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訓綜合演練(新訓場上颳起最炫民族風)
2023-11-30 15:36:22 3
來源: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毛鑫
訓練場上颳起「最炫民族風」。
「有那麼一個地方,張開翅膀乘風破浪;有那麼一個地方,歌聲悠揚駝鈴叮噹……」當新疆民謠《有那麼一個地方》婉轉的歌聲響起,訓練場上律動著華美的音符,迷彩叢裡掩映著青春的氣息,戰士們隨著音樂的旋律揮動手掌、鼓動節拍。沒有排練,也不曾預演,幾名少數民族戰士聽到家鄉的樂曲,不由自主地載歌載舞,曼妙的維吾爾族舞蹈又多了幾分軍旅的豪邁鏗鏘。
在西部戰區空軍新訓某旅戰術訓練場,這是該旅200多名少數民族戰士的新訓剪影。經過一整天高強度的手榴彈投擲訓練,大家疲憊不堪、汗流浹背,但幾名少數民族女兵穿上民族服飾,跳起民族舞蹈,她們笑靨如花、熱情似火,在練兵場上颳起一道靚麗的「最炫民族風」。
戰士們聽到家鄉的樂曲,不由自主地載歌載舞。
近年來,入伍新兵中少數民族士兵所佔比例逐年提高。他們從天南地北匯聚而來,夢想「戎馬倥傯」,到最終「與子同袍」,蛻變的心路歷程,往往需要克服更多的地域差距、氣候差異、飲食差別,甚至交流障礙,才能開啟軍旅徵程,擁抱強軍夢想。今天,讓我們走近這群可愛可敬的少數民族戰士,深入了解他們的新訓生活。
有時語言蒼白無力,但戰友卻情比金堅
「古麗,今天學習的開保險、子彈上膛是什麼意思,你懂了嗎?」
「聽……懂了。」
「古麗,你吃飽了沒有?」
「沒……事。」
這段聽著有些彆扭的對話,就是孜比古麗·艾莎和戰友們的日常。孜比古麗來自南疆的圖木舒克市,入伍前無論在家裡還是學校裡都是說維語,普通話對她來講幾乎是零基礎。
夢想「戎馬倥傯」,而今「與子同袍」。
剛入營時,孜比古麗和戰友之間的交流非常困難。有啥意見想法——說不出,組織學習軍歌——教不會,訓練場上口令——聽不懂……指導員王樂雖是研究生畢業,遇到這種情況也不知所措。
「班長,我來幫助古麗學說普通話。」看著戰友焦急的模樣,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的新兵李韋主動請纓當起小教員。那一天,古麗從「稍息、立正」等基礎的隊列口令說起,從「吃飯、洗漱」等一日生活制度學起。
一個月後,連隊開展「新聞評述」活動,戰友們請孜比古麗上臺談認識,講體會。雖然指導員早有「提醒」,她也暗暗準備了一周時間,但一上臺就忘了詞,憋紅了臉也說不出一句話。
「熄燈後她哭得很傷心,在我們不停安慰下,她說了本來想講的故事:古麗家在農村,主要收入來源就靠父母種棉花,她光榮入伍,家人引以為傲,但溝通障礙讓她心裡背上了沉重負擔……」李韋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古麗別擔心,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寢室一起來幫你學說普通話。」第二天,孜比古麗有了自己專用的《普通話學習本》,每天早晨四點半就起床學口令、練發音,每字每句戰友們都用拼音為她一一註解。「聽吧新徵程號角吹響,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入營兩個月後,新訓旅舉辦歌唱比賽,孜比古麗自信地出現在了合唱的隊伍裡。
孜比古麗·艾莎跟著戰友學習漢語發音。
聽了很多次國歌,這次的感覺真的不一樣
古麗加依娜·馬那甫,長長的名字將姓名牌擠滿,她的故事也像名字一樣婉轉悠長。古麗加依娜來自新疆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就讀於新疆大學紡織專業。早在幾年前,父親出車禍摔斷了腿,她一邊讀書一邊賺錢養家,做過兼職、賣過首飾、送過快遞、打過零工。大二時陪著同學報名參軍,別人體檢不合格,她卻意外被選上了。
「媽媽對我能當兵很驕傲、很支持。」古麗加依娜嘴角揚起微笑,「發了3個月津貼,往家裡匯了1600元錢。入伍後我更不後悔,軍營的戰鬥生活比想像得豐富多彩。」說起來風輕雲淡,背後的心路卻是崎嶇多艱:這次是古麗加依娜第一次出遠門,從新疆的乾爽到四川的潮溼,從羊肉的飄香到火鍋的麻辣,古麗加依娜和很多少數民族戰士一樣,對這裡的氣候、飲食不太適應,得過皮疹,患過眼疾,她都硬撐著挺過來。新訓旅也想方設法調劑好少數民族戰士的夥食,給她們買牛羊肉、包餃子、開小灶。
連隊開展寫家信、讀家書活動,增進各民族戰士之間溝通交流。
「從小我就有個從軍夢,沒想到今天夢想能照進現實。家鄉很遠,但戰友情很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古麗加依娜在《新訓日記》裡寫到:「昨晚三公裡後又是緊急集合,裝備沒有帶齊,全班被點名批評,本以為漫長的等待後是嚴厲的責罰,連長卻從房間裡端出來一個大蛋糕,為我們過集體生日,那一瞬間大家都哭的稀裡譁啦……」「11月11日,』空軍節『,上午的授銜儀式莊嚴而隆重,聽了很多次國歌,這次的感覺卻真的不一樣」。
一身軍裝,肩負同一個使命
「米日古麗連續6周被評為內務標兵,大家要向她學習。」被點名表揚的米日古麗·依米熱米孜來自新疆阿克蘇市,入伍前就讀於新疆師範大學。
「都說出門看隊列,進門看內務,作為一名新兵,內務水平能夠達到士官班長的標準,確實很不容易。」連長盧欣一邊說著,不禁回憶起米日古麗來隊時的情景:「別看現在愛笑愛鬧,隨性灑脫,剛來時由於環境陌生,她對大家的言行舉止都比較敏感。因為漢字寫得不好、普通話也不標準,心裡壓力挺大,覺得自己沒有閃光點,戰友會瞧不起她。有一天整理內務,因為戰友的一句『擦床你不會,讓我來』,我發現她的情緒就不太好了,呆在走廊裡,不願意進宿舍。」
古麗加依娜·馬那甫正在進行戴防毒面具射擊訓練。
為此,連隊專門開展了「民族團結,兵兵友愛」教育。都是懷揣同一個夢想,肩負同一個使命,穿著同一身軍裝,哪還分彼此。
「剛來那會兒,時差不習慣、氣候不習慣、飯菜不習慣,走到哪裡都不順心。到了新訓的第三周,連隊組織疊被子比賽,我的被子被評為優秀,一下子有了很大信心,真像看到了希望一樣。」從此以後,被子就成了米日古麗的「名片」,身邊戰友都主動靠上來請她做示範、教方法。為了將優秀堅持到底,米日古麗每天早晨五點就起床,一直堅持到現在。「真的沒啥訣竅,奮鬥到昏天黑地,努力到感動自己,簡單的豆腐塊也需要傾注心血!」
「如果夢想可以起航,希望在藍色的天上……」《有那麼一個地方》歌聲悠揚,餘音不絕,迴蕩在共和國的天空中,那個地方有五十六顆金星在熠熠閃耀,那個地方有五十六族兒女在護我中華。
同一身軍裝,同一個使命。
戰友向米日古麗·依米熱米孜學習疊被子的技巧。
米日古麗愈發自信從容,入選隊列示範班。
蘇麗豔·瑪合木提進行臥姿裝子彈。
夢想起航,自信奔跑,迎接每一個旭日朝陽。
每一天都在蛻變,每一刻都在成長。
五十六顆金星在熠熠閃耀,五十六族兒女在護我中華。
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