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是誰,是指一個人還是幾個人
2023-04-01 18:30:34 1
我國歷史上書畫範疇的「八大山人」是一個人,指明末清初的朱耷(漢語拼音zhū dā),他本名朱統(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人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他在明亡後削髮為僧十三年,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終年八十歲。
八大山人被尊稱為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擅書畫,其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獨特,筆墨凝重,風格雄奇,其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練,靜穆疏曠,同時他也拿手書法,能詩文。清代中期的「揚州八怪」,清代晚期的「海派」畫家以及現代的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等,都曾受到八大山人書畫的薰陶。
朱耷十九歲時明朝消亡,為了保存自己,他隱姓埋名遁跡空門。他常喜喝酒,醉時作畫,一揮十多幅,隨緣贈人。他終身坎坷,生活清貧,心裡時常憂鬱悲憤,對於他自己終身的描寫,他曾自作詩:「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在六十歲時,朱耷開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題詩作畫,而其弟朱道明的書畫署名為「牛石慧」,「牛」字加上「八」字便是「朱」字。朱耷在畫上常描上一種獨特的籤押,仿似鶴形符號,其實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組成(甲申三月十九日明朝消亡),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朱耷無力挽回什麼,只能在畫中藉此懷念故國。而朱耷在書寫「八大山人」四字時,也非常有特色,辨識度很高,看似「哭之笑之」,意在寄託心裡的哭笑,但不知是哭笑故國,還是苦笑自己的人生。
六甲番人平生最喜八大山人畫,筆墨不多,畫面簡單,大片留白,盡顯蒼茫,孤鳥單魚,意在不屈,哭之笑之,酣暢淋漓,正是:
枯枝孤鳥立蒼茫,世事皆空鬢髮霜。雲捲雲舒雲散去,不哭不笑不張狂。(六甲番人原創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