝和武德皇后的合葬墓,也就是歷史上記載的北周武帝孝陵。史書上周武帝的墓「墓而不墳」,也就是說這座陵墓沒有石刻,沒有封土也沒有陵寢建築的遺蹟。這座墓穴全長僅有68.4米長,這是一座單室土洞墓,有五個天井、五個過洞、四個壁龕,還有一條長斜坡的墓道。從中出土了周武帝孝陵的志石和武德皇后的志石以及「開元皇后」的金璽,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除此之外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金步搖的殘件以及許多玉器……還有很多的儀衛俑、僮僕俑、甲騎具裝俑等都有很多研究意義。
武德皇后墓室遭盜掘:
武德皇后的墓址在史書上未有詳細記載,故這位異國皇后的身世被迷上一層神秘色彩,直至1993年與1994年期間,其陵墓接連被盜,考古隊考試著手挖掘,這層歷史蒙上的面紗終於被揭開。1993年8月陝西陳馬村的農田裡發現古墓遺址,這座尚未封土的古墓被發現後就遭受盜掘。村民隨後聯繫了有關部門,據村民所言,此古墓主人為武德皇后,墓中發現了金縷衣、金鳳冠、金首飾等一系列首飾文物,頗為珍貴。當地公安局和文物工作者隨即對古墓進行了保護與考察,但此武德皇后真正的歷史身份仍為明確,更不會有人聯想到此墓為武德皇后與北周武帝的合葬墓。
第二年入秋,陝西文物保護單位對古墓進行了搶救式的挖掘,清理出北周武帝的孝陵志,緊接著一批珍貴文物也重見天日,其中有一系列的人俑和象徵身份的物件,極具精巧,造型生動。考古學家們根據此前從村民那兒尋回的武德皇后孝陵志,和之後出土的武帝文物,斷定此墓就是掩埋千年、銷聲匿跡的宇文邕與其皇后阿史那氏的合葬墓。
警方偵破武德皇后盜墓團夥:
1993年8月,陝西渭城區底張鎮陳馬村東南的農田裡,一座無封土的無名古墓被人發現後遭盜掘。一位正直的村民給有關部門的信中說,這座墓的名稱為「武德皇后」墓,內中發現了金縷衣、金鳳冠、金首飾和玉首飾等許多珍貴文物。消息傳出,有關部門派出了公安、文物工作者進行偵查,但沒有人將此墓與北周武帝的孝陵掛上鉤。由於偵破工作進行順利,這年底,有一村民交出了從盜墓現場拿回家的武德皇后墓誌,考古人員這才知道墓主的身份。
第二年秋天開始,陝西文物部門對被盜墓進行了搶救性挖掘,清理出土了北周武帝的孝陵志以及一批珍貴文物,其中有蹀躞銅帶具、玉帶具、玉璧、彩繪庖廚俑、騎馬俑、鳳帽披衫立俑、甲馬騎俑、籠冠立俑、小冠立俑等,彩繪陶俑顏色鮮豔,造型生動而逼真。考古專家們根據這些文物斷定,這個墓就是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但始終找不到的周武帝宇文邕與武德皇后阿史那氏的合葬墓——孝陵。1996年,在抓獲盜墓團夥後,人們才知道玉腰牌一件、金鈴一對、玉珠一對、金絲及金花等已經被倒賣,還沒有出手的天元皇太后金璽等被追回。
其中最重大的發現就是武德皇后的金印,這紐金印現在保存在陝西鹹陽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藏品,是一紐國家級的璽印,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根據古書記載我國的璽印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秦王嬴政統一全國以後規定只有皇上的印才可以稱為璽,並且對官印做了嚴格地等級劃分——不同的官位他的印章有著不同的印紐、質地和形制,直到漢代這種制度才有所寬鬆。「天元皇太后璽」重八百克左右,是由印臺和印紐兩部分合鑄鑲嵌而成,符合皇后之璽金制的規定。該金璽大致為正方形,印面上用篆書寫著「天元皇太后璽」這六個大字。是我國到現在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皇太后金印了,武德皇后金印在中國印學史上產生了極大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