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蝙蝠是如何吸血的?
2023-03-25 16:33:19 2
蝙蝠鼻子周遭的渦器透過離子通道傳感熱
蝙蝠是對翼手目動物的總稱,,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的第二大類群,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蝙蝠的習性為夜行性,通常可達百萬隻且為群體活動,主要棲息於洞穴、樹洞、森林中,一年繁殖一次,妊娠約2-6個月,一次生產一胎,在熱帶地區的蝙蝠以植物的果實為食,而大部分的蝙蝠則是補食昆蟲。
吸血蝙蝠是蝙蝠中特有的吸血種類,分布在美洲中部和南部,體型小,最大不超過40克,當吸血蝙蝠在使用鋒利的牙齒貫穿動物的皮膚時,它的鼻子能引導牠們到最佳的處所,以精確咬上靜脈及吸取富有營養的血液,而當時並沒有人能解釋這些蝙蝠能精準找到血管的機制,近年,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其中秘密,是種覆蓋於蝙蝠鼻子神經末梢上,被稱為TRPV1之敏感、偵測熱的分子,當輻射熱進入蝙蝠的窩器時,窩器內的一層薄膜會對溫度起反應,組織受熱後會向神經纖維傳送訊號,以活化TRPA1的離子通道,通常在攝氏28度TRPA1通道就能瞬間開啟,形成動作電位,再傳遞至腦部相關部位分析辨識,就可精確判斷熱源的位置,也就是蝙蝠精確找尋血管的原因。
有些科學家相信,頰窩器官中專門有一種偵測熱的蛋白質,就是TRPA1通道,若能將它粹取出來應用到軍事上,就有可能大幅增加夜視鏡等等的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