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英阿馬島戰爭始末 深度分析阿根廷戰敗原因

2023-03-25 23:28:22 2

英阿馬島戰爭,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英國和阿根廷兩個國家爆發的一次爭奪馬島主權的戰爭,而對於這場戰爭來說兩國都產生不小的影響,因為阿根廷打敗了,導致了大規模反政府活動,而英國柴契爾夫人則是非常有利的,阿根廷打敗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場戰爭。

英阿馬島戰爭介紹:

英阿馬島戰爭,也就是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簡稱馬島戰爭,也有部分媒體簡稱為福島戰爭,是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戰爭對雙方的政治影響都是巨大的,阿根廷的戰敗導致了更大規模的反政府運動,最後導致軍政府倒臺。對於英國來說,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緒橫掃全國,加強了以首相柴契爾夫人為首的政府的權威,同時幫助英國保守黨贏得了1983年的普選。這場戰爭在英國-阿根廷關係史上佔有重要的一頁,並成為不少書籍、電影和歌曲的題材。

英阿馬島戰爭的過程:

4月25日,在馬島海域巡邏的英軍「山貓」直升機發現了以水面狀態航行的阿軍「聖菲」號潛艇,馬上進行攻擊,發射AS—12空艦飛彈,並投下深水炸彈,「聖菲」號遭到重創,只好搶灘擱淺,65名艇員棄艇逃生,被英軍俘虜,「聖菲」號後在拖帶中沉沒。5月2日下午,英國的「徵服者」號核潛艇在馬島200海裡禁區外36海裡處,向阿海軍旗艦「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發射了3枚魚雷,兩枚命中,巡洋艦在45分鐘後沉沒,阿軍官兵陣亡和失蹤321人。這是核動力潛艇問世以來的首次成功戰例。次日,英國又在馬島北側用「海鷗」式飛彈擊沉了阿軍的「索布拉爾」號巡邏艇。此後,阿根廷海軍主力撤離馬島海域,在整個戰爭期間都龜縮於本土,再未出戰。

5月4日上午11時左右,阿軍海王星偵察機發現英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遊弋在馬島附近海域,便召喚2架超級軍旗攻擊機前往攻擊,「超級軍旗」攜帶兩枚「飛魚」飛彈,採取距海面50米高度超低空飛行以躲避英軍的雷達,在距英艦46公裡處,突然升到150米僅用30秒打開雷達鎖定英艦發射2 枚AM-39「飛魚」飛彈,然後急轉彎同時下降到30米返航。英軍雷達發現一個脈衝小亮點閃了一下,但沒有引起注意,當發現飛彈來襲,艦長只來得及大叫一聲:「隱蔽!」就被一枚飛彈擊中,隨即燃起大火,儘管艦上的損管人員竭力撲救達五小時,仍無法控制火勢,艦長只得下令棄艦。六天後,「謝菲爾德」號在拖回英國途中沉沒。「謝菲爾德」驅逐艦艘排水量3200噸,造價達2億美元,稱為英國皇家海軍「最現代化的大型軍艦」,服役剛剛7年,具有非常先進的雷達系統,卻被一枚30萬美元的「飛魚」飛彈擊沉,這對英軍的打擊極大,此後英軍吸取教訓,採取各種措施防範阿軍的飛彈攻擊。

5月21日凌晨,英軍2 艘兩棲攻擊艦,4艘登陸艦,在聖卡洛斯實施多點立體登陸,爭分奪秒搶運人員、物資,在四小時裡上岸2500人,32000噸物資,並構築工事,組織防禦,準備迎擊阿軍的反撲。天剛亮,阿軍便出動16架「普卡拉」攻擊機,14架「幻影」戰鬥機,猛烈空襲英軍艦隊和登陸灘頭,擊沉「熱心」號護衛艦,擊傷驅逐艦1 艘,護衛艦2艘,輔助艦1 艘。阿軍也付出被擊落14架飛機的代價。英軍頂住了阿軍的反擊,控制了20平方公裡的灘頭陣地。

這天,兩架「超級軍旗」戰機向遊弋在馬島東北海面100多海裡的英國航空母艦飛去,接近預定目標區域後,飛行員發現飛機雷達的螢屏上出現一個大的脈衝亮點,他判定這就是英軍航母,於是毫不猶豫地按下飛彈發射按鈕。兩枚「飛魚」飛彈同時向敵艦飛去,其中一枚準確地擊中目標,在一陣巨大的爆炸之後,英艦慢慢地沉入海底。事後阿軍才知道,他們炸沉的這艘英艦並不是英國航母,而是「大西洋運送者」號運輸艦,其體積同航空母艦大小相仿。儘管如此,英軍也遭受了重創,僅有的4架「支奴幹」大載重量直升機中的3架、1個中隊的「威賽克斯」支援直升機、大量的補給物資和設備也隨之沉沒,而萬幸的是另外1架「支努幹」和16架「鷂」式戰鬥機在此前就飛到了岸上機場。

幾天來,阿空軍英勇戰鬥,給予英軍沉重打擊,但一來飛機性能不及英軍,二來又得不到海陸軍的有力支援,三來由於阿根廷一百多年來沒有戰爭,戰備較差,投下的炸彈有40%沒有爆炸,所以無法阻止英軍的登陸,而自身損失也高達31架飛機。三天裡,英軍上岸部隊已達5000人,灘頭陣地擴大到150平方公裡,建立起了補給基地,通信樞紐,並在可供「鷂」式和直升機起降的鋼板簡易機場加鋪了鋁合金跑道。

英阿馬島戰爭的結局:

當英軍攻破最後一串阿根廷的天然防衛線後,各鎮內的阿根廷守軍開始猶豫和沮喪;一位阿根廷士兵,形容一位排長分咐下屬如果當地居民反抗時可格殺勿論,但下屬無如此做事。六月十四日,阿根廷駐軍司令梅南德茲少將向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摩爾少將投降。九千八百名阿根廷軍人成為戰俘;另外,單有四千一百六十七名阿根廷軍人被坎培拉號遠洋班輪遣返回阿根廷。戰事雙方出席獻降書籤署儀式的主要代表包括:阿根廷的海軍上校、梅南德茲少將、瑞福空軍中校及一位阿根廷政府法律顧問;英國的摩爾少將、兩位陸軍上校、一位海軍陸戰隊上校、一位陸軍中校等。

英阿馬島戰爭阿根廷失敗的原因:

戰略決策是對作戰對象、戰略方針、戰略方向、戰略任務、戰略部署等關係戰爭全局的重大問題做出的決定、策略和辦法,是指導戰爭的一項根本性任務。然而在這個根本性問題上,阿方領導人卻出現一系列失誤。這一系列的失誤,首先表現在戰前對戰略形勢判斷一廂情願,對英國及國際社會的反應估計嚴重不足。馬島主權爭奪由來已久,雙方之前的談判雖然進展不大,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阿方之所以急於以武力解決馬島問題,不僅是馬島在1970年代發現石油,經濟價值凸增,更重要的想通過解決馬島問題,轉嫁國內危機,緩和國內矛盾,這一戰略企圖本身就帶有很大的盲動性和風險性。

阿方估計,英國遠隔重洋,鞭長莫及,不會為爭奪馬島而進行戰爭;美國不可能支持英方,最多只能保持中立;北約國家自顧不暇,不會多管閒事。正是基於這種不太現實的戰略判斷,阿方盲目樂觀、過於自信、心存僥倖,缺乏足夠的應戰準備,貿然決定出兵馬島,結果自然是事與願違。戰端一發,不僅英國很快作出反應,美國也積極為英國提供軍事援助,北約組織還對阿實施軍事禁運和經濟制裁。由於阿根廷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武器裝備主要依賴進口,西方的武器禁運致使阿武器裝備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和修理,後續打擊能力大大減弱。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一個國家的軍事裝備完全靠別國來供給,把維護國家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是絕對靠不住的。

其次,阿方過高地估計了並不強大的軍事實力,戰爭準備嚴重不足。阿陸軍實力雖然較強,但已有100多年沒打過仗,參戰的守島部隊半數又是訓練不到三四個月的新兵,沒有進行高寒島嶼作戰的適應性訓練,體質弱,難以適應戰場環境;軍官指揮能力低下,有的軍官連最起碼的軍事常識都沒有,不知道如何組織抗登陸作戰,甚至用明碼發報。這與以職業軍人為主體、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的英軍形成強烈反差,在低估了敵人、高估了自己的情況下,阿軍的戰爭準備,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嚴重不足,尤其是守島官兵的物資儲備嚴重不足,加上作戰消耗和英軍封鎖,阿軍的後勤補給成了難以解決的問題。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