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必由之路奪取新的更大勝利(沿著必由之路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2023-05-06 22:23:57 1
沿著必由之路奪取新的更大勝利?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題:沿著必由之路奪取新的更大勝利——2022年全國兩會重要講話精神指引新時代新徵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沿著必由之路奪取新的更大勝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沿著必由之路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題:沿著必由之路奪取新的更大勝利——2022年全國兩會重要講話精神指引新時代新徵程
新華社記者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在2022年全國兩會上,把握新的時代方位,觀大勢、謀全局、明方向,回顧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歷程,首次鮮明提出「五個必由之路」的重大論斷,闡述我國發展仍具有的戰略性的「五個有利條件」,深刻揭示了新時代我們為什麼成功、未來我們怎樣繼續成功的中國密碼,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
偉大思想源自偉大時代,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
兩會上的重要講話貫通歷史、現在、未來,是一系列原創性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深刻總結、最新概括,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歷史自信、強烈的責任擔當,為全國人民奮進新徵程、奪取新勝利提供了思想武器,指明了前進方向。
(小標題)強大的思想指引——著眼全局、應對變局,彰顯新時代我們黨對治國理政規律認識的最新成果
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
3月5日,人民大會堂。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回顧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歷程,鮮明提出「五個必由之路」的重大論斷: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一天之後,北京友誼賓館聚英廳。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聯組會時,深刻闡明我國發展仍具有的戰略性的「五個有利條件」:
「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
凝聚著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重大問題的深邃思考,思想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中持續深化、升華,在兩會上作出的這些重要論斷,一經提出立即引發會內會外的廣泛共鳴。
這是著眼全局的理論自覺——
2022年全國兩會處在新的時代方位:去年,我們黨走過百年華誕重大時刻,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並作出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今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徵程的重要一年,黨的二十大將在下半年召開。
「作為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特殊年份舉行的全國兩會具有承上啟下的深遠意義,擔負著進一步為黨的二十大召開做思想政治準備的職責。」全國人大代表、福建師範大學教授黃茂興說。
唯有秉持理論創新,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才能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五個必由之路」重大論斷與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保持銜接,既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又進行了新的總結提煉,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五個有利條件」是「五個必由之路」的有機延伸,提供了堅實的實踐支撐。
「必由」二字,意味著繞不開、躲不過,沒有第二個選擇的路徑和關口,也鮮明彰顯著億萬中國人民毫不猶豫的抉擇、堅定不移的目標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當代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為我們黨推進理論創新提供了豐厚土壤。」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王公龍認為,「五個必由之路」既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成果,也充分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理論自覺,把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
有科學理論指導的事業,才擁有光明前途。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開州區委書記蒲彬彬表示:「學習領會『五個必由之路』,進一步深刻認識到『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今後要以『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更加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這是應對變局的重大論斷——
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博弈日趨激烈,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
「在這樣的新的時代背景下提出『五個必由之路』和『五個有利條件』的重大論斷,體現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深邃的戰略眼光和高超的戰略智慧,準確把握髮展規律和大勢,引領時代前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說。
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並善於把握戰略問題、進行戰略思維,總是能在重大關頭從戰略上認識分析重大課題,制定正確的戰略策略。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表示:「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不是等來的、盼來的,是靠我們堅定信心、堅持改革開放、胸懷天下,按經濟規律和大國發展規律,踏踏實實辦好每一件事情,一步步創造出來的。」
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中國人民有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勇氣和條件。
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芳認為,全國兩會上的理論創新成果彰顯了「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洞見、「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定力、「長風破浪會有時」的自信,為我們有效應對變局注入了強大底氣。
這是開創新局的思想動員——
踏上新徵程,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迫切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維國說,「五個必由之路」與「五個有利條件」形成統一的邏輯體系,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行動綱領和「路線圖」。
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充分表明,以「五個有利條件」為重要支撐,「五個必由之路」走得對、走得通;開創未來、贏得未來,「五個必由之路」將走得更穩、走得更好。
(小標題)深刻的理論內涵——高瞻遠矚、戰略擘畫,成為全黨上下把握主動贏得未來的行動綱領
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朝什麼方向,歷來至關重要。
「五個必由之路」重要認識,蘊含著新時代中國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的理論邏輯,為中華民族贏得光明未來作出戰略擘畫。
「形勢越是複雜嚴峻,越要從『五個必由之路』中把握歷史規律;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要從黨和人民新時代的奮鬥歷程中汲取智慧和營養,用好戰略性的有利條件,把握歷史主動。」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張兆安說。
提供根本保證,形成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沉著應對各種重大風險挑戰提供根本政治保證」。
無論是「五個必由之路」還是「五個有利條件」,位列首位的都是黨的領導——這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
萬山磅礴看主峰,滄海茫茫望燈塔。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
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的複雜形勢下,唯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只要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巍巍中國號巨輪就有了應對一切風險挑戰的堅定自信和強大底氣。」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司富春說。
發揮制度優勢,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受益於移民搬遷政策,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的農民作家馬慧娟代表走出大山,從黃土地來到了人民大會堂。
「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最佳體現,我的故事只是千千萬萬個故事中的一個。」馬慧娟說。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五個必由之路」重要認識中,深刻指出:「只要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形勢越是紛繁複雜、任務越是艱巨繁重,就越要堅定道路自信。
從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精準部署;從政府工作報告對全年工作的系統安排,到與「十四五」規劃統籌銜接,緊緊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著力調動各方面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全國兩會,正是彰顯中國制度優勢的重要平臺。
在兩會上這樣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我國政治制度和治理體系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打贏脫貧攻堅戰等實踐中進一步彰顯顯著優越性,『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對比更加鮮明。」
保持昂揚姿態,匯聚團結奮鬥的磅礴偉力——
團結奮鬥,是一百年來我們黨和人民創造出彪炳史冊偉大奇蹟的「成功密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
「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在的「兩會時間」中,「團結奮鬥」是重要關鍵詞,指出:「只要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蹟。」
團結就是力量,奮鬥開創偉業。
「只要14億多中國人民始終手拉著手、肩並著肩、心連著心一起向前進,我們就一定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開闢更美好的未來。」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靈壽縣車谷砣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芳說。
明確發展遵循,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
「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
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新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紅綠燈」。
進入新發展階段,前進路上不乏驚濤駭浪、狂風暴雨,新發展理念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
代表委員們在兩會審議討論中紛紛表示,越是形勢複雜、任務艱巨,越要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化壓力為動力、積優勢為勝勢,才能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競爭力和持續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贏得未來。
鍛造強健體魄,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強調:「只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於自我革命,不斷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有害因素,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原體,我們就一定能夠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全面從嚴治黨。
面臨複雜多變形勢和諸多艱巨挑戰,我們面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將伴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只有勇於自我革命,才能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五個必由之路』重要認識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放在首位,以全面從嚴治黨收尾,正是從政黨擔當使命的自覺到政黨淬鍊自身的自覺,明確了開啟新徵程、贏得未來的根本保障和關鍵密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辛鳴說。
(小標題)全面的落實動員——同心協力、真抓實幹,凝聚奮進力量不斷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兩會剛閉幕,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孟津縣城關鎮孟莊村村民呂妙霞就趕回村子,一邊忙著給村裡人傳達全國兩會精神,一邊琢磨著產業發展新方向。
同一時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鑫,開始著手部署企業「雙碳」工作新的目標任務,探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放眼江南大地,春耕田裡農業科技大顯身手;
走訪東部沿海,共同富裕示範建設腳步鏗鏘;
來到工廠車間,諸多生產提速一派繁忙景象;
……
在兩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正化作一個個精彩的中國故事,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
奮楫篤行,臻於至善;行而不輟,履踐致遠。
循著「五個必由之路」,用好「五個有利條件」,新時代新徵程上的中國凝聚起砥礪前行的奮進力量,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走好「必由之路」,以沉著堅定的信心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五個必由之路』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取得偉大成就的最深層密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目標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刻領會、牢牢堅持。」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王公龍說,我國發展的「五個有利條件」,則為我們繼續創造新的奇蹟進一步夯實了基礎、增強了信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引發海內外高度關注。
不少外媒評價,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展現了中國應對挑戰的自信,將為世界經濟復甦提振信心。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後勁,市場主體具有充沛活力和抗風險能力,這正是努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的信心所在。
在複雜多變的局勢下,中國提出一系列穩中求進、務實可行的目標任務,本身就是發展自信心的生動註解。面向未來,將戰略性的有利條件轉化為加快發展的戰略力量,中國的前進步伐愈加勇毅自信。
走好「必由之路」,以攻堅克難的幹勁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這個雪季,湖北神農架白雪皚皚的雪場裡,各色滑雪服將雪場點綴得五彩斑斕,一位位滑雪愛好者腳踩雪板、飛馳而下。
在這個林密谷深、山峰聳立的地方,貧困發生率曾一度達到34.75%。近年來,當地幹部帶領群眾迎難而上、開拓創新,努力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
「要不懼挑戰,銳意攻堅,在鄉村振興新徵程上邁出更大步伐。」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神農架林區區長劉啟俊說。
滄海橫流顯本色,越是艱難越向前。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一些地方有疫情擴散的勢頭,不少代表委員剛開完兩會、返回各自崗位後就立即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堅決杜絕僥倖心理、麻痺思想和鬆勁心態,從嚴從緊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衛生健康委主任王水平說,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既要有敢於克服困難的擔當,也要有善於化解問題的本領。
「面對複雜形勢、複雜矛盾、繁重任務,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鬍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今年1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作出精闢闡述。
新徵程上,要秉持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瞭然於胸,以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從而更好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以重點突破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整體躍升。
走好「必由之路」,以團結奮鬥的行動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冬天有草莓,夏天有櫻桃,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瓜果蔬菜,康養產業等也紛紛落戶……說起北京冬奧會給村裡帶來的變化,河北省張家口市東望山鄉元子河村黨支部書記郭建仁代表有說不完的話:「年人均收入達到兩萬元,有的達到了六七萬元!」
錨定奮鬥目標,意氣風發向未來。
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再到推動高質量發展;從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到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再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全國兩會對發展全局作出新的安排部署。
郭建仁說:「全面小康後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年我們村還將大力發展康養產業,打造精品農業園區和新能源項目,在鄉村振興路上當好排頭兵。」
眾志成城,戰無不勝。
來自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全國人大代表姜建萍在會上帶來好消息:滄源以邊境村為重點積極謀劃227個項目,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發展為主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我們要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充足的幹勁,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姜建萍話語鏗鏘。
團結奮鬥,離不開強大的精神力量。
「闡述『五個有利條件』時以『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收尾,這正是中國人民奮鬥不竭的動力源泉,不斷激發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新時代新徵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榮光。」全國政協委員張威說。
「有利條件」,就是發展優勢;
「必由之路」,就是勝利之路。
以堅定的決心、信心和恆心,走好「必由之路」,以強大的志氣、骨氣、底氣,用好「有利條件」,就一定能夠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一定能夠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共產黨人踔厲奮發、勇毅篤行,與億萬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昂首闊步邁向未來,必將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續寫新的發展奇蹟、創造新的歷史偉業!(記者張旭東、趙超、安蓓、丁小溪、於佳欣、孫少龍、何宗渝)(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