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蘇軾作文800字
2023-12-04 17:00:26 1
聆聽中國歷史,風刀霜劍,詩詞論賦中,有一枝長悠悠的青松。下面是走進蘇軾作文800字,快來圍觀吧。
走進蘇軾作文800字【篇一】
我愛讀蘇東坡,讀「大江東去」的雄放千古,「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情;讀「唯願孩兒愚且魯」的憤激,「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深沉悲憤,那恰似江上清風山間明月的超然闊達,以前我在書中看到的蘇東坡總是遠遠地站在高處,就像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直到有一天,我在西湖尋找蘇子的蹤跡,才真正走進這一代偉人的身邊.
我站在孤山眺望西湖,眼前,似乎蘇東坡正在借酒澆愁,醉忘歸路的情形.孤山上樹木蒼翠欲滴,身形其間,微風拂面,如身臨其境,當年蘇東坡就在這些樹下席地而坐,喝著賒來的酒和狗骨頭,頓覺裡有微肉,說什麼感覺甚補,唯恐「眾狗不悅」,飲酒自歡,噢!古樹啊!你曾今為蘇子遮風避日,你可曾聽到他的微微嘆息?
你可曾懂得他內心的苦惱與憂愁?蘇子曾經看到百姓砍樹,要繞很遠的路或過河去,卻有涉足泥潭的危險,他毫不猶豫地捐出了皇帝賜給的腰帶——犀帶,還鼓勵親戚捐獻出千兩黃金,造橋完成時,全村殺雞宰羊慶賀.當他在生活困難時,甚至下鍋的米都沒有的時候,他從不要別人幫助,奉獻自己的一切,蘇子的橋一直沿用至今.在古樹圍繞的東坡紀念館,還留鐵索,大約有手臂般粗,蘇子建造的不是橋和堤,而是一座精神的豐碑.在蘇子的一生中,他並沒有沉湎與自己被貶的悲痛中,而是譜寫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他並沒有用詩文來闡述自己的悲慘命運,而是寫了關於人民生活的苦難.只有遭受挫折而看透人生的人,才有如此胸懷.
東坡似乎就站在眼前,手握書卷,目光深邃,沉靜不語,我與他走的是那樣近,我真想走過去握住他的手,我知道,以後,蘇東坡在我心目中已不是一個名稱,一個逝去的歷史人物.而是一個看透人生,志存高遠的精神支柱.我走在垂柳依依的蘇堤上,水平如鏡的西湖就在身邊,西湖是美麗的,但比西湖更美麗的是蘇子的靈魂.
走進蘇軾作文800字【篇二】
我愛讀蘇東坡,讀「大江東去」的雄放千古,「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情;讀「唯願孩兒愚且魯」的憤激,「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深沉悲憤,那恰似江上清風山間明月的超然闊達,以前我在書中看到的蘇東坡總是遠遠地站在高處,就像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直到有一天,我在西湖尋找蘇子的蹤跡,才真正走進這一代偉人的身邊。
我站在孤山眺望西湖,眼前,似乎蘇東坡正在借酒澆愁,醉忘歸路的情形。
孤山上樹木蒼翠欲滴,身形其間,微風拂面,如身臨其境,當年蘇東坡就在這些樹下席地而坐,喝著賒來的酒和狗骨頭,頓覺裡有微肉,說什麼感覺甚補,唯恐「眾狗不悅」,飲酒自歡,噢!古樹啊!你曾今為蘇子遮風避日,你可曾聽到他的微微嘆息?你可曾懂得他內心的苦惱與憂愁?
蘇子曾經看到百姓砍樹,要繞很遠的路或過河去,卻有涉足泥潭的危險,他毫不猶豫地捐出了皇帝賜給的腰帶——犀帶,還鼓勵親戚捐獻出千兩黃金,造橋完成時,全村殺雞宰羊慶賀。當他在生活困難時,甚至下鍋的米都沒有的時候,他從不要別人幫助,奉獻自己的一切,蘇子的橋一直沿用至今。在古樹圍繞的東坡紀念館,還留鐵索,大約有手臂般粗,蘇子建造的不是橋和堤,而是一座精神的豐碑。
在蘇子的一生中,他並沒有沉湎與自己被貶的悲痛中,而是譜寫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他並沒有用詩文來闡述自己的悲慘命運,而是寫了關於人民生活的苦難。只有遭受挫折而看透人生的人,才有如此胸懷。
東坡似乎就站在眼前,手握書卷,目光深邃,沉靜不語,我與他走的是那樣近,我真想走過去握住他的手,我知道,以後,蘇東坡在我心目中已不是一個名稱,一個逝去的歷史人物。而是一個看透人生,志存高遠的精神支柱。
我走在垂柳依依的蘇堤上,水平如鏡的西湖就在身邊,西湖是美麗的,但比西湖更美麗的是蘇子的靈魂。
走進蘇軾作文800字【篇三】
曾回味李清照那優柔寡斷的詞,曾仰慕李白那瀟灑自如的詩,曾聯想的白居易那活潑灑脫的意……他,使人總是有一種朦朧的感覺,似薄薄的霧,似若隱若現的窗……他就是婦孺皆知的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生於公元1037年,死於公元1101年。諡號文忠。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性格豪放直爽。它的文章風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他的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方面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
讀蘇軾,不能不讀他的《江城子R26;十年生死兩茫茫》:「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那一年,王弗已故十年,蘇軾一直沉浸在悲傷中。那天蘇軾所流下的淚,為他們的愛情有了見證。風掃著妻曾住過的房間,讀到這裡,我們仿佛親眼目睹了蘇軾從夢中驚醒,那一雙水冷的雙手,拭去眼角的淚水。也許,只有愛妻王弗在世的十年,才是蘇軾人生中的最亮麗的時刻……
再一次品味蘇軾,又看到了他那不凡的氣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便是被稱為「千古絕唱」的《念奴嬌R26;赤壁懷古》,它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的人物形象。由此我們又仿佛身臨詩之境:那蘇軾寬闊的胸襟,因為當時的他正貶在黃州做刺史,但他卻坎坷中還是始終不忘振興國家,發揚國家光大,詩中,蘇軾把他自己與「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周瑜肝膽相照,暗示自己仕途不暢,壯懷難酬。
這兩首格調不同的詞,雖然讓我們看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蘇軾:一個婉轉多情,一個大氣磅礴,但我們仍然看到一個被逆境逼得「早生白髮」的蘇軾。一代才子,湮沒於歷史的紅塵卻留下千古辭章,讓後人讀之綿盡,仰之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