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政治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2023-12-07 06:42:41 3
全面從嚴治黨,「嚴」要有標準,「治」要有依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視政治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歡迎大家參考!
【1】重視政治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建黨95周年大會上強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要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有關黨建的重要論述,可以看出,重視從政治上加強黨的建設已經成為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鮮明特色。
一、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建設,重視黨的政治建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為實現政治主張、確保先進性所進行的一系列工作,其主要內容就是制定和執行黨的政治綱領、政治路線和方針政策,它在黨的建設中處於核心的根本的地位。回顧黨的歷史,我們黨一直把政治建設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並且根據不同時期的中心任務確定重點建設內容和具體任務。
民主革命時期,尤其是建黨初期,確立正確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是黨的立足之本。為此,我們黨首先制定了黨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毛澤東在1937年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有自己的政治經濟綱領。其最高的綱領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是和三民主義有區別的。他認為,黨的建設的核心是制定和貫徹執行黨的政治路線,黨要實現正確領導,全靠政治路線的正確。劉少奇同志在總結黨的建設歷史經驗時也強調,毛澤東的建黨路線首先著重在思想上、政治上進行建設,為此他把政治上建黨與思想上建黨一併稱之為毛澤東的基本建黨思想。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出發,對黨的政治建設的本質要求進行了新的闡述,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強調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世紀之交,在國內外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江澤民同志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地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執政黨以及如何建設執政黨的根本問題,並提出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六個關鍵環節: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鑑別力、政治敏銳性,更為具體地論述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內涵。他指出,善於從政治上提出和處理問題,保證革命和建設任務的完成,是我們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決定的,也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
進入新世紀,胡錦濤同志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並確立了以「一個主線、五大建設」為內容的黨建工作總體布局,同時反覆強調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進一步回答了如何建設執政黨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思想,並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進程中,提出並強調了「政治綱領」「政治路線」「政治理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定力」「政治意識」「政治勇氣」「政治責任」「政治任務」「政治品質」「政治能力」「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政治底線」「政治上合格」「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政治清明」「黨內政治生活」「黨內政治生態」「政治鑑別力」「政治敏銳性」「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對黨忠誠」等一系列黨的政治建設方面的概念,進一步豐富發展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內涵和話語體系,呈現出更加重視黨的政治建設,並與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融為一體的新格局。
二、在95年的奮鬥歷程中,我們黨積累了豐富的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寶貴經驗
95年來,我們黨圍繞制定和執行黨的政治綱領、政治路線及方針政策持續努力,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經驗,為我們深入認識黨的政治建設的內涵及規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制定和堅持黨的政治綱領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必然前提。政治綱領是一個政黨政治主張的理論概括,是黨制定大政方針的根本依據,也是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的旗幟。我們黨從一成立就把馬克思主義這一指導思想確立為自己的政治綱領,把實現共產主義確定為黨的最高綱領,並根據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發展階段的客觀實際確定不同的基本綱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的統一。我們黨實現基本綱領的同時,就是在為實現最高綱領而奮鬥。儘管在探索中我們黨也有過失誤,但由於始終堅定地按照黨的政治綱領確立的目標而努力,因而,總是能夠總結經驗,自我糾正錯誤,不斷把黨的事業推向前進。也就是說,95年來,我們黨在自身建設上所做的一切,無不以實現黨的政治綱領為目的為引領。
2.制定和執行正確政治路線是黨的政治建設的中心任務。政治路線是為實現一定歷史階段的政治目標而制定的政治任務及基本道路、基本方針和基本方法,是一定時期黨的政治主張的集中體現。政治建設的核心就是制定一條符合實際的政治路線。實踐證明,能否制定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對黨的事業影響極大。比如,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之所以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歷史轉折點,就是因為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政治路線,而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正確政治路線。因此,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把制定和貫徹執行正確政治路線作為中心環節。
3.制定和執行正確的政策和策略是黨的政治建設的經常性工作。政策和策略是黨在一定時期為實現一定目標而制定的某個領域、某個方面、某項工作的具體指導原則,是將政治路線轉化為具體實踐的行動準則。由於涉及面寬廣、具體情況複雜,因而制定和執行具體的政策策略就成為黨的政治建設的經常性工作。毛澤東曾經說過: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志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在土改運動中,曾經發生過侵犯中農利益、擴大打擊面等「左」的偏向,對此,黨中央通過調整政策和策略,使土改運動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改革開放後,我們黨調整了農村政策,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特別是由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政策,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機制。
4.維護黨章權威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保障。黨章是黨的總章程、總規矩,是黨的政治路線、政治綱領和方針政策的集中體現。黨的政治路線、政治綱領及主要的方針政策只有得到黨章的確認,才能成為引領全黨統一行動的精神旗幟。從黨的歷史看,黨的最高綱領規定了黨的性質、宗旨、指導思想和最終奮鬥目標,是不能改變的;而黨的基本綱領、政治路線和方針政策卻需要與時俱進地進行調整和完善,因而,以黨章的權威及時正確地制定黨的基本綱領、政治路線和方針政策,就成為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
5.保證全黨在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要求。保持全黨在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是黨團結統一和堅強有力的根本政治基礎。保證黨在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在現階段首先要求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四項基本原則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經驗的高度概括,集中體現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與堅持依法治國完全一致的,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也必須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因此,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是全黨必須遵守的政治紀律和政治原則。
6.圍繞黨的政治路線和中心任務抓黨建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規律。毛澤東曾指出:黨的建設過程,是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地聯繫著。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由於我們黨堅持圍繞政治路線加強自身建設,使黨不斷發展、壯大和成熟,成為一個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全面鞏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也正是由於我們黨緊緊圍繞基本路線開展黨的建設,才使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成功地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三、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迫切要求更加重視和強化黨的政治建設
在新的歷史轉型期,我們黨面對前所未有的繁重任務、超乎想像的複雜局面、世所罕見的嚴峻挑戰,既需要非凡的政治勇氣、政治胸襟,在根本立場、根本方向、根本原則問題上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定力,更需要高度的政治清醒把脈偉大鬥爭,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結合起來,科學確立治國理政的行動綱領、方針和政策,進而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進一步強化黨的政治建設,構建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布局。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新的偉大工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既與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也有五大建設不可替代的功能定位。政治建設規定著黨的性質、宗旨、原則和根本行動方向,在黨的建設中居於核心地位;思想建設是政治建設的靈魂和基礎,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是政治建設的組織制度保障;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則是政治建設的外在表現。政治建設貫穿於黨的建設始終,並總是與黨的其他建設緊密聯繫著。當然,由於黨在不同時期面臨的實際情況和重點任務有所不同,因而黨的建設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建黨初期,黨的主要任務就是確定黨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重點是政治上建黨。但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黨的重心逐步從城市轉向農村,在黨員隊伍成分以農民為主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從教育上入手解決廣大農民黨員轉變為無產階級先鋒戰士的問題,因而黨的建設重點就從政治建黨轉向思想建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制定正確的政治路線成為迫切需要,因而這一時期黨在思想上組織上的「撥亂反正」也都是圍繞實現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首要政治任務進行的。進入新時期,在「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確定之後,總結「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教訓,鄧小平提出了重視制度建設的思想;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黨內思想問題、幹部問題、作風問題、腐敗問題逐步突出起來,因此,在黨的建設上又逐步形成了以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為重點的「五大建設」格局。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一個整體轉型升級期。這種整體轉型升級,一方面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要求黨的建設布局進一步完善,形成思想建黨、政治立黨、組織強黨、作風正黨、制度治黨、改革興黨的新格局;另一方面要求更好地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形成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更加重視頂層設計的決策機制。而頂層設計的核心就是制定符合未來發展要求的政治路線和方針政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這種背景下,進一步重視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就成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迫切要求。可見,無論從黨的政治建設功能定位看,還是從現實需求看,在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中進一步強化黨的政治建設都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