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開採石油汙染地球,卻拯救了鯨魚
2023-04-01 19:56:32
近來,在日本在仙臺市進行了一場拍賣會。現場拍賣的物品是日本最新捕獲的布氏鯨,依照瘦肉到尾肉等不同部分順次進行拍賣,1公斤能拍出數百日元~2萬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3元)不等的價格。
就在7月1日日本重啟捕鯨業當天,千葉縣南房總市組織小學生觀摩鯨魚的宰殺進程,並在摸完鯨魚屍體後寫觀後感。「鯨魚肉是偶然才幹吃到的美味佳餚。」
但是,鯨魚這種海裡最大的生物,並不只僅被當作食物這麼簡單。在石油被廣泛應用之前,它曾是世界上最首要的動力之一。
鯨魚和石油,這兩個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東西,卻有著「過命的友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石油拯救了鯨魚。
一、為了照明,瘋狂捕鯨
現在日本捕到鯨魚後,根本都用來當作食物售賣。但在百年之前,鯨魚曾被當作一種重要的動力。
鯨魚的特別之處在於,頭內長了一種鯨油,可以用作燃料,其時首要被人們拿來照明使用。
19世紀50時代,絕大多數的美國和歐洲家庭在夜間要依靠鯨魚油照明。整個世界的照明供給。
鯨油一般是指用鯨的皮下組織、內臟熬煮得出的油脂。特別以抹香鯨的鯨腦油,焚燒的火焰最為亮堂穩定。
抹香鯨的鯨腦油製作成的蠟燭的質量是數一數二的,可以說,其時的人類照明,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幾乎徹底地依靠捕鯨職業。
到了19世紀初,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迸發使蒸汽機推廣應用,一起,科技和工業的常識迸發性增加,掀起了全民學習新常識的熱潮,室內照明需求急劇上升。所以鯨油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捕鯨成了一個利潤豐厚的營生。
在其時,捕到一頭鯨給每位船員帶來的收入相當於陸上工人半年的薪酬。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著捕鯨人不惜採取一切殘暴的方法獵殺鯨魚。1760年美國的捕鯨者發明晰在船上架鍋熬煉鯨油的技能,從此,捕鯨成為了一種工業。
後來,人們慢慢將目光投向了鯨魚的肉、骨頭乃至糞便,把鯨魚渾身上下充分使用,在工業、軍事、工藝品、乃至是化妝品上,都可以看到鯨魚的「身影」。
1850年,顧客可以挑選的照明液體首要由以下幾種:烯茨或「易燃液體」(由酒精、松脂、樟腦油構成)、豬油、火油和鯨魚油。除了鯨魚油以外,烯茨、豬油和火油都有著很大的缺陷。
烯茨等可代替魚油的照明液體質量不夠好,容易發生危險。並且烯茨極易焚燒,這關於以木質建築為主的居民區而言是喪命的威脅。豬油和火油除了質量差以外,最首要的仍是氣味難聞。
照明固然重要,但人們也不肯忍受豬油和火油焚燒後的那種無比難聞的氣味。所以大多數人都挑選了沒什麼氣味、且較為安全的鯨魚油。
因為需求量不斷增加,鯨魚油成為稀缺資源,價格也不斷攀升。上漲到每加侖2.5美元,這對顧客而言太昂貴了。
在本錢逐利的賦性,和鯨魚油自身的實用性的兩層效果下,捕殺鯨魚一度到達張狂的程度。19世紀時,美國的新貝德福德鎮其時只要兩萬人口,卻是美國其時本錢最為集中的當地。只因這裡有興旺的捕鯨業。其時,新貝德福德被稱為「照亮世界的城市」。
根據研討,人類在19-20世紀至少殺死了400萬頭鯨魚,經過張狂獵殺,鯨魚的數量急劇減少,大型鯨類幾乎都遭受了生存危機。
從某種意義上說,19世紀的一名捕鯨者把鯨魚視為一口遊動的油井。而終究真正救了它們的,仍是真正的油井。
二、石油救了鯨魚
1851年,捕鯨業開展已對鯨魚造成了極大危害,迫使魚類從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遷移到別處,然後使得鯨魚油更加稀有、昂貴。
就在鯨魚遭受危機,油料供應量益發吃緊,鯨油價格大幅上漲的布景下,一個有著舉足輕重的人物呈現了。他的呈現,拯救了我們,也拯救了鯨魚。
亞伯拉罕•蓋斯納是一位加拿大物理學家和地質學家。1864年,他經過礦藏研討,發現了一種由煤、瀝青和油頁巖組合而成的液體,他稱其為火油。和同類型物質相比,火油既無異味又乾淨。最重要的是,蓋斯納經過火油煤氣公司,實現了火油的商業化出產,特別是在蓋斯納的公司被規範石油公司收買後,人們對照明的花費就大幅下降了。
石油可以大規模挖掘,讓火油比之其它照明用油更具成本優勢。反過來,商場的開拓也讓石油挖掘技能迅速開展,並使得石油工業更加的規模化。
1859年,第一口現代化油井在西賓夕法尼亞挖掘成功。其時,石油井噴而出,出油量多的超乎想像。引發了世界性的重視,石油正式呈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相比較從鯨魚身上提取的油脂,火油明顯也有著更高的開發和使用的價值。
一頭重達120噸的藍鯨有40 多噸的油脂,最多可以獲取400桶的鯨油。但是,一口油井的日產值就到達3000桶(油的計量單位是桶,一桶油約159升)。
蓋斯納的新發明不只照亮了全世界,還切斷了捕鯨業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對抹香鯨的大規模捕獵也逐步消失。
挖掘石油後,分餾後出火油。蓋斯納的商業行為和他在紐約進行的石油挖掘工刁難火油工業的興起和開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效果。石油挖掘作業在接下來幾年裡迅速開展。不同種類的火油層出不窮,使得捕鯨業急速衰敗,其「黃金時代」終究戛然而止,鯨油照明的時代也總算黯然落幕。
所以這種意義上來說,石油業的呈現真的讓世界的鯨魚逃過一劫。
值得玩味的是,蒸汽輪機的呈現,在技能上促成了遠洋捕魚業的產值迸發,也讓鯨魚的數量隨之銳減;而火油和石油工業的呈現,又降維衝擊式的讓捕鯨業失去了最重要的商場,然後直接維護「鯨」這一物種。由此可以看出,技能本身並不是破壞地球環境的罪魁禍首。如何使用技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