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是怎麼死的?和薛平貴是什麼關係?
2023-03-26 00:02:40 2
薛仁貴,唐朝時期的愛國名將,一席白袍,一匹白馬,手持方天畫戟為唐朝立下汗馬功勞,一生徵戰沙場,創造了三箭定天山,收復遼東,降伏高句麗等著名事跡,就是這麼一位英勇猛將,據說最後竟然是死在了自己兒子的手中,到底有沒有這麼一回事呢?
薛仁貴簡介:
薛仁貴,名禮,字仁貴,漢族,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人, 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 ,在貞觀末年投軍,徵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幹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事跡:
唐高宗龍朔元年,天山腳下。朔風獵獵,大唐鐵騎,不動如山。對面,鐵勒九姓的十萬大軍,旌旗如雲,刀槍如林,人喊馬嘶,一望無垠。眼看就是一場血雨腥風的惡戰。此天山並非今天的新疆天山,而是今蒙古的杭愛山。在唐代,它又被稱為烏德犍山、鬱督軍山等,是漠北草原民族心目中的神聖所在。
這裡曾經是整個草原的中心,無比強大的東突厥汗國的牙帳就在這裡。雖然東突厥在貞觀四年被唐滅亡,但在天山仍然有著強大的號召力。此後很長一段時期,繼突厥而起的鐵勒各部總是在天山建立牙帳,以領袖草原各族。廣闊肥沃而空虛的漠南草原,對於漠北各族而言,無疑是塊巨大的肥肉。難以遏制其覬覦之心的回紇終於聯合了同羅、僕固,開始犯邊。不過強勢的大唐,毫不猶豫地要把任何不良苗頭都扼殺在搖籃裡。於是,雙方再次在天山腳下對峙。
旌旗開處,鐵勒軍中跑出數十騎在陣前衝著唐軍耀武揚威,這是挑戰,也就是所謂「鬥將」。鬥將,就是交戰雙方各選猛將先進行一次單打獨鬥,用以激勵士氣,就如《三國演義》裡關羽溫酒斬華雄、張飛與馬超挑燈夜戰。只見唐軍中躍出一員將領,左手彎弓,右手搭箭,弓似霹靂,箭如流星,「嗖、嗖、嗖」三聲響過,三名剛才還在耀武揚威的軍將剎那間都一頭栽倒在地氣絕而亡。剛才還在嘶吼的鐵勒軍,就像一下子被扼住了喉嚨,死一般寂靜。呆立半晌之後,數十個悍將跳下馬來,打出白旗。這時候的唐軍,達到了一個新的頂點、新的輝煌。軍中歌之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薛仁貴是怎麼死的?
據說是被他兒子用箭射死的,因為薛仁貴和他兒子一見面不是射了他兒子一箭嗎, 薛仁貴是白虎的化身,他兒子是大鵬金鷹的化身,他們命裡相剋,他兒子見一隻白虎伏在薛仁貴身上他兒子拿箭射向白虎,白虎跑了他一直追著,結果他在一座破廟看見他爹躺在那裡,身種了一箭,那箭正是他的,結果他爹就死了,據說是因為他們是虎鷹相剋。
事實上薛仁貴是病死的,《舊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三十三記載「其年,仁貴病卒,年七十,贈左驍衛將軍,官造靈輿,並家口給傳還鄉。」《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三十六記載:「永淳二年卒,年七十。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官給輿,護喪還鄉裡。」
薛仁貴跟薛平貴是什麼關係?
薛仁貴,歷事唐太宗、高宗兩代,戰功顯赫,爵位甚高,史書有載,確有其人。薛平貴這個人並沒有在歷史上有任何記載,因此應該是京劇中杜撰的人物。據傳說是山西戲班以薛仁貴為原型杜撰出來的一個人,薛仁貴是唐朝武將,但是他並沒有做到西涼國王。
歷史上的薛仁貴參與過徵討高句麗,回紇,契丹,吐蕃,突厥的戰爭,也就是說唐朝周邊稍微強大一點的勢力哪一個他都徵討過,而且臨陣勝多敗少。從普通士兵成長為大將。唐太宗在討伐高句麗的時候發現唐軍中一個用方天畫戟的白衣小將勇猛異常,召見他說: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唐太宗沒有看錯人,後來薛仁貴戰績:生擒契丹王,生擒回紇首領,率軍徹底滅掉高句麗。
薛仁貴死後被封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更值得一提的是薛仁貴長子薛訥也是唐朝大將,這就是戲曲人物薛丁山的原型。因此歷史上只有薛仁貴薛訥,沒有薛平貴薛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