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教師發言稿
2023-12-07 08:30:16 7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教師發言稿,歡迎大家參考!
【1】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教師發言稿
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做四有教師,育四有新人》。
眾所周知,在教師節,習總書記提出了做四有教師,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從其中可以看出這四有中至少有三有更多的指向了師德,這非常符合現在的實際。縱觀這幾年的師資現狀,小學階段基本都是原始學曆本科畢業生了,甚至三分之一的是研究生。可以說,就學識來說,這些新教師的學識起點比起當年的老師範生來不知道要高多少倍。但是,很多小學和初中的現狀是卻是很多70後的老中師師範生在挑大梁,可見,對於現在的教師隊伍來說,師德似乎是個更棘手一些的問題。
現在的業務培訓,針對師能提高的有很多,所以,師資能力培訓也不是問題。
另,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決不允許自己在學識上有漏洞和閃失,他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師能,以滿足學生的需要。
所以,更多的問題,還是在師德。(這好像跟其他行業不一樣,所以,當老師要厚道。)所以先說師德。
首先,有理想信念。有一首詩,好像說「理想、信念是燈塔」,以前,似乎說起來,非常的明白,也可以講些大道理。但是,直到今天,我好想現在才明白一些。「很低很低的現實之所以奈何不了我什麼,那是我的心站得很高。」記得有個朋友這麼說,我想他提到的心,就是理想和信念。一個教師,尤其是新教師,剛剛入行時,疲憊、焦慮、急躁是難免的,如果,你的心和現實一樣一樣的,你就會一直沉溺在其中,難以自拔,會感覺自己很累、很煩、沒有價值感,但是如果你有理想和信念,入一行,愛一行,鑽一行,你的感覺就有不同,你的理想和信念就是你的加油站,在你的疲憊、困擾時會給你力量。記得在錄取孫慧君的時候,感觸很深,面試十幾個人,只有她印象很深,記得她說:『我從小的願望就是當老師,我就喜歡當老師。」在她的博客裡,我也看到了她看似開玩笑的理想,我還看到了她主動建好的班級圖書角,作為一個代課教師,她不是站在自己代課的角色上的,她是站在教育理想的高度上的,所以,我們更多的看到的是自信的笑容和積極的擔責。
這話也不單單是說給新教師的,缺少理想信念的老師,更容易受現實環境的影響,甚至更容易受負能量的影響,當別人抱怨時,她會自憐自艾,把自己浸在一個情緒的低谷裡。所以看人、待事、對學生都有了灰色的眼鏡。
第二、有道德情操。前面所說,當老師一定要厚道,當老師是個良心活,尤其是小學和幼兒園,因為他的服務對象缺少價值判斷的能力,教師缺少來自於服務對象的有效監控。但是我們看到,現在中高年級的孩子,他不一樣啦,他怎麼對抗對你的不滿,那就是叛逆,這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反應,也是心理上的需要。所以現在出現的接班難的問題,因為面對有一定比較和價值判斷的學生,教師需要更多的教育智慧。但是,總體來說,教師還是個自由度非常大的活。更多的課堂是封閉的,更多的教學行為是自主的,所以,同一個學校內教師的差異會大的很。這區別,除了能力外,道德情操是更為重要的。高尚的師德的教師,是目中有'人"的教師,是有責任心的教師,是有良心的教師。拿人錢財還需要替人消災呢,一份納稅人的錢就是一份責任,你盡責了嗎,這個班和隔壁的班有了巨大的差異,你帶的學生和別人曾經帶的學生有了較大的差異,你的成績和別的班有了較大差異,精神面貌有了較大差異,誰的責任,肯定是我們的責任。如果這樣了,良心難安啊!面對個性較強的學生,你是怎麼對待的,是漠視、是斥責、是抱怨、是放棄,還是關心、關懷、關注、一個都不能少。現在社會物慾橫流、整個缺少精神信仰,教師也動輒抱怨、指責,不是把不良信息發上多少個群,敢於破口大罵的就是愛國。推波助瀾,我想,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愛國,就是有道德情操。六六,「用一萬塊錢的心,去做幾元錢的事」,你的職業就高貴了。關鍵不在於職業,而在於從事職業的人的心態如何。
說起這個錢,又不得不提出了我們幾個代課教師,李XX老師每次都主動的幫助周老師組織孩子的課間訓練,王XX老師請假時都主動匯報帶隊老師和班級事宜。有道德情操的底線是不麻煩別人,主動做好份內的事,我們學校反覆也提出過請假自主調課的事,這些真不是事兒,如果成為了事兒,那就是因為我們有的老師的底線放低了。
第三,有仁愛之心。這似乎和有道德情操是一樣的,但是我覺得還是有不同的。道德更多來自於環境的約束,而仁愛更多發自於內心的需要。道德回答:「職業規範要求我這樣做」而愛回答「我想這樣做,我需要這樣做,我必須這樣做。」「平庸之惡」首創於漢娜·阿倫特。1960年5月11日,以色列情報部門摩薩德以秘密綁架的方式在阿根廷逮捕了前納粹軍官阿道夫·艾克曼,此人在二戰期間負責將三百萬猶太人送往死亡集中營。艾克曼被送回以色列,並在耶路撒冷接受公開審判。阿倫特以《紐約客》雜誌報導員的身份,寫了五篇報導,後修改為《艾克曼在耶路撒冷:關於平庸邪惡的報導》,在這部著作裡,阿倫特以非凡的洞察力提出了「平庸之惡」,在人類政治思想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阿倫特認為,艾克曼在大屠殺中犯下了彌天大罪,他的動機卻是極其平常的服從命令和盡忠職守,他毫無道德負罪感地執行了納粹的種族屠殺令,毫無保留地把這種「偉大的事業」看成最高的道德指令,全身心地投入。
一個人如果有仁愛之心,在制度和人性有衝突時,它會自覺地選擇,人性。比如教師對某個後進生的態度,提高成績和呵護尊嚴,有時候老師忍不住或者不好把握度。再比如班級衛生,當衛生出現問題的時候老師的態度是什麼,是斥責孩子的無能、不聽話,還是反思自己的管理,諸如擎著為孩子負責簡單粗暴做摧花辣手的豈止是老師還有很多無知的家長等等。對後進生要心疼不要頭疼,對麻煩不要煩,心中有愛,就有更多的包容和期待,就能把自己放得低一些,再低一些,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
一個教師如果有仁愛之心,她會正式差異、善待差異,當老師到現在,我發現最高的智慧還是孔子說的一是「因材施教」,二是「教學相長」。很多的問題爭論到最後都會歸結到因材施教上。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有的地天生是金礦,不用你採,他就閃閃發光,有的地天生就是油田,你的作用就是發現他有的油田出油麵比較淺,有的比較深,你要講究智慧和方法,而有的地天生只能種玉米、大豆,那就幫孩子把玉米、大豆種好。
四是有紮實學識。教師的學識素養應該是三維的,一是本學科素養,這是深度。二是教育素養,這是高,三是人文素養,這是長,這個長方體的綜合容積就是作為一個合格教師的素養指數。新畢業的教師,在學科素養上是綽綽有餘,但是如何將學科素養轉化到孩子身上,這需要你的教育學素養,那如何使這個過程雙方都感到幸福和快樂,相互依賴和信任,那就需要你的人文素養(人生觀、價值觀,對人對事的態度,你的一言一行,也就是榜樣作用)。紮實的學識來自於什麼,也是來自於教師的不斷自我反思和修煉,原任美術學科的張雪豔老師第二天就去找到我主動去聽課,在新教師匯報時主動找領導聽她的課,這種積極的態度下去,幾年下去,一定有飛速的提升,宋萌萌老師一次聽課後的洋洋灑灑10處反思,也體現出了在學識上的積極反思和提升。很多人都說過「人的差異在八小時之外」,我想對於我們的新教師來說應該顯得尤為重要,現在
隨著班額的增大,家長的高期待和低投入(60後家長低期待低投入,70後家長高期待高投入,80後甚至90後家長低投入高期待),教師的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現在再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當老師的年代了,一是家長學生轟下臺,二是自己撐不下來。
習總書記提出的四有教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即有夢想,有準則,有能力,有愛心,值得我們去追求、去實踐,才能有資格面對學生,去育「四有新人」。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2】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教師發言稿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們是幸福的》。
什麼是幸福?每個人可能因為感受、體會、理解的差異,答案會千差萬別,各有不同。
作為一名教師,既沒有豐厚的工資,也沒有舒適優雅的辦公環境,能不能感到幸福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校園是一片淨土,少了爾虞我詐、明爭暗鬥。天真活潑的孩子給我們帶來許多快樂。
有人說孩子是一本書,雖然要讀懂這本書並非易事,但要成為一位出色的教師就必須去讀它,並且打算讀一輩子。有人說,孩子是花木,教師是園丁,園丁悉心照料著花木,但需要尊重它們自然地成長。實際上,孩子比花木要複雜的多,教師的工作比園丁的工作也複雜的多,儘管他們擁有著共同或共通的規律。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