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黨員收看「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片有感

2023-07-27 19:59:33

  兩優一先大型事跡片是當前「兩學一做」各級黨員的重要學習內容,下面是為大家提供的黨員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收看「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片有感

  做一塊企業發展的鋪路石

  在茂名石化乙烯廠區,一隊觀光人員正興致勃勃地參觀。一位中年女士叫住了一名正從旁邊走過的女工,問:「師傅,你們這裡是不是有個叫張恆珍的女工,名氣很大,是全國技術能手,上過《女性》雜誌和《南方工報》的封面?」

  女工扶了扶近視眼鏡,靦腆地笑笑:「是有個張恆珍,不過,她很普通的,就是一名操作工人。」說完快步走進裝置,跑到一個罐底操作閥門。

  當茂名石化的解說人員告訴客人,剛才這位女工就是張恆珍時,客人們都很驚訝:「她那麼大名氣,還去做這些簡單工作?」

  「她呀,也是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哪裡需要就到哪裡。」解說員語氣中除了自豪,還有敬佩。

  樂做碳二加氫的「操盤手」

  「下遊注意,原料切罐導致爐子操作波動,下遊注意!」年初的一個下午,茂名石化裂解裝置生產出現波動,值班長通過對講機通知裝置壓縮分離系統操作工。

  「一氧化碳含量升得很快!注意!注意!」上遊崗位人員發出緊急警示。

  情況非常緊急,這時一氧化碳含量已經上升了1000PPM,如果處理不好,要麼調整過猛導致碳二加氫反應器「飛溫」,造成非計劃停車,要麼調整不及時嚴重影響產品質量。面對這種「突變」,一般操作人員會很緊張,調整操作會非常困難。不過,值班長並不擔心,因為今天張恆珍當班。

  只見張恆珍坐在操作控制臺前,沉著冷靜地操作著碳二加氫三大反應器。每臺反應器的18個控制參數密密麻麻,讓旁邊的人看得眼花繚亂。張恆珍在半個小時內把反應器床層溫度提高了近5度,用升溫來提升催化劑活性,消除了一氧化碳對反應器的抑制作用。這種快速大膽的操作需要腦、眼、手快速轉動,慢半拍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工友們都為她捏了一把汗。不到十五分鐘,一氮化碳已經恢復到正常值。張恆珍準確判斷,把握時機迅速調整,讓一氧化碳順利通過了碳二加氫反應器床層,一個小時後,碳二加氫床層溫度也恢復了正常值,張恆珍安全渡過了「險關」。

  碳二加氫反應器是裂解裝置最「敏感」的設備,稍有不慎,就會使反應器「飛溫」,導致裝置停車。十幾年來,張恆珍從沒失過手:在她當班時,從未讓碳二加氫反應器出現產品不合格現象。這份業績讓裂解車間職工佩服得「五體投地」,大家都說,張恆珍是當之無愧的碳二加氫最佳「操盤手」。

  1994年剛參加工作時,在人才濟濟的茂名石化乙烯廠,學歷不高的張恆珍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女孩。十年磨一劍,2004年,她在全國石油石化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一舉成名,向專家們展示了紮實功底和高人一疇的技藝,成為業內公認的技術能手。此後,「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勞動模範」、「南粵技術能手」、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石化勞動模範」等榮譽紛至沓來,作為高技能人才,她還享受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但張恆珍對榮譽看得很淡,她依然沉澱在操作一線,依然和其他工友一樣倒班,依然堅守在分離壓縮系統操作崗位,依然當著碳二加氫的「操盤手」。

  敢任節能減排的「急先鋒」

  今年2月,茂名石化乙烯2號裂解裝置停車檢修。但周邊村民和從廠區外過往的行人都以為裝置在正常生產,因為大家既沒有看到裝置開停車時常有的沖天火炬,也沒有聽到裝置開停車時放空發出的巨大聲響。

  這次檢修,實現了裝置開停車零排放,所有物料全部回收。

  裝置開停車零排放是茂名石化精細管理的一個追求。裂解裝置開停車要零排放,最關鍵的是碳二加氫系統運行不能有半點波動。作為茂名石化為數不多的操作師,張恆珍接過了「先鋒」「將印」,把零排放由設想變成了現實,開創了國內同類裝置零排放的先河。

  這次檢修,碳二加氫系統更換了國產化催化劑。新催化劑在使用初期具有活性高、選擇性低、容易發生「飛溫」現象的特點。張恆珍每天守在現場,跟蹤催化劑的裝卸,檢查對照新老催化劑的外觀、強度、粒徑以及裝填的高度、環境等。她認真分析影響升溫速度主要因素,大膽優化開車升溫方法,精細調整,確保了反應器平穩運行,從第一臺石腦油爐投入到碳二加產品氫合格,僅用了7個半小時,不僅杜絕了「飛溫」現象,而且實現了「零排放」開車目標,

  這次2號裝置開車程序,回收物料約660噸,價值520多萬元。

  從創造1號裂解裝置長周期運行79個月的國內最長紀錄,到百萬噸乙烯改擴建工程一次投產成功並連續平穩運行40個月,再到茂名石化乙烯實現開停車零排放,每當企業最需要的關鍵時刻,張恆珍總是鋌身而出,用強烈的責任心和高超的技術,解決關鍵問題,成為企業節能減排的急先鋒。

  甘當企業發展的「鋪路石」

  張恆珍技藝精湛、榮譽鼎身,早已是名動南方油城的工廠明星,但從她的臉上、身上卻讀不出一點明星味道。她每天坐著廠裡的通勤車上下班,上班時堅守著自己的操作崗位,當班裡有人休假人手不夠時,她會主動「客串」兼任外操,工友們遇到難題她會不厭其煩地解說。

  張恆珍說,我本來就是石化企業的一名操作工人,一個很普通的人。

  為了培養更多的技術尖子,車間安排她利用業餘時間培訓青年職工,張恆珍第二天就拉開架式,開門收徒。她拿出所有「壓箱貨」,帶著徒弟們從理論到實踐,一個一個坎地過。經她點撥的青工,個個進步神速,很快就成為車間的技術骨幹。

  她為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編寫了近8萬字的脂肪烴乙烯裝置操作工分離系統工藝培訓教材,並先後兩次擔任中國石化高級技師培訓班脂肪烴分離工藝講座教師,將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總結提煉出來的絕技傾囊相授。

  青年職工們說,張恆珍是一座「人梯」,甘讓後來人踩著她,登上更高的領地。

  像張恆珍這樣的技能人才,不僅是國有企業的「香餑餑」,也是許多私企、外企想挖的「角」。這幾年,先後有多家外企和民營企業向張恆珍伸出「橄欖枝」,誘以高薪、厚禮。但張恆珍都不為所動。

  「我是茂名石化培養出來的工人,我的根在中國石化。公司的發展需要每個成員付出努力,我甘願作企業發展大道上的一塊鋪路石。」張恆珍就是打造世界一流進程中一塊星光熣燦的鋪路石。

  連結:張恆珍基本情況

  張恆珍,女,43歲,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任茂名石化化工分部裂解車間壓縮分離班長,高級技師,裝置高級操作師。2004年在全國石油石化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了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她個人獲得全國第四、集團公司第二名。先後榮獲第一屆「茂名市敬業奉獻道德模範」,廣東省第一屆「南粵技術能手」、廣東省第六屆「南粵巾幗十傑」、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第八屆「全國技術能手」、「全國知識性職工先進個人」、「中央企業勞動模範」、「中國石化勞動模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技術能手」、中國石化「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並作為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她是茂名石化幹部職工公認的「德技雙馨」的名人。

  篇2:收看「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片有感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一項重大部署,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特別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力抓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關鍵在做,就是要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近年來,在我市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中,湧現出一大批表現突出的共產黨員,他們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風範。為慶祝建黨95周年,我臺精心策劃推出「黨旗飄揚時代先鋒」系列報導,真實展現發生在一批立足崗位、樂於奉獻的平凡共產黨員身上的不平凡事跡,激勵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為我市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進程中積極進取、創先爭優。今天來看第一篇,《致力農村發展成果普惠於民的好幹部——黎錫康》。

  黎錫康在擔任中堂鎮潢湧村「領路人」的11年裡,他心繫群眾,發展經濟,為民謀福利。中堂鎮潢湧造紙業在廣東造紙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潢湧村辦紙廠年造紙產量已達到三百萬噸,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而這些造紙廠能順利地扛住金融危機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全靠村領導班子幫助企業打「翻身仗」,早在2007年,黎錫康就帶領班子成員對造紙廠機器和工藝進行升級改造。

  中堂鎮潢湧村黨工委書記黎錫康:「升級的過程中肯定會犧牲眼前的一部分經濟效益,而且要投入巨額的資金,但是我呢還是有信心的,因為我們公司不轉型升級,肯定會被市場淘汰。」

  銀洲紙業幹部朱進:「我覺得書記他看事情有遠見,像銀洲、金洲、包括建暉,這幾個企業,整個潢湧村的布局,他的眼光比較長遠。」

  在抓好村辦企業的同時,黎錫康並不滿足於原地踏步,積極招商引資,推進電子科技、熱電聯產、酒店服務行業發展,加快推進IT產業園建設,帶動全村引進外資企業42家、民營企業70多家,與外商合作建設五星級酒店,自2010年開始潢湧集體可支配收入突破了3億元,20xx年集體可支配收入實現超5億元,人均純收入達到5萬多元,村民生活步入小康水平。

  除此之外,在黎錫康的主導下,潢湧村還出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舉措,深受村民群眾的認同和擁護。11年來,黎錫康經常入戶走訪群眾,只要村民生活上有困難找到他,他都會有求必應。

  中堂鎮潢湧村黨工委書記黎錫康:「病有所醫,這是我們對村民『五個保證』的承諾的一個方面,家裡確切有困難,都保證有錢治病。」

  中堂鎮潢湧村村民黎勝仔:「書記為人很好,我們村裡人大事小事都跟他說。說心裡話,他對村裡群眾很關心,比如說我們村有一個叫謝煥桂的患了腎病,結果他派人送她到廣州治療,每個月還給錢她,幫助她。」

  黎錫康還把經濟發展的成果普惠於民,他說,「為民服務」不是口中說說的空頭支票,而是凡事要以民為本,實現全民共建共享。潢湧村每年投入2000多萬元抓社會治理,大力推進「普惠型、高保障」集體保障體系建設,村裡興建農民公寓,完善社區醫療,全面促進就業,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潢湧村水清天藍,綠樹成蔭,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現代化宜居名村,廣大村民群眾生活得舒心、怡心、賞心。

  中堂鎮潢湧村村民黎鎮邦:「我們的生活好幸福啊,在康書記領導下,我們全部的老人家,全部的村民都過得很好。」

  篇3:收看「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片有感

  在洪梅鎮山溪村,說起xx,村民都豎起了大拇指。在擔任山溪村黨支部書記的19年裡,他帶領全村摘掉了「貧窮村」帽子,實現了村財年收入50多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5萬多元。

  「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19年來,有苦有委屈,有甜有快樂,但能實實在在地為群眾做事,獲得群眾的點讚,遇到時能互相點頭問好,笑臉相迎,就是我做好工作的基礎和動力。」有著36年黨齡的xx說。

  如今走進山溪村內,一條寬敞的水泥大道展現在眼前。誰能想到,10多年前,山溪村連一條硬化的道路都沒有,下雨天,道路就變成了水溝。1997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時,xx高票當選為山溪村黨支部書記,修路這項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然而,資金是擺在xx面前的最大難題。

  經過深思熟慮,1999年,xx自費遠赴廣東、香港等地,登門拜訪鄉賢籌集修路資金。在鄉賢的大力支持下,xx很快湊齊了300多萬元,完成山溪村主幹道水泥鋪築,實現山溪村道路硬化率「零」的突破。

  之後,在村民和鄉賢的大力支持下,該道路歷經3次拓寬。如今,這條長2.7公裡、寬14米的主幹道,已經成為山溪村村民走出大山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

  路修好後,如何增加村財收入和帶領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成為xx的考慮重點。

  「以前,玳瑁山下是水田和果林,因村裡多數青年都外出經商打工,這些地也就逐漸荒廢下來。」xx說,經過探索,村黨支部找到了一條村企合作致富的路子。

  20xx年,xx經過多方協調,與臺灣企業――福建省翠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以土地折價方式入股,村民們將自家的土地租出去,公司聘請村民種植、採摘。如今,玳瑁山山腳下,近20萬平方米的生態基地正在蓬勃發展。

  「引進這個項目後,切實提高了村集體收入。同時,解決了村裡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每人每月可增加2000-3000元收入。」xx說。

  此外,xx還牽頭組建成立「山溪村香蕉合作社」,引導種植大戶走規模化、產業化經營道路,如今每畝香蕉林一年能為村民帶來1萬多元的收入。

  近年來,xx還大力推進新村建設,全村20多座舊房子、100多座廢棄旱廁、豬圈全部拆除,24個自然村落全部鋪設了水泥路面,架設路燈,建起人工溼地、老年人活動中心等場所。昔日窮村變成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獲得泉州市「文明村」、南安市「美麗鄉村」創建示範村等稱號。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