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守黨規黨紀做忠誠乾淨擔當合格黨員發言稿【精選】
2023-12-06 12:31:01
從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到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只是字面上的變化,更是實踐的發展、認識的深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嚴守黨規黨紀做忠誠乾淨擔當合格黨員發言稿,歡迎大家參考!
【1】嚴守黨規黨紀做忠誠乾淨擔當合格黨員發言稿
同志們:
今天,我們把大家集中起來,召開這次動員會,是落實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部署的一項規定動作,意義十分重大。採取這種集中動員的方式,就是要通過集中精力、集中人員、集中時間「三個集中」,實現「三個統一」的目標。一是在思想上統一。參加今天會議的,有全鎮黨政班子成員,駐村幹部、各村主職幹部、各鎮直單位負責人和鎮政府機關幹部。今天,全鎮主要幹部,都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聽同一講話,接受的信息應該是一樣的。在思想認知上,我們應該能夠保持一致。二是在行動上統一。今天的動員會,是一個新起點,也是一個集中行動的統一號令,既然號角吹響了,全鎮上下,都應該保持相同的節奏。三是落實上的統一。雖然參會對象不同,各自的工作環境、任務目標也不盡相同,但對任務落實的要求、標準是相同的。這就是全面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全面加快法治社會建設,為實現建設「竹溪門戶、幸福縣河」目標,貢獻各自的最大力量。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關於為什麼要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去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十八屆五次全會上,再次就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問題,作了非常重要的講話。並且,就在這次會上,中紀委就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進行了全面的部署安排。為了把習總書記和中紀委的部署安排落到實處,省委、市委和縣委相繼作出了在全省、全市、全縣範圍內開展政治紀律、政治規矩集中教育活動的決定。縣上已經對所有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縣直單位、各鄉鎮主要領導幹部進行了一次集中教育,我和童鎮長已經參加了全縣第一批集中教育活動。今後,縣裡對相關幹部的集中教育活動也將陸續進行。這裡,結合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問題,談三個方面的想法:
(一)什麼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對在座的大多數同志而言,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是兩個耳熟能詳的詞語。但是,究竟什麼叫政治紀律、什麼叫政治規矩,絕大多數同志的認識可能是模糊的。我理解:
所謂黨的政治紀律,就是指各個不同時期根據黨的政治任務的要求,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政治活動、政治行為的基本要求,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在政治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政治紀律這個概念,最早在1927年黨的五大關於《組織問題決議案》中就第一次提了出來。黨的政治紀律集中體現在三大黨內法規之中,一是《黨章》,二是1980年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三是《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其中,《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在總結歷史經驗和吸取文革時期教訓的基礎上,概括出了黨內政治生活的12個方面內容,反映了當時黨對政治紀律方面的最重要要求;2003年頒布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將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概括為15種。
所謂政治規矩,習總書記下的定義「就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這些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經過實踐檢驗,約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們黨對一些問題的深刻思考和科學總結,需要全黨長期堅持並自覺遵循」。政治規矩的主要內容,集中體現在習總書記在中紀委十五屆五次全會上提出的「五個必須」上,即: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必須維護黨的團結,必須遵循組織程序,必須服從組織決定,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
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共同構成了黨的制度約束體系。政治紀律是成文的規矩,而政治規矩則是不成文的紀律。但無論是「成文」還是「不成文」,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都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是黨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和規矩。具體來講,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具有「四性」:
一是根本性。黨的紀律,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政紀律、人事紀律、群眾紀律、保密紀律、外事紀律,等等;黨的規矩,也包含多個方面。但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黨的紀律體系中處於頭等重要的地位,是最重要的紀律和規矩。一個政黨如果沒有政治紀律和規矩來約束,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就會成為各取所需、各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就會失去戰鬥力,黨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標就會落空。
二是嚴肅性。政治紀律和規矩是黨的意志和人民利益的體現,它一經形成,黨組織和黨員就必須無條件遵守和執行,具有強制性和約束力。任何黨員,不論其在黨內的威望和職務有多高、功勞有多大,只要是違反了黨的政治紀律,都要受到嚴肅的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
三是統一性。政治紀律和規矩是統一的紀律和規矩,對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都具有同等的普遍的約束力。黨內一切成員、一切組織,在政治紀律面前是完全一致、完全平等的。
四是引領性。政治紀律是「紅線」,政治規矩是「底線」,同時又都是「高壓線」。順著這兩根「線」走,就能引導黨組織和黨員,更好地嚴格執行黨的其他紀律和規矩,也能以政治紀律形成的黨的戰鬥力凝聚力,引導和影響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在整個社會上形成既有紀律、又有自由,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二)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極端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地指出「現代政黨都是有政治紀律要求的,沒有政治上的規矩不能成其為政黨。」是否具有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決定我們黨能否成為一個集中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首要條件,是思想建黨、組織建黨的重要保證。我們黨已經發展成為擁有8600萬黨員、領導13億人民的世界第一大黨,沒有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將成為一盤散沙,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極端重要性。之所以說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極端重要,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理由:
第一,這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和黨的領袖反覆強調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革命導師和我黨的領袖都十分重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建設,作出過很多精闢的理論闡述。列寧曾指出:「要使無產階級能夠正確地、有效地、勝利地發揮自己的組織作用,無產階級政黨內部就必須實行嚴格的集中和極嚴格的紀律」,「無產階級實現無條件集中和極嚴格的紀律是戰勝資產階級的基本條件之一」。毛主席有句名言,「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他提出了「三要三不要」原則,即「要搞馬列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搞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這個原則至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1980年,在歷史轉折關頭,鄧小平同志指出,「各級黨組織和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必須執行嚴格的紀律處分,這是黨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全國人民最高利益所在。」江澤民同志強調,「我們講加強政治紀律,最基本的就是要遵守黨章,按照黨章的規定去做。對黨章的各項規定,所有黨員都要遵守,高級幹部更應該帶頭遵守。」胡錦濤同志強調,「如果沒有鐵的紀律,黨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就無法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去完成偉大的歷史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問題,可以說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重要性講到了極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黨的紀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政治紀律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必須遵守的依據,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可見,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和黨的領袖都十分重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定建設,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極端重要的位置。
第二,這是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艱辛歷程充分證明的。在黨的歷史上,凡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明的時候,黨的事業就興旺發達。否則,黨就遭遇挫折,甚至被推向危險的邊緣。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黨在武漢召開五大,通過了《組織問題議決案》,成立中央監察委員會,加強監督、純潔組織、清除叛徒,用嚴明的紀律、果斷的行動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我們黨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開展了整風運動,糾正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通過整風運動,全黨在思想上得到發展提高,達到了空前團結,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與此同時,國民黨黨紀廢弛、腐敗盛行、亂相叢生,山頭眾多、派系林立,勾心鬥爭、互相傾軋,與中國共產黨的高度團結統一形成鮮明對照,最後導致戰場上土崩瓦解、一敗塗地。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之所以用「小米加步槍」打敗擁有「飛機加大炮」的國民黨和國民黨軍隊,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高度團結、高度統一、紀律嚴明。在黨的紀律中,我們黨尤其重視執行和維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長徵途中,張國燾公然另立中央,爭奪中央領導權,分裂黨、分裂紅軍,最後走上了叛黨的不歸路,出賣了革命,出賣了靈魂,最後落得悲慘的下場。黨中央對張國燾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採取了斷然的組織措施,開除了張國燾黨籍,並在黨內開展揭發和批判,維護了黨的團結。建國後,高崗、饒漱石搞宗派活動,高崗自稱「東北王」,破壞黨的團結,黨中央採取了果斷措施,對二人進行了組織處理。近幾年,黨內出現了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蘇榮等高級領導幹部嚴重違紀違法事件,他們野心膨脹,踐踏法治,破壞黨的團結,搞非組織政治活動,黨中央堅決依法依紀進行了處理,並著手清除其政治影響,這是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實際行動,有力地維護了中央權威和黨的團結統一。回顧竹溪改革開放歷程,歷屆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團結拼搏、勇於創新,克服前進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全縣經濟社會各項指標實現了大幅增長,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城鄉面貌大為改觀。取得這些來之不易的成績,歸根結底,還是靠我們各級黨組織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講大局、顧大局,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凝聚了強大的發展合力。
第三,這是世界各國政黨的興衰成敗歷史驗證的。在世界近現代歷史舞臺上,一些政黨歷經風雲變幻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是靠嚴明的紀律來集聚力量、維持生機。比如,墨西哥革命制度黨從1929年到2000年一黨連續執政長達71年之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套嚴密的組織架構和紀律規定。其首要的紀律,就是要求黨的各級機關、職能部門、下屬組織以及全體黨員必須服從黨中央集中領導,特別是要在選舉中服從黨的統一領導,以確保革命制度黨的成員當選。正是由於強大的組織動員力和嚴密的紀律性,在長達70多年的歷史裡,革命制度黨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維護民族利益、促進社會公正的政黨,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與歡迎,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創造了一黨獨尊、風靡數十年的政治奇蹟。再如,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執政已經超過50年,並且一黨獨大的政治結構越來越鞏固。它的組織結構科學高效,中央領導有力,保證了全黨意志的統一。這是人民行動黨贏得穩固執政根基的重要保障。從反面教訓看,政治紀律的渙散、政治規矩的缺失,是一個政黨衰敗垮臺的重要原因。1991年,蘇共亡黨亡國。蘇共覆亡的根本原因在黨內,在於蘇共黨內混亂的意識形態局面、嚴重的派系鬥爭、軟弱渙散的組織紀律和政治紀律。在1990年的蘇共二十八大上,居然同時出現了三個中央綱領同臺競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誰都可以言所欲言、為所欲為,那還叫什麼政黨呢?那是烏合之眾了」。可見,政治紀律與政治規矩是政黨生存發展的生命線,政治紀律與政治規矩廢弛,必然導致政黨衰亡。
第四,這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偉大實踐的現實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我國社會生活的重大問題,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現代化建設總體戰略上講,「四個全面」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方略,事關中國的全局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強大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法治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政治保證。協調推進「四個全面」,離不開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沒有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保障,「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就會落空。因此,必須依靠嚴明的政治紀律來凝聚力量、把握方向、攻堅克難、保駕護航;必須以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先導,模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執政、依法履職、依法辦事,促使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紀律意識,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堅決執行中央的決策和部署,齊心協力、步調一致推動各項工作。
(三)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危害性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