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考古發現

林木龍: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龍(長4米/距今1.13億年前)

恐龍主要分食肉恐龍和食草恐龍,其中食肉恐龍的代表是,食草恐龍的代表是劍龍。為了豐富大家的恐龍知識,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冷門恐龍,它就是林木龍,一種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龍,接下來一起去了解看看。 林木龍基本資料 體型:林木龍是發現於北美洲美國的一種小型食草恐龍,它體長4米,與結節頭龍、凹齒龍差不多大

巨型植食恐龍:長生天龍 脖子比例最長的恐龍(是身體2倍)

長生天龍是一種蜥腳下目類恐龍,屬於食草型巨型恐龍的一種,誕生於白堊紀的早期,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頸椎非常的修長,據說能夠佔到身體的2倍還多,算是世界上脖子佔比最大的恐龍之一。據說這種長生天龍的第一批化石就產自蒙古國,被認為是泰坦巨龍科的一個分化。 長生天龍的外形特徵 長生天龍屬於巨型恐龍,整體長約

歇獵龍:南美洲大型食肉恐龍(長9.5米/距今9300萬年前)

在七大洲中,南美洲雖然不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地方,但這裡是出土大型恐龍最多的地方,前面介紹的大型食草恐龍薩爾塔龍算一個,阿根廷龍算一個,今天小編將為大家帶來的是歇獵龍也算一個,接下來一起去認識看看! 歇獵龍基本資料 體型:歇獵龍是一種南美洲的大型食肉恐龍,它體長9.5米,在已知774種恐龍中排第18

非洲巨型肉食恐龍:始鯊齒龍 牙齒內勾(像匕首一樣鋒利)

始鯊齒龍是在非洲的尼日撒哈拉沙漠附近發現的,屬於獸腳亞目類恐龍,誕生於1億2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普遍體長可達10米之多,因此它也屬於巨型食肉恐龍,最有特點的就是它的牙齒像是匕首一般鋒利,能夠輕易的刺穿獵物的皮膚。 始鯊齒龍的外形特徵 始鯊齒龍的成年體最小也不會低於6米,而最大則可以達到12米左

山陽龍:中國小型食肉恐龍(長2.5/距今6500萬年前)

隨著考古的不斷發現,目前中國已掘出了174種恐龍化石,並為其命名。而這在其中,很多恐龍都是以發現地的地名而命名,比如山陽龍,它發現於陝西的山陽嶺附近,是一種體長僅2.5米的小型食肉恐龍,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看看。 山陽龍基本資料 體型:山陽龍是一種中國的小型食肉恐龍,它體長在1.5以上,最大

拉伯龍:非洲小型腕龍科恐龍(長1.8米/生於侏羅紀中期)

拉伯龍是一種大鼻龍類的腕龍科恐龍,誕生於1.67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體長1.8米,屬於小型植食性恐龍的一種,目前已經發現了不同年齡的個體多達3-10個,但是能夠鑑別的特徵還比較少,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東南部發現的。 拉伯龍的體型 拉伯龍雖然屬於蜥腳下目中的大鼻龍類恐龍,但是它的體型並不算大,全長只

中型獸腳類恐龍:艾德瑪龍 體長達11米(攻擊力堪比暴龍)

艾德瑪龍屬於中型獸腳類恐龍,存活於侏羅紀晚期,有著類似於暴龍等頂級掠食者的體型,並且從它的顴骨等化石中就能夠得出它是一種肉食性恐龍。據說艾德瑪龍的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國的懷俄明州出土,屬於蠻龍科,有著非常強壯的兩隻後腿,和尖銳密集的牙齒。 艾德瑪龍的外貌特徵 艾德瑪龍的體長可達11米,屬于堅尾龍類蠻

黑龍江龍:亞洲大型食草恐龍(體長10米/6500萬年前)

隨著考古的不斷發現,目前中國已掘出了174種恐龍化石,並為其命名。而這在其中,以省命名的恐龍不少,比如山西龍、黑龍江龍等,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黑龍江龍。 黑龍江龍基本資料 體型:黑龍江龍是一種亞洲的小型食肉恐龍,它體長9-10米,與威拉弗龍、舊鯊齒龍差不多大,體型在已知774種恐龍中排第

欒川盜龍:河南小型馳龍科恐龍(體長3米/酷似鳥類)

欒川盜龍是一種馳龍科恐龍,誕生於8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屬於小型植食性恐龍,體長普遍只有2.6-3米左右,但是在馳龍科中它卻是比較大型的恐龍之一。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國河南省的欒川發現的,所以才以此地名命名。 欒川盜龍的體型 欒川盜龍體長雖然只有2-3米,在770多種恐龍中只排名606位,但是它

小型植食鐮刀龍:二連龍 長達4米(擁有巨大指爪)

二連龍是一種鐮刀龍科恐龍,誕生於白堊紀晚期,第一批化石最早是在中國內蒙古發現的,身長可達2米,不過後來研究這是亞成年體,成年體的身長則多能達到4米左右,屬於植食性恐龍,擁有著非常龐大的指爪。 二連龍的外形特徵 二連龍相對於其他的鐮刀龍科恐龍,它的脖子更短,但是它的大腿骨卻更長,最有特點的就是它的

威拉弗龍: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龍(長10米/7000萬年前)

在地球上,目前已發現700多種恐龍化石,其中有很多體型巨大的存在,比如今天要介紹的威拉弗龍,它出土於北美洲的墨西哥,是一種大型食草恐龍,一起去認識看看。 威拉弗龍基本資料 威拉弗龍是一種北美洲的大型雜食性恐龍,它體長9-10米,與雷前龍、副櫛龍差不多大,體型在已知774種恐龍中排第161位,生活

舊鯊齒龍:最古老的鯊齒龍科(最長10米/僅出土尾椎骨)

舊鯊齒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鯊齒龍科恐龍,也是目前已經發現的最原始的鯊齒龍科恐龍,誕生於侏羅紀的末期,平均體長可以達到8.5-10米,屬於大型肉食恐龍的一種,它的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的坦尚尼亞發現的。 舊鯊齒龍的體型 舊鯊齒龍在獸腳類恐龍中屬於體型較大的一種,尾椎化石的長度達到了12.3釐米,因此科

世界最早的恐龍:始盜龍 僅10公斤重(擁有罕見五根前爪)

始盜龍是目前來說發現的最原始的恐龍之一,它可能存活於三疊紀的晚期時代,雖然屬於食肉恐龍,但是即使是成年後也依然體型矮小,體長只有1-1.5米,使用兩後肢行走,體重僅10公斤,幾乎僅相當於現代的狗的重量。不過它的狩獵能力卻並不差,有著尖銳的前爪和鋒利的牙齒,並且還擅長極速的短跑。 始盜龍的外貌特徵

小型鐮刀龍類恐龍:峨山龍 僅出土一塊下頜骨碎片

峨山龍是鐮刀龍類恐龍,和很多鐮刀龍類恐龍不同的是,它並非生活在白堊紀時期,而是誕生於罕見的侏羅紀早期。峨山龍的第一次化石挖掘是在中國雲南省進行的,但是現在只出土了一塊下頜骨碎片,所以人們對它的了解還不是很多。 峨山龍的體型特徵 峨山龍屬於小型恐龍之一,因為它的體長只有2-2.7米而已,幾乎和單足

諸城暴龍:已知第二大暴龍類(僅次於霸王龍/長12米)

諸城暴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暴龍科恐龍,誕生於77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成年後的體長普遍可以達到11米,被認為是目前已知的第二大暴龍類,單單是一塊下頜骨就有成年人的上半身那麼長,前肢短小後肢修長有力,奔跑速度很快,第一批化石出土於東亞地區的中國。 諸城暴龍的體型 在亞洲發現的所有恐龍中諸城暴龍可

西雅茨龍:目前第七大肉食恐龍(長12.8米/比霸王龍還強)

西雅茨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巨型肉食恐龍,屬於暴龍超科恐龍的一種,誕生於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成年後的平均體長普遍可以達到12.8米,屬於目前肉食恐龍中體型第七大的物種,前肢和爪子的發育程度明顯強於霸王龍。 西雅茨龍的體型 西雅茨龍作為目前已知的最大獸腳類食肉恐龍之一,可以說就連霸王龍也要遜

安德薩角龍:蒙古國小型食草恐龍(長3米/8300萬年前)

在亞洲,蒙古國是除中國外,發現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這裡至今已挖掘出71種恐龍,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紹的安德薩角龍,接下來一起去認識看看。 安德薩角龍基本資料 安德薩角龍是一種蒙古國的小型食草恐龍,它體長3米,與烏奎洛龍、盜暴龍差不多大,體型在已知774種恐龍中排第457位,生活在距今8500萬年-

喀左中國暴龍:目前最大的早白堊紀暴龍類化石(長10米)

喀左中國暴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暴龍科恐龍,誕生於白堊紀早期,屬於巨型肉食恐龍的一種,體長成年後普遍可以達到10米左右,它的首批化石出土於遼寧省的喀左縣,這批化石也成為了目前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早期白堊紀暴龍類恐龍化石。 喀左中國暴龍的體型 喀左中國暴龍算是目前在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中發掘出的體型最大的

戈爾岡龍:北美大型恐龍(長9米/眼部淚骨長有骨突)

戈爾岡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暴龍科恐龍,誕生於7660萬年前-752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平均體長可以達到9米左右,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蛇發女怪龍,它的顱骨比其他暴龍科更長且低矮,並且眼睛前方長有突起,第一批戈爾岡龍化石是在北美洲發現的。 戈爾岡龍的體型 戈爾岡龍雖然和小型暴龍-艾伯塔龍的親緣關係更

副櫛龍:加拿大大型食草恐龍(長10米/距今6500萬年前)

在目前已發現的700多種恐龍中,大型恐龍有很多,它們大多是食草恐龍,分別在全球各地,比如今天要介紹的副櫛龍,它體長可達10米,是種鴨嘴龍科恐龍,它行走時四足,覓食時為了吃到更多的食物,通常會二足站立,接下來一起去認識看看。 副櫛龍基本資料 副櫛龍是一種北美洲的大型食草恐龍,它體長10米,身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