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飄香優秀作文
2023-12-05 05:11:06 4
年味飄香,飄著濃濃的肉香,飄著年糕的糯米香,飄著一年豐收的喜悅,飄著濃濃的思念、合家團聚的歡樂。歲月一年一年畫著年輪,我們從一個童真的小孩一年一年的長大,變老。我們被歲月的年輪一圈圈的圈在生活的邊緣,歲月輪迴,靜好。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年味飄香優秀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1年味飄香
孩子時候盼過年,年卻老牛破車疙瘩套,磨磨蹭蹭,遲遲不到;現在老了怕過年——過一年少一年,年竟搭上火箭一般,「嗖嗖嗖」一晃就來了,年復一年。小時候的年,真有盼頭: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既開心又熱鬧。
鄉俗道:「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過年」。我們就耐著性子,熬過小雪、大雪、冬至、小寒這些難熬的節氣,甚至整個嚴冬,熬到臘八粥熱氣騰騰端上飯桌的那一天。而後,烀豆餡、團粘豆包,發麵、蒸供饅頭,剁餡子、包凍餃子……一直忙活到年根底下,快活到年根底下。
供饅頭小孩子是不能先吃的,要等供完了祖宗才能動。那些大小不一、點了紅點兒、包了豆沙、嵌了紅棗的供饅頭,在媽媽手裡仿佛一件件琳琅滿目的工藝品,潔白圓滑,質地綿軟,花色清新,遠遠望一眼,也會垂涎三尺的。
寒風凜冽的清晨,我們還沒起炕,就有一陣悽厲的豬叫聲鑽進耳鼓,一準是誰家又殺年豬了。從綁縛、放血、褪毛,到開膛、洗腸、卸肉,一個熟練的屠夫要忙上大半天。稍微喘一口氣,就要灌血腸、煮肉。前槽、後鞧、腰條,都要煮幾塊。等到兩個滾兒落下去,肉煮熟爛了,再揭開鍋放兩葉豬肝,幾根血腸,幾塊血豆腐。這時候,大鍋裡就「咕嘟咕嘟」煮沸了一年到頭貧寒的日子,屋裡屋外到處氤氳著肉香,氤氳著揮之不去濃濃釅釅的年味兒。
那時候雖然窮,卻窮得乾淨、磊落,知足、感恩,樂觀、向上。
即使再困難的家庭,哪怕沒有新襖新褲,也要有一雙新襪。除夕夜穿上,甩開雙腿走兩步,叫「踩運」,踩好運、踩旺運、踩鴻運。
然後,就提溜著用秫秸紮成框、再糊上彩紙點上蠟燭的紅燈籠,或兩三個人結伴,或七八個人成群,走東家串西家,送光明、趕熱鬧,踩運、拜年。家鄉人管這叫「走燈」。偶爾有誰提議,我們也吵吵鬧鬧走到村外去——一溜兒的孩子,一串的燈籠,一脈的歡笑,一路的「咯吱咯吱」踩雪聲和「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一向落寞岑靜的鄉村雪夜,就有了鮮亮可人的活氣、生氣與靈氣。
倘若走懶了乏了,就在誰家歇歇玩玩,歇夠了、玩膩了再走。有時候,走的匆促,外屋門沒有關好,寒風冷氣一股腦灌進去,主人也格外寬宏大量,邊帶上門邊嗔道:「這幫孩子,怕掩著尾巴咋地」。
就這樣走四五個來回,夜更深了,蠟愈短了,農曆大年初一燦爛的陽光越近了——懷裡焐著好幾毛壓歲錢,兜裡揣著凍梨、瓜子,嘴裡含著橘子瓣糖——還有什麼比這更甜蜜的日子、更耐嚼的幸福——過年,真好!
現在想來,那麼緊巴的日子,那麼艱苦的童年,可我們還是義無反顧樂觀、執著、豪邁地向前走,就是因為有個年——抖擻著金色希望之光旗幟般的年,笑盈盈召喚著我們向前走。
就這樣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明白了:日子是漫長的,年卻很短暫;生活本身是很複雜的,但活著卻可以很簡單。
2年味飄香
寒假一開始,父母便張羅起年貨來了。作為家中老大的我,義不容辭地做起了父母的助手。
那時雖然物資很貧乏,家也不富餘,但一到春節,家裡的年貨也算得上豐盛了。
年貨的重頭戲應該是雞鴨魚肉。
那些天,為買這些年貨,早上天沒亮我就被父母叫醒,拉著我到離家很遠的大世界菜場。
冬天夜漫長。走了半小時到「大世界」,天仍漆黑。雖然「大世界」鐵欄門還鎖著,門外卻擠滿了黑鴉鴉的人。等到鐵門打開,人群就像洪水般湧進去,幾秒鐘後,每個攤位前都排起了長隊。
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經過我和父母幾個清晨的「血拼」,家裡的年貨也像樣起來。幾天後,我家的北窗上,醬肉鹹肉鰻魚鯗香腸,就會像萬國旗一樣掛起來,西北風一吹,魚肉的香氣四散地飄起來,引來數隻野貓,半夜裡踩著屋頂的瓦片來偷吃。快風乾的鰻魚鯗特別香,饞得我和弟弟妹妹經常趁父母不在,偷偷地取一條蒸了吃,母親查問的時候,就說是被貓偷刁走了。
雞算是年貨的主角了。年前,鄉下的姆姆和伯伯都會送幾隻自家養的大活雞來,公雞母雞的吵鬧聲,昭示著年的漸漸臨近。
父親殺雞的時候,我自然又是「幫兇」。
殺雞前,父親先在青色的磨刀石上,把刀磨得錚亮。然後,他在一隻小碗裡放上半碗水、一撮鹽,接著開始殺雞。他右手提刀,左手抓雞翅膀,雞的兩個爪子就叫我拎起來。
父親把雞脖子下的細毛撥乾淨,然後用磨好的刀往雞脖子上一抹,鮮紅的雞血就譁拉拉地往碗裡滴。
殺雞的那一刻,我的頭常躲得遠遠的,眼睛也緊閉著。那一刻,雞在我手裡憤怒著,狂舞著,吼叫著,兩隻爪子在我手心亂抓,嚇得我扔掉雞爪就跑。那雞把腿一蹬,使勁把接血的碗踢翻,雞血弄得滿地都是。我的狼狽樣子,常逗得弟弟妹妹開懷大笑。
父親殺雞的時候,母親開始泡糯米張羅著軋湯果粉了。
那時,我家住在新河頭,附近一家做煤球的工廠,臨時割了一塊場地用來軋湯果粉。因為地上都是煤灰,又加上軋粉時流出的水,所以地上都是又黑又髒的汙水,我和母親每次去都要穿雨鞋。
軋完粉,我和母親把米漿水抬回家,找個麵粉袋倒進去,把口袋紮緊,再掛在一把椅子背上,讓麵粉袋裡的水一點點滲出來。幾天後,麵粉袋裡的水粉慢慢濾幹,就可以做各種吃食了。這時,母親把她早就做好的豬油芝麻餡拿出來包湯圓了,年的味道便在湯圓的香甜裡濃鬱起來。
年貨中,炒貨算是一個重要的配角了。春節裡,來往的親戚擠在屋裡,磕著瓜子,剝著花生,含著糖,笑吟吟地閒談著,這細細碎碎的快樂,為春節增添了一份別樣的喜慶。
瓜子、花生,是母親老早就託人買來了黑龍江瓜子和山東花生。黑龍江瓜子,個頭比一般瓜子大幾倍,吃起來特別有勁道。山東花生外殼是潔白的,花生仁是紅皮的,而且顆粒豐滿,吃起來滿口生香。
那幾日,吃好晚飯,母親把弟弟妹妹早早趕到床上後,就把鐵鍋支在煤餅爐上。父親先炒好花生仁、芝麻,然後和母親熱火朝天地做花生糖、芝麻糖,炒瓜子的任務又落到我的身上。
天窗外,星星眨著眼睛,像鍋裡數也數不清的瓜子。萬籟寂靜的夜晚,我的小臉對著鐵鍋,機械地揮著鍋鏟,一鍋接著一鍋炒呀炒,炒到睡意一陣陣襲來,炒到哈欠一個接著一個。我是多麼羨慕睡在熱被窩裡早已進入夢鄉的弟弟妹妹。但看著在燈下忙碌的父母,看著他們同心協力為家操勞的情景,我的心也猶如注入了一股力量,炒瓜子的勁頭也更高了。
後來,市場出現了「傻子瓜子」。這些奶油味、香草味、五香味的瓜子,滿足了不同味蕾的人,也把我從繁忙中解脫出來。人們吃著「傻子瓜子」,都說香呀香,香得家裡再也不用炒瓜子了。
再後來,市場上年貨的品類越來越多。像每年要磨的水糯米粉,市場上有現成的幹糯米粉買了。湯圓也不用自己包,超市裡有速凍的了。醬肉鹹肉鰻魚鯗香腸什麼的,超市裡也應有盡有。雞也不用自己殺了,菜場裡拿出幾元錢,一隻活雞就變成開膛破肚的脫毛雞了。
現在,我們每天的生活就像過年一樣,年貨的概念已隨著物品的日益豐盛而消弱,而上升到對精神「年貨」的需求了。
於是,當我走進大超市,看到一排排琳琅滿目的食品時;當我打開家裡冰箱,望著那一堆堆堅硬的,冰冷的,塞得嚴嚴實實的雞鴨魚肉時,竟又懷念起舊時的快樂光陰。
3年味兒飄香
馬年到了,家家戶戶、大街小巷、超市廣場都有著濃濃的年味兒……
年味兒:熱鬧。
昨天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一進門兒,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不用說,一定是爺爺奶奶做了餃子、包子、丸子--等我們回家過年。這可是難得的團聚,全家老老少少一個不差,都回老家過年了。
大人正忙著做飯,我們幾個孩子也在「忙碌」--絞盡腦汁思考玩兒什麼好呢?要玩兒點關於過年的,過年嘛,必須玩兒鞭炮啊!可我膽子又不大,不敢放煙花,只能放點兒比較安全的炮,比如「7寸電光花」,放出來好看、玩起來安全。我們立馬「採購」回好多「電光花」,在院子裡玩,大人們看見了,也「童心大發」,加入我們的「電光花大隊」。
頓時,院子裡熱鬧了起來,這就是年味兒--熱鬧。
年味兒:喜慶。
說到過年,就會聯想到「紅色」。燈籠是紅的,新衣服是紅的,春聯是紅的……整個中國都好像穿上了「紅色大衣」。
前幾天,家門口、超市、公園、廣場、馬路就有幾串紅燈籠在「隨風搖曳」了,這鮮豔的紅色,讓城市煥然一新,平添了幾分喜慶。
今天下午,有好多「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在我們的耳邊響起,我就意識到,大家一定都換了新對聯。我出門一看,城市的紅色更加多了,每個商鋪門上都換上了新的春聯。
看著紅燈籠、紅對聯,聽著鞭炮聲、煙花聲,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就是年味兒--喜慶。
在此,雨溪祝大家一馬平川,萬馬奔騰,天馬行空,快馬加鞭,馬到成功,老馬識途,車水馬龍,龍馬精神,在新的一年開心幸福每一天!
4又到年味飄香時
又到了年底,大街、小巷又飄滿了年味兒。有年糕的糯味,鞭炮的硝味、春聯的墨味……
鞭炮頌
過年,沒有鞭炮可不行。鞭炮不但是驅禍納福的工具,也是一個好玩具:「狗尾草」可謂火樹銀花,而在深藍的天幕之上看見一朵朵絢麗鮮豔、紅紅綠綠的「出水芙蓉」可謂大飽眼福。雖有人短鞭炮曰:「因不冷靜而自毀一生。」,道理是有,可鞭炮不是用自己曇花一現的生命製造了一條美麗的風景線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嗎?犧牲自己,貢獻一生,多麼可貴的鞭炮精神!
吟對聯
就在鞭炮喧天之時,與它旗鼓相當的春聯也上市了。它們可是「無聲更勝有聲」,一幅幅各不相同:有的字跡龍飛鳳舞、入木三分;有的筆調行雲流水,爐火純青。一看就使人忍不住要買下幾幅這神州大地上獨有的文化。「左右工整,能簡能詳。既便言志,又供觀賞」,人們只能在這樣的詞句中流連,讚嘆創造對聯的先人的智慧。
送灶官
舊曆的廿三--小年,,似乎是大年初一的「彩排」。舊社會時,人們給紙像上的灶神嘴巴塗糖,企圖粘住這位「管理員」之嘴使他不將家中惡事稟給玉帝,隨後燒化紙像,名曰「辭灶」。現在仍有糖販子,賣糖卻只為大家品嘗果腹,不再粘灶神嘴了。但老人們還會備些糖:脆香堅硬的花生糖,鬆軟彈滑的牛皮糖,甜中帶辣的薑糖……這是一個小型糖展覽會。
年味兒,年味兒,它那麼與眾不同,引領我們踏著新年鐘聲來到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