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的輩分為什麼在最後一個字(李鴻章的五個兄弟)
2023-11-02 05:08:44 2
李鴻章是近現代史上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也是近現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無論是罵他的人也好,還是為他洗白的人也好,都不可否認的,李鴻章確實是一個影響了近現代歷史進程的人。
李鴻章也並不是一個人在奮鬥,李氏家族中輩有人才出。就李鴻章這一輩,總共有兄弟六人,他們雖然並沒有李鴻章這般「出色」,但也是一時人傑,為當時人所敬重。
李瀚章(1821-1899年)
李瀚章也是個傳奇人物,有著諸多外號,如「官界佛子」、「李大架子」、「李麻子」等等,顯然也是有著很多故事的人,而且他還特別有經濟頭腦,家裡積累起了不少的財富。他的後人也不差,清末民初時期的兩家知名大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就是由他的後人所創立的。1895年,李瀚章離開官場,過起隱居生活。1899年,李瀚章因病去世。李鶴章(1825—1880)
李鶴章,字季荃,他是李鴻章的三弟,他的科舉之路很不順暢。先前以國子監生的身份,李鶴章曾經兩試不第,在補入合肥縣學生員後,前往江南鄉試又是不第,所以在仕途上也就很難有所作為。天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李鶴章就跟著父親與哥哥興辦團練,他先後在曾國潘的湘軍以及李鴻章組建的淮軍中任職過。曾國潘讓他管理文案,參與謀劃,立下不少戰功。李鴻章把他看成是左右手,從中出謀劃策,功勞也是不小,然而等到天平軍平定後,李鶴章卻只是被清廷封了甘肅甘涼兵備道,因而以疾病為由沒有前往任職。1865年,李鶴章回到老家,再也不留意仕途,專心於經營家產,倒是賺了不少的錢。鄉裡面有些慈善公益活動,他也是樂意參加,為鄉裡辦了不少的實事。曾國潘認為李鶴章是「將才」,李鶴章本人也是很有才智,只是時運不濟,而沒有得到很好的升遷,幸運的是,在政治上的不如意,轉戰商界讓他獲益頗豐。李鶴章的後代也是不錯,他的兒子李經羲後來官至雲貴總督,也是一方大員。1880年,李鶴章病逝,後被追贈為光祿大夫。
李蘊章(1829—1886)
李蘊章,字秉旃,他是李鴻章的四弟,從小就很聰明很有能耐。李蘊章喜歡讀史書,而且並非是死讀書,有著自己的獨到理解,讀書上李蘊章確實很有天分,然而他從小就得了眼病,後來又一隻眼睛都瞎了,因而地,也就放棄了科舉之路。李蘊章也是個理財高手,跟隨著大哥李瀚章曾經在湘軍中辦差,處理錢糧很有幾把刷子,因而得到湘軍大佬曾國藩、胡林翼的賞識。他也曾經幫助李瀚章處理贛南道稅務釐金,使得當時的軍餉十分充足。李鴻章在任職兩江總督時,淮河清水潭埠決口,還是李蘊章想辦法為他籌集到了資金,才將決口修復。李蘊章終究還是沒有進入仕途,1868年後,他回歸到老家,安心處理家業。因為是經營有道,李蘊章的家產極大,在李家兄弟中算是有錢的。有了錢後,他也是為鄉裡辦了不少事,為鄉民們稱頌。1886年,李蘊章在家中病逝,後被清廷追贈為榮祿大夫。李鳳章(1833-1890)
李鳳章,字桂山,他是李鴻章的五弟,他對仕途倒是不怎麼關心。李鳳章早年也曾在曾國藩手下幹過,跟著大哥李翰章做後勤保障。李鳳章對於理財很有頭腦,在湘軍中幹得很有起色,因為有功而被保升道員,加按察使銜。他還經營過江南機械局,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他對於這些都不感冒,後來就跑回老家經營家產了。在李氏兄弟中,說起經商,還要屬李鳳章最為厲害,他的財富是李氏兄弟中最多的,被稱為「李家首富」。他為人卻是很是低調,不顯山露水間,躺著就把錢賺了。李鳳章對於公益慈善事業也很是熱衷,經常性地捐錢捐物,支持鄉裡。每逢災害到來,他又傾力賑濟災民,因而在老百姓口碑還是不錯的。1890年,李鳳章因病去世,後來被清廷追贈為榮祿大夫。
李昭慶(1835-1872)李昭慶,字子明,他是李鴻章的六弟,他為人處事較為清廉,家裡財產不多,因而也被稱作為「窮老六」。李昭慶打小就極為聰明,而且很有才學,很小就獲得了監生的功名,然而他的仕途之路卻是極為坎坷。在老家被太平軍攻克後,李昭慶曾一度跟著大哥李翰章在曾國藩的湘軍中工作,曾國藩稱其能力與其他兄弟不相上下。之後,李鴻章組建淮軍後他又成了淮軍的一份子。在與太平軍的交戰中,李昭慶的戰功還是不小的,而李鴻章為了避嫌,並沒有提升李昭慶。捻軍興起時,李昭慶又先後跟著曾國藩和李鴻章去打捻軍。在這期間,他有了自己的武毅軍,在戰場上作戰極為勇猛。捻軍平定後,李昭慶被授予鹽運使職務。長年的徵戰,讓李昭慶落下病根,難以治癒。1869年,李昭慶舊疾復發,回到老家就醫。這時,他還協助著兩江總督馬新貽整理淮軍營務。1872年,李昭慶因為病情加劇,舊疾再次發作,被李鴻章接到天津調養,終因是無力回天而去世,當時只有38歲,後來清廷追贈他為太常寺卿。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