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鋒自磨礪出!細談RV770背後的故事
2023-11-01 22:58:19 3
[泡泡網顯卡頻道 1月13日] 感謝anandtech放出這篇博客,更感謝chiphell幫助我們消除語言的障礙,讓我們讀到如此精彩的「背後」。
當我步出AMD Santa Clara辦公室的電梯時,我聽到背後有人叫我名字。我回過頭去卻發現誰也不認識。不過這很正常,因為我是上了年紀的人啦,在這個行業裡已經幹了12年。謝天謝地Carrell Killerbrew根據一張照片認出了我。至於他是根據哪張照片認出我的,我不知道。
我們往前走,進了一個小房間,裡面有一張桌子幾把椅子,桌子中央有一個麥克風。屋裡除了我,還有Carrell Killebrew,Eric Demers, Mike Schmit和Mark Leather(編者按:牛人云集啊,基本都是AMD的院士,可見AnandTech站長面子很大)。這些人中的大部分我都沒有見過,但是聽過他們的名字。最好情況下我們能和Technical Marketing的人交流,但是很少有機會能和主架構師或者院士打交道。但是今天,在這個房間裡,我發現我和AMD和一群院士,一群最聰明的人在一起。
Carrell Killebrew是RV770項目的領導者,他正是你期望的那類人,帶領一個工程師團隊開發GPU。Carrell作了開場白,他說今天所有的談話都會被記錄在案,他假設所有人對這一點都沒有異議。他問我我想談什麼,他給我了一些話題以供選擇,比如GPU未來的趨勢,GPU的架構,用GPU來實現視頻的轉碼等等。或者他和其他人,可以談談RV770背後的故事。
Carrell最後提出的話題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從來沒有想像過這一點。當RV770在夏天發布的時候,我們想當然的認為這是款很好的產品,它攪亂了NVIDIA的架構體系,給了我們在$200和$300美金價位最有價值的產品。那時我們探尋了Readeon 4800系列的架構和性能,但是只花了一頁的篇幅來討論AMD的小核心(Small-die)策略。AMD過去8年中一直致力於製造越來越大的GPU。但是在RV770上,AMD反其道而行之,但是那時我居然沒有注意這一點。我隨意的提到這一點,談論了下這個策略和NVIDIA的策略的不同之處,但是我沒有深入進去。
通常情況下,類似AMD這樣的製造商告訴我他們做了什麼事,我通常都會問「為什麼」。當Intel向我介紹Nehalem的Cache架構,我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設計並稍後發布了我的心得。對Radeon HD4800系列的每一個方面,我們也做了同樣的事,但我們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設計GPU的策略。這篇文章我寫得很艱難,沒有圖表,沒有架構可以分析,我只是坐在這間房子裡,聽這些人談話,這些人在兩個小時時間裡和我分享過去三年他們幹的事情。我想把文章寫得客觀中立,我希望我會,因為在那個房間裡和他們的交流是我跟AMD最好的一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