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商承祚軼事(從容庚北平日記看他和商承祚60年的友情)

2023-05-05 17:11:54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廣州中山大學從石牌遷入河南康樂園,昔日嶺南大學變成「新中大」。原來分別任教於中山大學中文系的商承祚與嶺南大學中文系的容庚從此共處康樂園31年,先後擔任中文系主任,共同創辦古文字研究室,甚至同住一樓(東南區一號,現「陳寅恪故居」),並稱「容商二老」。

容庚與商承祚相識於1922年,他們的關係持續一甲子,商承祚謂之「六十年老友」。然而他們友誼的主旋律中時而夾雜著不協調聲音,到晚年齟齬愈多,甚至有反目傳聞。容商二老在康樂園留下太多難以磨滅的痕跡——如他們為嶺南大學十所著名建築所題匾額,如文科大樓內的古文字研究室和容庚商承祚先生紀念室。容商生前,他們的關係就被人津津樂道,直到如今,有關容商的話題在康樂園仍不絕如縷,時有聽聞。

容庚(左)與商承祚合影(1982年)

對於容商關係,最有切身體會、最有發言權的,是他們的子女後人及友朋弟子。而他們本人留下的文字記載更有價值、更不容忽視。筆者整理《容庚北平日記》,對其中有關容商交往的記錄印象深刻。經統計,商承祚在《容庚北平日記》20年中共出現203次(一天中重複出現不計),數量僅次於容肇祖(三弟,337次)和於省吾(312次),而多於容妻徐度韋(170次),足可見兩人交往之頻繁,關係之親密。這些記錄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容庚南下前容商兩人關係,筆者略為排比,敷衍成篇,並提出容商關係晚年變調問題,以為讀者及研究者參考,且就正於方家。

北上求學 容商初識

《容庚北平日記》始於1925年1月1日。1月3日,日記中有「寄內子及錫永函」,這是商承祚第一次出現。容商初識於1922年夏天,因此有必要補述他倆相識經過及最初交往情形。

1922年夏曆五月,容庚北上求學,路過天津時拜訪羅振玉,商承祚正師從羅氏研習甲骨文,前往容庚下榻的客棧拜訪,兩人因此相識。商承祚晚年在《我與容希白》一文中回憶:「有一天,羅振玉老師告訴我:『你有位廣東同鄉剛才來過,名叫容庚,字希白,東莞人,做過中學教師,他愛好銅器文字,編了一部《金文編》,是擴大吳清卿(大澂)《說文古籀補》之作,很好,現住泰安棧。』我一聽,高興極了。心想,我搞甲骨文,他搞金文,商、周聯繫上了,又是同鄉,志趣相若,不易得。於是馬上打電話到客棧和他聯繫,然後去拜訪他。希白初次北上,不諳北方話,我們傾談時同操粵語,真可謂他鄉遇故知,都非常的興奮。我們談家鄉的風物,談京津的見聞,談共同感興趣的甲骨文、金文,談古文字研究的計劃。」

容庚字希白,出生於1894年;商承祚字錫永,出生於1902年。容庚年長商承祚8歲。兩人相識緣於羅振玉,鄉情、鄉音和共同的志趣更使他們一見如故,友情迅速升溫。容庚在《金文編》序中也說:「十一年(農曆)五月,與家弟北遊京師,謁羅振玉先生於天津,以所著《金文編》初稿請正,辱其獎借,勖以印行,未敢自信也。時羅先生之子福頤有《古璽漢印文字徵》之作,其弟子商承祚成《殷虛文字類編》,與餘不謀而合。」他在《甲骨學概況》中又說:「初餘訪羅振玉先生而歸旅舍,忽有電話至,餘甚驚訝,詢之,則羅氏弟子商承祚也。承祚從羅氏撰集《殷虛文字類編》,聞餘有《金文編》之作,志趣相若,故亟謀一面。」

同年秋,容庚得羅振玉介紹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研究生,夙願以償,喜出望外。1923年春,容庚致函商承祚,商氏復函稱「近因趕寫《殷文》,致忘作復,頃理積書,始發見尊緘,健忘抑何可笑」,又稱自己《殷墟文字類編》「已書十四卷,如釋重負」,並轉達羅先生對《金文編》古器考所定目次的意見。此函容庚生前一直保存著,現藏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當為容商友誼最早的文字和實物見證。

1924年2月14日,容庚與商承祚、容肇祖訪顧頡剛。顧頡剛日記:「錫永、希白、元胎來……錫永與容氏兄弟,皆今之少年金石家也。」經容庚介紹,商承祚亦為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研究生。商承祚在《我與容希白》中:「希白北來,耳目一新,不願南返,後經羅先生介紹,進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當研究生,因初創,只有他一人,勸我也入學,免得孤單,後來我也去了(但未畢業),我們又成了名副其實的同學。」但那一次商承祚赴京應該只是短暫逗留,因為同日顧頡剛致容庚手札中有「錫永兄想已回津,得晤面,甚快」之語。

離多聚少 鴻雁傳書

如果以1952年為界將容商關係分為前後30年,則後30年他倆同行同事,朝夕相處,而前30年離多聚少,鴻雁傳書。1930年秋,商承祚回到北平,在北京師大等校任教,1932年4月,顧頡剛致容庚函稱「錫永師大之事總非辦法,聞中山大學劉奇峰已走,現由陳鍾凡任文學院長。錫永如肯回粵,可函聞野鶴君詢之」,可見商承祚在師大任教是臨時性質。1934年,商承祚離平南下,任南京金陵大學教授兼中國文化研究所專任研究員。容商二人同處北平時常過往的時間只有4年,在此前後,他們除了偶爾互訪(如商承祚來平,容商歡聚;容庚南下探親,順道在南京或廣州拜訪商承祚)外,大多以書信方式聯繫。

《容庚北平日記》

商承祚離開北京大學,1925年任南京東南大學講師,與《容庚北平日記》起始時間基本吻合。容庚是年通訊錄記有商承祚地址——南京北塘子巷。從日記記載看,僅1925年上半年,容商往來函件即達20多通。而這些函件多未留存,令人惋息。日記多未記函件內容,但有兩個細節很可玩味:

一是商承祚結婚事。2月3日,容庚收到羅君美來信,同日寄商承祚信。君美在信中告訴他:「錫永於1月31日(正月初八)在六合縣舉行結婚,通信由六合縣東門內孫宅轉交。」

二是容庚為商承祚寄贈資料及雙鉤碑銘:3月14日,「寄商錫永信,坿贈漢石經殘石拓片兩紙;4月11日,為商錫永雙鉤《西狹頌》、《韓仁銘》、《尹宙碑》、《孔宙碑》、《尚博碑》篆額五種;13日,「雙鉤《景君碑》、《樊敏碑》篆額兩種」;15日,「摹蘇君神道並前所鉤篆額,寄商錫永」;23日,「臨秦公敦一過,寄錫永」。5月2日,容庚「接錫永信,並贈二大筆」。商承祚贈筆,可能與容庚為其臨摹碑帖有因果關係。

是年暑假,容庚南返探親,隨後偕母親從廣州乘船北上,經上海、杭州等地,沿途旅遊觀光。9月3日晨抵達南京下關,下午「訪商錫永,乘馬車遊明陵、秀山公園、莫愁湖」。這是兩人在日記中第一次見面。4日,「與錫永往各書肆購書」;5日,「錫永與其舅孫雨廷來,與母親同往遊秦淮河」;6日,容庚母子早「六時乘馬車往車站,錫永送行」。雖然只是寥寥數筆,字裡行間仍流露出數年間兩人結下的深厚友誼。

此後兩人仍然書信聯絡不斷,互尋資料,互贈著作。如容庚代商購《長安獲古編》、《陶齋藏石記》、《金石叢書》等,商承祚贈容庚《石文編》、《殷虛書契類編》。容庚還曾代商承祚在成興齋購棉連紙。

1926年容庚《金文編》問世,曾寄贈商承祚並請其代售。他作為教材的《文字學講義》印行後,也曾寄贈商氏。年底他統計《金文編》贈售情況,售出的82部中,商承祚即佔8部,可見其推廣之得力。

商承祚在《我與容希白》中說:「在京聚首數年後,我又於1933年南下,任職於金陵大學。」1933應為1934年之誤,1934年9月5日容庚日記:「飯後至史語所。五時至泰豐樓,公宴商錫永、戴家祥、吳其昌,送行。」1935年初,容庚與唐蘭受教育部委託南下考察送展倫敦博覽會青銅器,1月16日抵達南京,「八時至浦口,頭乘船至下關。寓中央飯店。訪容大塊、商錫永」。

廠甸淘寶 力持異議

容庚畢生以研究青銅器及其銘文文字為志職,他的青銅器研究與收藏實踐難以割離,《容庚北平日記》對收藏多有記述,他曾將自家藏器著錄成《頌齋吉金錄》及續錄。1928年4月28日,他在日記中說:「餘向不入古玩鋪之門,以囊中羞澀,愛而不能得,徒系人思也。」這一天他與燕京大學會計主任範天祥、加拿大傳教士明義士逛琉璃廠,在尊古齋以50元購得昜兒鼎,以8元購得三羊鏡和得志小璽。這是他購藏青銅器之始,有趣的是,這一天的淘寶曆程也與商承祚有關,1929年2月,他以160元將此昜兒鼎售與商承祚。

商承祚出身名門望族,早年從羅振玉研習甲骨文字,同樣熱衷於古物收藏。

容庚(左二)與商承祚(左一)在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

1929年2月9日晚10時,容庚接到商承祚電話,得知其已來北平,住在施家胡同北京旅館。第二天一早,容庚進城往北京旅館,老友暌別多年,相見分外親切,他們一同逛廠甸,然後在賓宴春聚餐,他當晚也住在北京旅館,繼續未竟的話題。他倆之外,尚有關藻卿。當天日記載:「與錫永同來者為關藻卿,乃錫永之學生,挾資購古物甚夥。人頗豪爽,收藏而兼販賣者也。」

關寸草(1903—1948),原名關報,一名關善,字藻卿、藻新、春雷、寸草、春草,以字行,所居曰益齋,又名南越木刻齋。廣東南海人,富收藏,以鑑別古瓷馳名廣東、上海。所藏古璽印極富,馬國權在《廣東印人傳》中說:「近世粵人藏古璽印之富,春草幾與商契齋(承祚)相埒。」其所藏金石古器中,著名者除南越木刻外,尚有南越古冢之銅鏡、玉腰帶版、殷墟的甲骨、商周秦漢之陶泥磚瓦金石,宋鈞窯、汝窯瓷器及宋拓《顏魯公爭坐位帖》等。

商承祚1927年應顧頡剛之邀,任中山大學史學系和籌備中的語言歷史學研究所教授,年僅26歲。關寸草是他學生,但只比他小2歲。容庚稱關寸草「挾資購古物甚夥」,可見其應為富家子弟出身。

11日上午,容庚陪同商承祚、關寸草往大泉山房看造像,他推測:「錫永之來,蓋專為此。」他們當天下午一同前往海甸容庚家中觀看藏品,傍晚又一同進城,商承祚在西車站食堂請晚餐。

回到旅館,他們接到大泉山房高少木回信:造象四尊索價萬金。商承祚與關寸草商議準備還價至七八千即可接受,但容庚力持異議,謂如此還價他不願同去負此責任。最後商定還價至五千。

12日上午九時,一行三人開往大泉山房。容庚日記:「商等於還價事吶吶不能出口,由余代還價五千。」對方當然沒有馬上接受。中午由容庚出面請商、關及高少木、周希丁在擷英西菜館吃飯,餐畢一同遊廠甸。當晚高少木請洗澡,「答允所還之價」。商承祚、關寸草十分激動,於是「再購造象柱二、佛象四,共六千四百元,並請擷英晚餐」。

與商、關二人同遊數日,容庚收穫也很大,他在大泉山房購銅鏡二價20元;匋尊一價5元,腹內有「作尊」二字;在式古齋購兵器六價20元;銅鐃一20元;姚師臣、徐錦江、王懿榮等金扇面四頁,5元。其間,他還將前購之昜兒鼎售與商承祚,價160元;匋尊照原價5元出讓;出售在古光閣所購之父丁爵與關寸草,價100元。

3月6日,容庚聽許地山說,輯古齋有唐畫佛象四幅,遂往觀之,該店索價1600元。他到式古齋見商承祚、關寸草,晚上商請晚飯於春華樓,估計曾談論畫象事。7日,他們一早往輯古齋,購敦煌所出唐畫象四幅,小造象一。容庚請商、關二人在春華樓早飯。12日,關寸草購一彝,甚佳,價700元。

商承祚致容庚手札(現藏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有謂:「弟計去歲北行一次,虧空二千金,至今尚未了債。好古者多痴子,兄亦可稱道友矣。寸草因為生計所迫,與人合資開一古玩店,以西人為目的,字、畫、瓷為大宗,下月即可開幕。」此札未署年月僅署「廿四日」,應作於此次廠甸購物之後。

那一批佛造像,大眾山房出價萬金,因容庚力持異議以五千成交,也是天文數字。它們究竟是何材質,是何年代作品?容庚日記並無詳細交待,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關寸草1948年客死申江,英年早逝,他在粵、滬兩地的藏品均已散佚,包括其所藏南越木刻,不知是否包括這批佛造像。

「商氏吉金」 見證友情

1930年秋,商承祚回到北平,在師範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任教。這一年,容庚只有零星日記,所以未見商承祚初到北平情形,僅於12月收支表中有「錫永書48元」之記載。無疑,這一段時間容商二人會時常見面,商承祚在《我與容希白》一文中說:「每次到清華授第一堂課,必於前夕下榻希自家,得以研討學問,或欣賞其所得的古器物,對該器真偽之見,時有分歧,乃至高聲辯論,各不相下。」

1931年1月,《武英殿彝器圖錄》出版,12日,容庚交趙斐雲轉北平圖書館一部、商錫永一部。16日,「一時商錫永來」,當晚住容庚家,次日他們一同進城,逛琉璃廠購物。23日,「一時商錫永來」。

容庚1931年2月21日日記

13日,「一時商錫永來,代領史語所薪五十元,並交羅君美款百二十元」,當晚仍宿容庚家,容庚「與錫永談至十一時半乃寢」。2月20日,商承祚、徐中舒、浦江清來燕京大學容宅相聚,飯後商承祚、徐中舒留宿家中。次日,星期六,故都北平春明景和,容庚與徐中舒一同進城,先後拜訪傅斯年、胡適,並往琉璃廠購物。

商承祚在清華兼課,一直住在燕東園24號容庚家中。商承祚住城內,容庚進城未返,多住東莞會館,偶爾也住傅斯年家。如,1931年1月24日,容庚進城到琉璃廠購物後,晚住靜心齋史語所傅斯年家中,「商錫永先在,徐中舒亦來」。2月1日,容庚「到式古齋會商錫永,同往古玩鋪,在雅文齋購一鼎,價25元未付。在大古山房購父丁爵一價150元;壽萬年鏡一價25元;又唐鏡一價5元;穿帶印一價2元。還舊欠軸頭一1元;矛一2元。共185元。」當晚大泉山房掌柜在春華樓請客,容庚仍回傅斯年家宿,「錫永十一時乃去」。

容庚1931年通訊錄記商錫永地址為「東城東板橋二度橋」,1932年始有在商承祚家借宿記錄。3月26日,晚「十時往周季木家,觀新得彝器八,價千元,以陳侯午敦為至佳。二時許至錫永家宿」。6月1日,「十二時在商錫永家宿」。

商承祚在《我與容希白》中說:「1932年春,我在天津從讀羅師之時,希白由京來訪,寓我家,每長談至深夜。一日,一覺醒來,發現希白已在我室刻好一方朱文『商氏吉金』的小印,章法布局勻稱,刀法古樸,實屬佳構,邊款為『廿一年一月容庚制』。我異常寶愛,帶著它到南京、屯溪、長沙、重慶、貴陽、成都,又帶著它回廣州,直至今日珍藏著,也是我喜用印之一。」

這一方「商氏吉金」 印,商承祚珍藏半個多世紀,的確是容商友誼的最有力見證,相信他寫作此文時手邊還拿著這方印。因為邊款刻有「廿一年一月」,所以時間——1932年春無誤,但地點卻出現偏差——不是在商承祚家,更不是在天津。對此,容庚日記有明確記載:1月15日,「商錫永來」,「為吳梅刻名印,為錫永刻『商氏吉金』印」。

《我與容希白》一文中還有一處誤記,是時間錯誤。抗戰爆發後,「當我在西南見到希白主編的抗日救國宣傳小報《火把》,要把革命的火燒得更旺,欽佩之餘,大大激起我抗日救國的熱忱」。《火把》創刊於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主編是學生吳世昌,容庚只是有力支持者。當時商承祚尚在北平,他寫此文時將「九一八」誤為「七七」,時間提前6年。1932年2月21日,容庚日記有「交《答張蔭麟書》與吳世昌登《火把》」之記載。

容庚與羅復堪的交往始於30年代初,北平淪陷後更為頻密,而他最早拜訪羅氏即有商承祚陪伴。1932年5月22日容庚日記:「八時許與錫永、海波往訪羅敷盦,留飯。」

容商辯難 樂此不疲

1929年2月,《寶蘊樓彝器圖錄》印行,是年底容庚附記該書名單:「商錫永六部」,估計贈送1部、代售5部。商承祚讀此圖錄,認為有些器物時代可疑,遂作《評寶蘊樓彝器圖錄》一文寄容庚,容庚讀後寄還原文,並附《答商承祚先生評寶蘊樓彝器圖錄》,商承祚作跋後一併刊登於《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周刊·百年紀念號》。在別人看來他們可能是「死對頭」,但商承祚說,「殊不知我們是知己摯友,情誼非同一般,才會這樣做」。

容商二老關於《寶蘊樓彝器圖錄》往還函

容商辯難始於青銅器,是形諸文字的學術爭辯。次年秋商承祚任教北平,他們時相往還,朝夕相處,關於器物真偽問題的口頭討論更多。商承祚在《我與容希白》一文中說:「希白於古文字研究造詣頗深,我不及他;而於辨偽鑑別則他不如我。我初購銅器,每受沽人之欺,經過不斷研究,日有所得,希白是無切身之痛的。我謂偽,他謂真,各不相讓時,希白事後卻認真考慮研究,並不固執己見。此亦希白優點之所在。」

商氏所言「辨偽鑑別他不如我」,容庚可能未必同意。金文和青銅器是容庚的專長,他也有過「受沽人之欺」的經歷,且他兼任古物陳列所鑑定委員,於廠肆之外觀看摩挲過無數皇家藏器。陳英傑在《容庚青銅器學》中說:「容老在各種著作中辨別商周秦漢疑偽之作千件左右,集歷代銅器辨偽成果之大成,代表了20世紀40年代青銅器辨偽的最高水平。」

商承祚在該文中說:「有一次,他正在鑑賞一物,上鐫四字,高興之極,見我來了,興致勃勃地大談此物的妙處。我說,幾天前我已見過,因器真字偽而未買。希白不信,又爭論起來,我舉證此四字是仿自某鐘的,於是當場查閱該器,證明確偽,他不能不服。」查容庚日記,未能確認此次爭論是何時為何器,1933年1月17日,「八時進城,至式古齋,見所存西瓜鼎,敷出耳上四字」,或可作為參考。

1931年1月17日,容庚日記所記甚詳,且涉及兩人辯論:「十時半與錫永同進城,逛古玩鋪。在大古購得銅軸頭一,色澤佳,價2元未付。在大吉祥見一洗,魚文清晰,索價60元。錫永在古光購得香爐槃,乃嘉平元年物,香爐失,槃有三孔,有與香爐足相連者。錫永不知,以為後鑿,欲覓工填補。餘告以故,乃止。槃破而字佳,且北漢物,亦罕見。」同年2月1日,他們又在式古齋、雅文齋購鼎、爵、鏡,3月14日又在式古齋購銅器四件。可惜日記中再未見他們辯論青銅器真偽問題的記載。

商承祚在該文中總結他倆辯難時說:「我們在學術上爭論歸爭論,友情歸友情,爭過就算數,絕不耿耿於懷,不因爭論而影響朋友之情。」

日記中也有容商互相代購器物的記錄,如1931年2月20日,「商錫永為購宜侯王洗,價35元」。

辭工爵拓片及容商二老題跋

明義士曾購一辭工爵存在容庚家中,此為容庚欲得未得之物,也與商承祚有關。容庚記:「大泉山房物,還以百六十金不肯售。明義士牧師以百七十金得之。」商承祚補記:「希白畀價百六十元,後予曾為作緣,多增十金,大泉已首肯而希白猶豫。不十日遂為明義士攫去,希白終不能得,無悔小懲大戒,戒之戒之,為之擲筆一笑。商承祚。」容庚逛古玩店購物,謹小慎微,斤斤計較,為十元錢喪失一珍品,商承祚以此取笑,純屬善意。此爵拓片除容商二記外,尚有唐蘭、吳其昌題跋,十分珍貴,現藏廣州藝術博物院。容庚日記1932年5月10日,「吳其昌、唐蘭留吾家,為題藏器」,商承祚補記可能作於此後。

同處一室 友情變味

《容庚北平日記》止於1946年2月26日。前一天日記:「鈔《畫目》。下午訪顧正容、孫海波。接顧通知,27日上午七時半與白崇禧同航空往重慶。饒引之請晚飯。」當天,容庚拜訪了喬振興、顧正容、徐宗元、朱鼎榮、孫海波、林志鈞等人,然後「收拾行李」。

白崇禧時任國防部長,容庚與顧正容與其同機飛往重慶,然後轉赴桂林任教,在重慶與商承祚也有短暫聚首。第二年,容庚在《甲骨學概況》一文中寫道:「去年春,餘至重慶,商氏方卸鹽署職,歸自貴陽。自謂『學不進而刻印則工』,以數印示餘,聚首數日而別。」商承祚在《我與容希白》中也說:「1946年,希白到重慶,適我卸鹽務職,歸自貴陽,復得相見,我謂之曰:『學不進而刻印則工』,以數印示希白,歡聚數日而別。」此後的容商關係已是日記以外話題。

總結《容庚北平日記》20年間所代表的前30年容商交往,可謂親密無間,也成為後30年容商關係的基石。陳煒湛在《憶容庚師》一文中說:「二老結交垂60年,不僅同鄉,而且同學、同行、同事,情深誼厚,非他人可比。」他接著寫道:「可是二老亦常『抬槓(爭論)』,有時還當著我們後輩的面『抬』得面紅耳赤,『抬』完『槓』,又和好如初。」

容庚日記手稿封面

容庚脾氣犟,性子急,商承祚知道他「頂起牛來一頂到底」,因此見他脾氣來時,「就往往不吭聲,讓他三分,待他氣靜以後,再徐徐與之分辯」。容商性格各異,由此可見一斑,而且60年不變。

後30年「抬槓」內容與前30年有所不同,陳煒湛說:「有時『抬』得激烈,容老急不擇言,往往有半似戲言半似責難之辭,如『你是甲骨文的逃兵』,『幾十年來做了些什麼?』每聞此言,商老往往不辯不駁,以示讓他三分。」

這些責難顯然不同於早年的容商辯難,甚至超出了學術範疇。

黃天驥在《老圃秋容淡——實話實說的容庚教授》一文中講了一個故事:「文革」期間為打擊容庚「反動氣焰」,中文系召開批鬥大會,重點揭發其盜賣國家文物行徑。批鬥者一個接一個發言,主持者勒令其「必須坦白交代」,但容庚堅決不承認盜賣國家文物。主持者大怒,一招手使出殺手鐧——臺下容庚一位老朋友站起來說:容庚,怎麼沒有!你把貴重文物××鼎,賣給了美國人×××,時間是×年×月。於是現場群情激憤,「打倒容庚」口號此伏彼起。這一險情被容庚機智化解——他先是老實承認,然後說:那個鼎是假的,我把假古董賣給了美國人。群眾先是一愣,隨後哄堂大笑。

那個「老朋友」筆者懷疑是商承祚。容庚雖然見招拆招,化險為夷,但他內心的疙瘩是很難解開的。筆者就曾確切地聽說過容商晚年失和的傳說,相信並非空穴來風。1983年1月,商承祚作《我與容希白》一文,擬作為是年秋容庚90大壽壽言,「並博希白一粲」。該文對容商後30年交往一筆帶過:「全國解放後,經院系調整,我與希白同在古文字研究室工作,又成了同事,復同住一樓,一上一下,直到如今。」友情如酒,越老越醇。容商友誼這壇老酒到晚年卻有些變味,一定是摻雜了個性、學術以外的東西。商承祚在該文中說:「在『批林批孔』階段,希白認為孔子有其好的一面,要分析,不應一棍子打死,否則無以服人。後來雖幾經批鬥,從不低頭,『真金不怕洪爐火』,此其可敬之處。」筆者以為,這一段話是我們理解晚年容商關係的關鍵——無休止的政治運動致使容商關係失和,60年友情變味。

1983年3月6日,容庚逝世,商承祚聽聞「猶如晴天霹靂,為之涕泗滂沱」,他在《我與容希白》附記中感嘆「六十年老友,只希白一人而已」,壽文於是只能改為哀悼之用。莫向山陽過,鄰人夜笛悲。康樂園內容商二老,從此只有依舊著唐裝穿行於校園的商老一人。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