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娜叛逃美國事件 遭國人唾棄至今
2023-03-24 00:37:27 1
胡娜是上世紀在中國發生的一起隊員離隊失蹤的事件,這個事件本來沒有多大的影響力,但是在一年之後胡娜向美國申請政治避難從而引發了不小的外交風波,胡娜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和51區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胡娜事件:
胡娜事件發生於1982年7月。是年,中國派出了由包括胡娜在內的4名運動員、1名領隊和一名教練組成的中國女子網球隊,赴美國參加聯合會杯大賽。在第二輪比賽開始前,運動員胡娜突然離隊失蹤。一年後,她向美國當局申請政治避難並獲準,從而引發了中美之間的一場小規模的外交風波。
胡娜事件的起因:
1982年在組建了女子網球隊時,把擔任出國領隊的楊明訓換掉了變成外交部國際司歐美處處長金恕擔綱領隊,教練則由1974、1978年兩屆亞運會女隊的主教練沈建球出任,7月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巨型的聯合會杯比賽上,第二輪比賽的時候胡娜在前一天晚上突然失蹤,胡娜失蹤事件也知道導致隊員沒心思打球輸給德國隊。
消失很久的胡娜在一年之後又突然出現在視線當中,胡娜向美國政府申請政治避難獲準,事態因此而進一步擴大,1983年4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就此照會美國駐華使館提出抗議,4月7日,全國「體總」認為美國政府此舉破壞了中美正常交流的氣氛,決定停止中美1983年的雙邊體育交往。
胡娜事件的結果:
對於胡娜當年的出走,眾說紛紜,即使到今天,沈建球仍說:「她那時太年輕,又熱愛網球,她是受騙上當的,怪不得她」。但大陸媒體就沒那麼含蓄了,說胡娜是「受到身邊幾個臺獨分子的蠱惑」,直指臺灣是幕後黑手。對此,胡娜並不承認。其實,出走後不久,胡娜曾應邀到臺灣,當時媒體大肆炒作,把胡娜當成「投奔自由」的「反共義士」。當年胡娜基於為客之道,並沒多說,但如今再度提起,她溫溫地說:「我又沒拿臺灣一毛錢,怎麼可以這麼說我?」。對兩岸來說,那都是一個荒謬的年代,胡娜剛好夾在中間。
胡娜事件造成的影響:
「胡娜事件」給國家形象造成了極大負面影響,成為西方醜化大陸的重型炮彈,象一把鋒利的匕首刺在祖國的心坎上。往好的說,當年胡娜叛逃是為了追求自身更好的生活。往壞的說,是為了個人利益被反華勢力利用,背叛了祖國。對叛國者是沒有什麼理由去原諒她的。國家不拒絕她回來,這是祖國的胸襟也是祖國的進步;但國人唾棄她,這是國人對叛國者的評價。不唾棄,不足以懲罰叛國者,這就是歷史的公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