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還有什麼叫法(皮影短裙肚兜的來歷)
2023-11-02 19:37:09 1
發明一直都是促進人類發展的重要創造,然而,在我國歷史上,有些人陰差陽錯的「發明」,卻讓當時的人感到瞠目結舌。
除了我們熟知的改變了未來的中國「四大發明」外,我國古代還有十分另類獵奇的四種發明。
那麼,它們分別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講的就是歷史上最早的「電影」發明人漢武帝。
李夫人,生卒年不詳,中山人,西漢著名音樂家李延年、貳師將軍李廣利之妹,李季之姐。
公元前112年,由平陽公主推薦給漢武帝,獲封夫人,深得漢武帝的寵幸,並為漢武帝生下兒子昌邑哀王劉髆。
李夫人死後,漢武帝十分懷念妻子,於是,找到了當時中原著名的方士李少君,讓他想辦法使自己能跟李夫人再度相見。
李少君用了十年光陰,終於,在海外尋到一塊能寄託靈魂的石頭,之後,他把這塊石頭雕刻成李夫人像,擺在青紗帳裡。
果然,十分生動,恰似李夫人生前。
漢武帝見後大喜,想要靠近「復活」的妻子身邊,然而,方士李少君以石像有毒,且生人勿近魂魄為由,禁止漢武帝上前觸摸。
之後,漢武帝便悽然寫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後來,李少君把李夫人像敲碎,磨成粉末煉成丹藥讓漢武帝吞服,並且,漢武帝服下藥物後再也沒有夢到過李夫人。
有人說李少君的這場「招魂」促成了中國皮影藝術的誕生。
傳言,後人根據這個故事製作了皮影戲,而皮影戲又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電影。
所以,我們今天能在生活中享受電影還真得感謝漢武帝,不論他有心或無心,為後世帶來了娛樂項目漢武帝功不可沒。
漢朝的另一位「發明人」就是我們熟悉的「穿越人士」王莽。
王莽的一生中做過不少在當時聳人聽聞的怪事,也讓後人覺得這個傢伙是從現代穿越回去的。
《漢書·王莽傳》記實了如許一句話:「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見之者覺得僮使,問知其夫人,皆驚。」
也就是說:某日,王莽的母親患病,大夥前去探望,王莽的妻子出來迎接眾人。
她的打扮讓人覺得十分怪異,衣服很短,裙子是布料所制,長度只到膝蓋。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前來迎接的這位是傭人,探聽之下才得知這是王莽的老婆,頓時大為震驚。
之後,這件事是歷史上為數不多對「短裙」這一事物的記錄,王莽在這一發明上可謂十分大膽前衛。
當然,現代女性穿著短裙已經是很平常的事兒了,除了穿著美觀外,在炎炎夏日短裙還比其他衣服涼快不少。
可以說,這實在是很實用的發明。
相比之下唐太宗的發明則沒那麼轟動了。
長孫皇后過世,唐太宗十分思念妻子,按照長孫皇后的遺願以山為陵安葬了妻子。
不過,李世民覺得僅僅在山裡安葬妻子還是欠缺妥當,於是,在山邊的棧道上修建了宅邸,派了一批宮人長駐其中,伺候故去的長孫皇后。
這個做法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算是唐太宗的獨創了。
這一舉動顛覆了自古以來「夫不祭妻」的慣例,為丈夫「放下身段」祭拜妻子開了先河。
後來,唐太宗去世,跟長孫皇后葬在了一起。
他的兒子李治則希望保留當時修建在棧道上的宅邸,讓宮人繼續伺候父母二人,但是,卻被大臣們勸止了。
總而言之李世民這種在陵寢外修建宅邸繼續讓人侍奉故去之人的法子,雖然沒被普及,但是,也體現了唐太宗對摯愛的一往情深。
在他的心中,妻子一直沒有死去。
況且,在那個年代,男女地位極不平等,難得出現一位「尊重女性」的「優雅紳士」,李世民在這方面的確值得後人學習。
最後,我們要講的這個發明就有些香豔的意思了,它就是女子的貼身之物——肚兜。
在唐朝時,它有了一個奇怪的名字,稱為「訶子」。
訶子是一種有著獨特造型的內衣,亦稱「襪胸」、「襴裙」、「合歡襴裙」、「抹胸」等,也可稱為婦女們的胸衣。
據說是自後向前圍束,下面有線,可以同時圍系裙腰,故又名:合歡襴裙。
在各種正史野史裡,安祿山一直都不是個安定分子。
據傳,安祿山獲準能夠出入皇宮不受限制後,經常跟楊貴妃一起吃飯,有時候,整晚上都不離開。
還有些「醜聲」從深宮中傳出,唐玄宗也並不懷疑,就像是失了魂一樣。
一些演義裡還說,安祿山把楊貴妃的身體抓傷,楊貴妃為了不被唐玄宗看到抓傷,所以用絲綢做了一塊「遮羞布」,擋在胸前遮掩。
之後,這塊「遮羞布」後來風行後宮,宮中女性都當作時髦紛紛模仿,於是,這塊遮掩在前身的綢子就成了最早肚兜的原型,流傳到民間後演化為現在的肚兜。
其實,這事兒的真假我們早已無從查證,甚至,我們已不需要查證了,就讓它的來歷和肚兜之美共同隱秘起來罷。
這種內衣發明於唐朝,之後流行於唐朝、宋朝、明朝... ...
並且,對於此事,宋朝的《事物紀源》中載:「貴妃私安祿山,指爪傷胸乳之間,遂作訶子飾之。」
看來,的確是萬物隨新,心之所動總會有些靈光閃現,進而,就能得到許多收穫。
發明創造就是這樣,正是在有心和無心中靈機一動,一樣東西就這麼擴充在我們的文化中。
我們甚至無需理會發明是怎麼來的,只要最後被流傳下來妥善使用,那就是美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