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七一頌黨恩演講稿優秀篇
2023-12-08 15:03:06 3
常懷敬畏之心,心懷敬畏,是心懷神聖感的尊敬和惶恐,既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又是一種生活的信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迎七一頌黨恩演講稿,歡迎大家參考!
迎七一頌黨恩演講稿【1】
同志們:上午好!
今天,為慶祝建黨88周年,我們相聚在一起,以座談會的形式來表達對黨生日的祝賀。希望與會的幹部黨員們圍繞「慶七一、頌黨恩、樹形象、促發展」為主題,暢所欲言,以便互相交流,互相促進,加深了解,加強團結,更好地為工作服務,為教育事業的發展盡我們綿薄之力。現在我謹代表一小黨支部向全校40多位黨員同志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節日的祝賀!
眾所周知,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特別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秉承五千年綿延不絕的民族精神,前赴後繼,艱辛探索,頑強拼搏,付出了心血、汗水和生命。前人的奮鬥和奉獻使我們過上了富裕安康的生活,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理當不負期望,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光榮。
藉此機會,我想結合自己工作經歷和對生活的理解,和大家談點看法,以此共勉。我覺得一個幹部或一個黨員,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要懷「三心」,要講「三手」。
常懷敬畏之心,心懷敬畏,是心懷神聖感的尊敬和惶恐,既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又是一種生活的信念,只有我們擁有對於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言。」一個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為準則和規範,就能自覺約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軌之事。有助於自己心靈的淨化,人格得到完善。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肆無忌憚,甚至為所欲為,膽大包天。現在有些人完全喪失了對生命,對道德和對社會輿論的敬畏,為了眼前利益,種種短見和自私行為,不僅違背了科學發展的理念,還會觸犯法律法規、損害形象,更有甚者還會影響社會的穩定,或危及子孫後代的延續。
常懷感恩之心,「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些經典話語是中華民族傳承的美德——感恩的凝聚和升華。許多美麗的傳說也無不透射出中華民族對感恩的認同和崇尚。感恩是一種文明,是一種品德,有了感恩的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才會變得親近和諧。生命也將得到滋潤。讓我們每個人都懷著感恩之心吧!因為,感恩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積怨,感恩可以滌蕩世間一切塵埃,感恩是一種歌唱方式,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感恩更是一種生活的大智慧。懂得了感恩,學會了感恩,每個人便都會擁有無邊的快樂和幸福。
常懷忠孝之心,何為「忠」?我想傳統教育中的「忠」是對國家盡心盡力。問題是現在談「愛國」,很多東西太空洞,太遙遠,國家在哪裡?國家就在你的腳下,國家就在你的眼前,你眼中所看到的就是國家。對老師而言,學生就是我的國家,愛我的學生就是愛國,上好每一節課就是愛國,對學生盡心盡力就是愛國。忠於自己的事業,忠於職守,以身作則,全心全力把工作做好,貢獻社會,這是盡忠。
何為「孝」?「百行萬善孝為首當知孝字是根源」,詞典上解釋為「順從父母」。我的理解是聽從父母的管教,使父母放心,使父母愉悅為天下第一大孝。自己的孝順會給子女樹立榜樣,對學生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人人講孝順,代代延續,那麼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就會純淨和美好。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選賢臣舉孝廉」,忠與孝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在家講孝,在外言忠,忠是孝的放大,孝是忠的濃縮;忠是對祖國和事業的孝道,孝是對父母的忠誠。「求忠於孝子之門」的古語。反映了兩者的內在統一性,一般說來,孝者忠,忠者孝。不忠者不孝。忠孝為人格之大端,立身之根本。
一個黨員幹部不僅要常懷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忠孝之心,還要做到「三手」,即本職工作有一手,同事之間握緊手,名利面前莫伸手。
本職工作有一手,就是要有一雙「能幹的手」。做到願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做到身體力行,勤政務實,率先垂範,工作進取。具體而言,一是要做學習的模範。當今時代,科技高速發展,知識日新月異,「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一個黨員幹部如果不愛學習,思想就會缺少靈氣,講話就會缺少底氣,行動就會缺少朝氣,工作就會缺少銳氣。二是要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表率。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抓工作、幹事業,出主意、謀良策,勇於衝破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勇於改革一切束縛發展的陳規陋習,始終保持銳意創新的精神狀態。三是要在行動上率先垂範,做到「三個一步,」即工作先行一步,利益後退一步,危險搶先一步。通過「三個一步」來感召群眾、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助推工作、謀求發展。
同事之間握緊手,就是要有一雙「團結的手」。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鬥力,團結出生產力。對一個單位的黨員幹部來說,團結尤為重要。這是因為,黨員幹部是教師隊伍的「龍頭」,其先進性和戰鬥力有著重要影響。黨員幹部之間要真正成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膽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相互關
心的摯友,就要堅持高風亮節,講大局、講風格、講奉獻,用高尚的人格增進團結,用堅強黨的性保證團結,用共同的事業維護團結。
名利面前莫伸手,就是要有一雙「乾淨的手」。黨員幹部的生活作風,不是個人的好惡問題,而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直接體現,是精神境界、人格品行、道德操守的具體反映。黨員幹部要做生活上的正派人,才能做經濟上的清白人,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帶頭人。只有正確處理好理想與現實、奉獻與索取、為官與做人、名利與政績的關係,才能自覺做到「金錢面前不動心,名利面前不伸手,權利面前不謀私,是非面前不讓步」,才能做到「志存高遠,心底無私」,保持進取心和平常心的統一,既胸懷理想、銳意進取,又正確對待名利。
同志們,歲月可以改變人們的容顏,但改變不了人間的友情,但願我們相互珍惜工作同事之間的緣份,更要珍惜我們的光榮的身份,希望大家務必加強自身修養,講黨性、講原則、講人格、樹形象。只有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才能發揮引領和模範作用,才能更好的為我們的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後,祝大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謝謝!
迎七一頌黨恩演講稿【2】
尊敬的黨組織、各位領導、同志們:
你們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慶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我倍感激動,特別是代表全體中共預備黨員發言更感到光榮和欣喜,表達我們對黨組織及領導的引領與培養的感謝,表達我們對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嚮往!
自被批准為中共入黨積極分子以來,我們懷著無比激動與喜悅的心情,在黨組織的引領下,更加努力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科學文化知識,努力工作,積極參與實踐,無論在思想素質、黨性修養,還是在具體的為人民服務的技能、業務上,都取得了極大的進步。
通過黨的基本理論的學習,我們更明晰了我黨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深刻理解了黨的先鋒隊性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深刻涵義。
今天我們成為了預備黨員,在工作上,我們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以老黨員、先進分子為榜樣,以飽滿的熱情、愛心和責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不斷在實踐中學習、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探索創新,紮實有效的推進工作。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績,用實際行動和成績去回報社會。
當然,我們還需要在黨組織的引領下,繼續完善、提高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正式的合格的中國共產黨黨員。而且,在入黨以後,我們更不能放鬆黨的理論學習,更要加強黨性修養,更要提高自己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專業技能,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我們在感到欣喜和自豪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肩上的偉大使命和歷史責任。我們在對成為一名正式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充滿嚮往的同時,更請黨組織放心,我們會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我們不會辜負黨組織的培養和信任,我們會不辱使命,成為一名黨的事業、共產主義事業的合格的接班人!
謝謝大家!
迎七一頌黨恩演講稿【3】
高山仰首,大海揚波,大地溢滿了新世紀的朝暉。在這百花爭豔,風景怡人的季節,踏著時代節拍,穿越歲月時空,我們又走進火紅的七月。它是這樣令人心潮激蕩,它是這樣令人信心倍增,它是這樣令人充滿希望。我熱血沸騰,浮想聯翩……1921年7月,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傳出巨人的吶喊,猶如春雷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拔開了數百年來籠罩於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迷霧,亮出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旗幟,點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從此,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歸一,有了值得託付的導航人——中國共產黨。砸碎鐵牢的斧頭和收穫秋耕的鐮刀勃然相會,悠悠長夜下終於熬出了一盞燦爛的燈塔,照亮著黎明前的黑暗,指引著前進的方向。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在中國的大地上驅趕著黑暗,捲起改天換地般的紅色浪潮。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熟悉的歌聲,把我們帶回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帶回了那風雨飄搖的歲月。在那個時代,做一名共產黨員不是為了索取,而是隨時準備犧牲。血雨腥風之中倒下了無數的真正英雄,擊碎了許多無價的生命輝煌,他們以五千年長夜中亙古未有的榮光使歷代風流人物黯然失色。多少仁人志士的鮮血染紅了天邊的雲霞,多少革命**的軀體鑄就了中華民族堅挺的脊梁。
流金的「七一」,燃情的「七一」,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展現著信念與理想。在那災難深重,血雨腥風的漫漫長夜,是「七一」的晨曦撥開華夏大地重重迷霧,激勵著華夏兒女,為了民族的自由
獨立,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與火熔鑄的鐵錘、銀鐮砸碎舊世界的機器,剷平了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將中國共產黨信念的火種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徹強國之路,萬裡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渾壯麗;歷史的長河因此而波瀾壯闊,豪情萬丈。在戰爭年代裡的每一天,都會為每時每刻發生在戰士身上的故事感動著。董存瑞、黃繼光、張思德、劉胡蘭每個熟悉的名字都讓我們難以忘懷,都給我們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他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人。為了中國人民的事業,為了中國共產黨事業,他們無怨無悔地奮勇向前。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驕傲,我以生在這樣英雄的國度而自豪。
和平年代裡的雷鋒留給我們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他對同志象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象夏天般的火熱。雷鋒的精神鼓舞著幾輩人,教育了幾代人。雷鋒的名字與點點滴滴為人民服務的事業連在一起,雷鋒成了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詞,雷鋒成了為人民服務最閃光的符號。他圓圓的笑臉同五星紅旗下的晴朗連在一起,他二十二歲的年齡同中國共產黨永恆的青春連在一起。
光輝的「七一」,絢麗的「七一」,華夏兒女聚集在鮮紅的旗幟下,為鋪就強國之路,幾代中華兒女揮舞著銀鐮披荊斬棘,奮發進取,用實踐的巨筆描繪出一幅幅嶄新的畫卷。在困難面前,有鐵人王進喜,有投身治理沙患事業的谷文昌,有抗洪勇士李向群;有獻身邊疆的「人民的好兒子」孔繁森,有頂天立地的共產黨人、人民的好公僕鄭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