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觀音:清末紅燈教起義女首領 裸刑慘死街頭年僅17歲
2023-03-22 05:48:13 1
在清朝末期,由於清廷的腐敗無能,各地是起義不斷,其中有一個紅燈教藉助宗教宣傳反清滅洋,而主要領導人有一個名為廖觀音的女子,自幼聰慧,後來更是帶領紅燈教開始起義,她的一生可以說全部貢獻在起義的道路上,而她最後也是裸刑慘死街頭,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廖觀音個人簡介:
廖觀音,女,四川金堂縣人,清末紅燈教起義首領之一。光緒二十七年從紅燈教主曾阿義學「神拳」,借宗教宣傳反清滅洋。活動在華陽、簡陽、仁壽一帶。次年,與曾阿義在簡陽石板灘率眾起義,以「滅清剿洋」為宗旨,直撲總督府,寡不敵眾,失敗被捕後英勇就義。
廖觀音的身世背景:
廖觀音,祖籍廣東省,她的祖父在鴉片戰爭中是參加過廣東三元裡鬥爭的義勇,因鬥爭失敗遭到清軍的抄捕。他率家人輾轉逃到四川成都的與其略微沾親的「廖剪刀」舍下寄居,才得以脫離魔掌,即後又落腳在石板灘,開設一間土布染房為生,全家大小都成為作坊工人。其父廖為圻,母薜氏,生二子一女,廖觀音行二,在同族大排行中佔老九,鄰裡親友都暱稱她為廖九妹。少年時代的廖九妹,健壯秀麗,十分逗人喜愛,洗衣漿裳來得利索,挑花繡朵一學就能。她最愛纏著祖父講鴉片戰爭中林則徐和三元裡愛國群眾抗英鬥爭的故事,於是愛國讎洋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她純潔幼稚的心靈上。廖九妹自幼生性聰明伶俐、敏慧非凡,能當眾琅琅背誦諸兄塾學所教難詩繁文,常令滿座驚嘆不已,在家庭及族人中深受寵愛。她母親就曾感嘆:「九女若是男兒,恐怕廖氏門中也要出狀元了。」
廖觀音的起義事件:
廖觀音起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反清滅洋運動。紅燈教在廖觀音和曾阿以的帶領下,宣傳反清滅洋的必要性,並且帶領紅燈教徒每日練拳。他們在石板灘川主廟堅定的舉行「殺洋人、殺貪官、打富濟貧、抗糧抗捐、焚教堂、抗官兵、圍州縣」的起義誓師大會。之後,隨即制定了詳細的圍攻成都的戰略計劃。當時義和團的情況是在東路、南路、西路都有較強的武裝力量,但是北部卻遭到丁鴻臣的阻截。廖觀音此時認為,如果能實現南、北、東路合擊圍攻成都的話,則成都可取。於是,她決定增兵龍潭寺,兵伐成都。
廖觀音與清軍在龍潭寺展開激烈的戰鬥,開始清軍被義和團的氣勢震懾了,眼看就要陣腳大亂,但是清軍的陳橘急了,下令如若有敢敗退的,一律砍頭,清軍只能死守場口。後來,在義和團發起反攻之時,清威遠中軍炮兵劉統帶命清軍以「開花炮擊之」,給義和團造成極大的傷亡。為避免傷亡,廖觀音同曾阿義商議只好放棄圍攻成都。後來各路義和團匯聚在金堂西部的火盆山,從此金堂西部成為義和團的天下。之後,清軍開始了對火盆山的進攻,廖觀音將清軍圍困在她設置的伏擊圈裡,將清軍全部斬盡,並且將清朝的二品大員孫烈全殺死。此消息很快傳開,總督奎俊只好命陳橘血洗火盆山,將山下關隘全部封鎖,最終義和團寡不敵眾,火盆山失守,廖觀音只能逃走。
廖觀音是怎麼死的?
廖觀音是清紅燈教起義首領之一,借宗教宣傳反清滅洋,1902年與曾阿義在簡陽石板灘率眾起義,以「滅清剿洋」為宗旨,直撲總督府,寡不敵眾,失敗被捕。1903年1月15日,年輕的義和團女首領廖觀音被下令正式處以斬首刑。正午時分,廖觀音被剝光了衣服,赤裸著上身遊街示眾,但卻毫無怯色,英姿依舊,步履堂噠,慷慨引頸就義,令觀者唏噓一片行刑路上她依然神色自如,昂首大罵:「慈禧是洋人的大奴才,岑老四是小奴才,紅燈教是滅清剿洋的天兵天將!」一路經過走馬街、督院街後,廖才被押至位於錦江下蓮池的刑場。廖觀音雖被按跪在地,但依然昂首挺胸,毫無懼色。圍觀眾人無不暗暗稱讚。直至劊子手的鬼頭刀一揮,廖觀音那堅強不屈的身軀才因失去首級而慢慢地倒下,鮮紅的熱血染紅了刑場,圍觀眾人無不唏噓嘆息,廖觀音短暫而輝煌的一生就此畫上句號,就義時年僅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