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集錦】

2023-07-27 11:11:59 1

  感動中國人物是一臺大型的表彰大會,向我們講述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小編整理了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一:

  一個英雄的產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沒有平時的日積月累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就不可能有英雄的成長和產生。

  為深入挖掘烈火救人英雄王鋒的感人事跡和成長曆程,2016年6月1日,滿懷著對英雄的敬重、敬佩之情,記者走進王鋒家鄉方城縣廣陽鎮採訪了王鋒的父母、鄰居、老師、同學等不同人群,探尋英雄成長的人生足跡。

  資料圖片。

  英雄特質

  方城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地方,空軍戰鬥英雄杜鳳瑞、開國少將慄在山等都出生在這裡。王鋒出生、成長的村莊名叫古城村,位於廣陽鎮區東南2公裡處。村北可遙望三賢山,這座山古稱廣武山、三尖山。東漢時,魏伯陽、燕子齡、閆子奇三位道士鼎力相救劉秀,使其擺脫了王莽追兵,劉秀成就帝業後,封三位道士為「三賢」,賜此山為「三賢山」。古城村東邊的村莊,就是慄在山將軍的故裡慄賈莊村。厚重的歷史文化,賢人名將的傳奇故事,無形之中對這裡的人們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也使這裡的人們養成了崇文尚武的風尚和俠義助人的習慣。

  王鋒上小學時,在姑姑家所在的佟莊小學上了一年一年級,之後轉回古城小學上學,初中是在廣陽鎮一初中上的,高中是在方城縣二高中上的,後來通過自考上了鄭州大學。

  上學期間,只要星期天或是節假日回家,王鋒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在家裡學習,從不出門和別的孩子打架、產生矛盾。王鋒的父親王榮義、母親周文煥也經常教育他,光學習,不要淘氣,也不要招人家東西,別人遇到困難要主動幫忙。王鋒平時喜歡讀的書就是《增廣賢文》和《平凡的世界》等,從中汲取了不少勵志和養成好品質的素養。

  王鋒牢記父母的話,在學校經常幫助別人。現任廣陽鎮一初中教務處副主任的張延兵和王鋒是同村,也是和他一起長大的髮小。張延兵那時家裡非常困難,而王鋒父親早年做過生意,殺豬賣肉能掙些外快,家裡條件相對好一些。那時候,王鋒幫助過他很多。初中時,張延兵的飯票總是不夠用,王鋒就把節約下來的飯票塞給他。1997年張延兵到南陽上大學,正在鄭州大學上學的王鋒聽說他貸款上學,就託人捎回來300元錢給他,以解燃眉之急。

  現在廣陽鎮一初中教學的張浩陽老家是劉雙橋村的,上初二時和王鋒是同班,王鋒是副班長。上初中時,大家都是從家裡帶小麥到學校換飯票。有一次,張浩陽換完飯票不小心弄丟了,沒錢吃飯,女生臉皮薄,也不敢給家裡說。王鋒知道後,就組織同學給張浩陽捐飯票,他自己主動帶頭捐。因為有了王鋒和同學們的幫助,張浩陽一個月的生活費才有了著落。

  學校組織集體勞動,王鋒總是爭著幹、搶著幹,從不偷懶。有一次學校組織到河裡抬沙,由於王鋒個子小,班主任老師閆銘就安排是副班長的他做記錄,誰知他說啥也不幹,非要去抬沙,最後沒辦法只得讓班長來記錄。

  對於集體和鄰居,王鋒也充滿了關愛。2013年4月,古城村小學改造房屋,教室不夠用,王鋒就主動騰出自家一樓的三間房子做臨時教室。學生上課時,他還跑前跑後義務為師生提供開水。

  村醫李蘭的診所每天人來人往,有誰要喝開水,自行車沒氣,都要到隔壁去找王鋒。去的人多了,王鋒乾脆專門買了個氣筒放在門口,方便別人使用。李蘭家的電腦壞了,由於王鋒是學計算機的,只要他在家,隨喊隨到,從不推辭。

  王鋒家門口的東邊是村民們的育煙苗大棚。村民王林育煙苗時,王鋒二話不說讓他在自家門口的空地上裝育苗營養缽,而且還主動幫著幹活。

  王鋒對家人也是充滿了關愛。王鋒姊妹五個,上有2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王鋒的母親患有乳腺癌和糖尿病,還伴有腦栓塞後遺症,父親患有類風溼關節炎,弟弟患有癲癇病。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靠王鋒一個人苦苦支撐和照顧。

  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王鋒大學畢業後,先是在鄭州打了8年工,後來又先後到馬來西亞、南陽油田打工。只要一發工資,他就趕緊往家裡寄錢。父親、母親、弟弟的病,都是他帶著上方城、上南陽、上鄭州去看,聽說什麼藥物治療效果好,他就跑到藥房郵寄回來。他到馬來西亞打工期間,就讓妻子潘品照顧他們。

  為了讓父母住得好一點,2009年,王鋒拿出多年打工的積蓄,蓋起了新房,讓父母搬進去住。為了給弟弟娶個媳婦,他把自己的婚事放在後邊,給弟弟置辦了家具、家電等,先讓弟弟結婚成了家。

  古語說:「父母在,不遠遊。」看著一家人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為了更好地照顧父母和家人,也為了和妻子、兒女團聚在一起,20xx年7月,王鋒結束了長年在外打工的生活,在同學宋德申的幫助下,利用夫妻二人都教過書的優勢,在南陽市西華村一棟三層民宅中,辦了個託教班,每天忙忙碌碌地招呼二三十個小學生,賺些辛苦錢。

  對自己的託教班,夫妻倆傾注了大量愛心。為了提高託教生學英語的興趣,王鋒購置了投影儀、印表機,從不額外加錢。為了能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王鋒夫婦用心做好良心教育。午飯、晚飯都是四菜一湯不重樣;剛立夏就購置床鋪,供學生午休;晚上其他託教都是7點半下班,可王鋒為了讓學生們紮實掌握知識,反覆出類型題直到學深學透,有時託教輔導一直到晚上9點才結束。每到吃飯的時候,都是學生們最快樂的時刻,他們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可口的飯菜,一邊和王鋒、潘品探討著學習上的困惑和成效,百十平方米的教室裡充滿了歡聲笑語,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和家的溫暖。

  英雄壯舉

  王鋒和妻子潘品教書的日子是平靜和幸福的。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改變了王鋒的命運,也改變了王鋒一家人的命運。

  5月18日凌晨1點剛過,正在熟睡中的潘品被丈夫推醒。「咋有股燒焦的煳味?」王鋒說著打開位於一樓北側的臥室門,此時緊挨著的一樓大廳已是火光沖天、濃煙滾滾,大廳內存放的10餘輛電動車、摩託車正在熊熊燃燒,並傳來「咚咚」的爆炸聲。「失火了,快救人!快救人!」見此情景,王鋒顧不上思索,也顧不上穿衣服,一邊迅速打開樓房的大門,一邊大聲呼救。由於他們一家居住的房間離大門口最近,王鋒折回身衝進火海,先將潘品與一雙兒女轉移到安全地帶。

  濃煙迅速吞噬了整棟樓。「趕緊報警!一樓還有學生!」說著王鋒又衝進火海中,救出了困在一樓的兩名學生和一名託教老師。此時王鋒還沒被大火燒傷,他完全可以保命外逃,等待外援。但人命關天、時間緊迫,隨著「噼噼啪啪」的燃燒聲,潘品在被驚嚇得神情恍惚之中,看到丈夫毫不猶豫地第三次衝進了正在燃燒的居民樓。因為,二樓、三樓還有10多名住戶啊!

  大約過了七八分鐘的樣子,王鋒從火海中跌跌撞撞地跑了出來。此時的王鋒頭髮已全部燒焦,全身像「黑炭」一樣,神志已不清醒,嘴裡一直重複喊著:「樓上有人,快來救人啊!」並且一直沿著小巷向外邊跑邊喊,身後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血腳印。

  聽到王鋒的呼喊聲,周圍鄰居紛紛起床加入到救火隊伍之中。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幾天之後,潘品仍然心有餘悸:「由於火勢太大,門口沒有水源,鄰居們回家端水滅火,一盆盆水潑上去,但根本沒有效果。」此時被王鋒呼叫醒的二樓、三樓的居民也紛紛採取自救措施,為專業救援人員的到來施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當晚1點35分,消防隊員和救護車趕到現場,大火被迅速撲滅。「把王鋒抬上救護車時,他還一個勁地說『樓上有人,先救他們。』」鄰居盧先生嘆息道,那時王鋒已處於半昏迷狀,但他唯一惦記的就是先搶救別人。

  從王鋒所居住的居民樓到通往張衡路口的小巷裡,大約50餘米遠的距離,一路上都留下了王鋒帶血的腳印。直到5月20日下午記者現場採訪時,雖然經過了一場雨水的衝刷,還是能依稀看到那一個個奔跑救人的血印。

  那一夜,王鋒鳳舞烈火,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10多條鮮活的生命,使他們全部安全脫險,而他自己卻被重度燒傷。

  在那棟居民樓前,是兩棵又粗又高而又稍微向西傾斜的楊樹,它們枝繁葉茂,青枝綠葉,在略有涼意的晚風中佇立。在那場突發的大火中,它們和鄰居們一起共同見證了王鋒的英勇救人行為和揪人心腸的呼喊。

  愛心接力

  英雄王鋒用他的義舉大愛感動了南陽,感動了河南,感動了中國。中央、省、市、縣新聞媒體及時深入採訪,跟進報導,使王鋒的英雄事跡在全國各地得到廣泛傳揚,彰顯媒體人的責任擔當,喚醒社會愛心救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果。

  10多天來,人民日報、河南日報、河南日報農村版、大河報、東方今報、南陽日報、南陽晚報、中央電視臺、河南電視臺、南陽電視臺、人民網、新浪網、搜狐網、鳳凰網、騰訊網、大河網、映象網、南陽網等20多家新聞媒體給予迅速集中報導,共刊發報導稿件120多篇。

  南陽日報還開闢專欄,邀請南陽的作家、詩人們賦詩作文,用文學的方式歌頌王鋒。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省作家協會會員張中坡創作的散文《生命的奔跑》就是其中之一,我們不妨抄錄於後:

  生命是最可寶貴的。有人對自己的生命珍惜,有人對別人的生命珍惜,有人對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無比珍惜。當你以奔跑的姿勢拯救別人生命的時候,你奔跑的姿勢就上升到了一座城市的高度,你的生命瞬間也就得到了升華,你的生命也就升華成為南陽的精神之光。

  那個夏日的午夜,你一直在奔跑,赤身赤腳在奔跑,在烈火中三次來回奔跑,在南陽居民區的小巷裡奔跑,用盡全身的力氣在奔跑,用盡整個的生命在奔跑,用自己的生命去搶救別人的生命、保護別人的生命,直到居民樓上的10多名男女老少全部被救出,被燒成「炭人」的你才癱倒在路旁。

  奔跑中,你腳下蹚火,你腳下生風,你一心想的就是救人,你唯一做的就是救人,你一直大聲呼喊的一句話就是:「著火了,快來救人!」當居民樓裡的人們全部被安全救出,當你面目全非、被抬上救護車的那一刻,他嘴裡喃喃說的卻是:「先救別人!」

  你與妻子和一雙兒女居住在離門口最近的地方,不過幾步路的距離。當你打開大門,你可以自己獨自逃生,但你沒有。你愛妻子、愛一雙兒女,他們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不能失去他們。你第一次毫不猶豫地回頭衝進了火海,救出了妻子和一雙兒女。此時,你可以一家三口逃生,但你沒有。你愛託教的學生、愛託教老師,他們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第二次毫不猶豫地回頭衝進了火海,救出了兩名學生和一名老師。此時,你還可以安全逃生,但面對越燒越旺的大火,你沒有。你愛這些熟悉的或陌生的鄰居,你們在城市的同一屋簷下簡單租住、艱難討生活,他們也被你視作了生命的一部分。你第三次毫不猶豫地回頭衝進了火海,衝上了二樓,衝上了三樓,用嘶啞的聲音,用激烈的敲門聲,喊醒了這些午夜酣眠的鄰居,留給了他們生命的希望。

  小巷裡那一串帶血的腳印,是你奔跑時留下的腳印。它們像一個個鮮紅的心字形狀,烙印在夏天的水泥路上,洋溢著你對生命的無比熱愛。你不是「赤腳大仙」,也不是在煉丹爐煉過的孫悟空,但你卻赤身赤腳在火海裡決絕地穿行。火是灼熱的,火也是可以摧毀一切的。我不知道火在燒烤你的肉體時,你是怎樣的疼痛,但我知道,那時你是怎樣的焦灼,你滿心焦灼的都是別人生命的安全!你哪裡還顧得上自己的疼痛!

  你來自南陽盆地鄉下一個古樸的村莊,你帶著妻子和一雙兒女到南陽打工討生活。在城市裡你依然像鄉村的一株莊稼一樣樸實無華,城市的五光十色和酒綠繁華沒有侵染、影響你的品質和本色。你從不抱怨家庭的貧困,你從不抱怨命運的不公,你用愛心和生命一直在呵護、溫暖著家人。關鍵時候,你又用愛心和生命呵護、溫暖了10多條鮮活的生命。

  此時,家鄉大片大片金黃的小麥已在收割,而你卻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正在接受漫長的治療。你火海救人的消息感動了南陽盆地、感動了大江南北,你的親朋好友參與了救援你的行動,你在南陽的左鄰右舍參與了救援你的行動,你的家鄉參與了救援你的行動,南陽全城參與了救援你的行動,全國各地的無數網友、無數好心人參與了救援你的行動,就連明星黃曉明也參與了救援你的行動……有這麼多好心人參與救援你,在病床上的你並不孤單。這麼多好心人參與救援你,本身就是對你火海救人行為的點讚、敬佩與回饋!尊重別人生命的人,必定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這就是人世間最至簡至樸的道理!

  作為老鄉,我為你驕傲,我為你自豪。在家鄉父老鄉親和天南海北無數愛心人士的熱切期盼中,衷心祝願你早日康復,重新與家人步入安寧幸福的生活。

  烈火救人英雄王鋒,好人一生平安!

  有位讀者給張中坡打電話說:「看了你寫的《生命的奔跑》,讓人淚流不止!寫得太好了!向你致敬!更向英雄致敬!」

  王鋒的愛心和英雄事跡,在媒體的報導後,迅速引爆了全社會的愛心,天南海北的愛心人士紛紛到南陽南石醫院看望慰問王鋒及其家屬,或是通過轉帳、微信紅包、輕鬆籌等各種渠道為王鋒捐助善款,捐助總額達240多萬元。傳遞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至善大愛、和衷共濟的正能量。

  面對躺在病床上體無完膚、痛苦不堪的丈夫,王鋒的妻子潘品痛徹心扉,這個老實、善良、本分、話語不多的傳統女性,用她的堅強和樂觀默默承受著、期盼著、感激著。這些天來,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謝謝!」見到每一位前來捐款的愛心人士,她都用那句誠摯的感謝和深深的鞠躬表達著自己的情感。「真的覺得特別過意不去,讓這麼多人來幫助我們,我覺得忐忑不安,無以為報。現在王鋒的捐款已經夠了,請捐給更需要的人。」連日來,她婉言相拒了多筆善款,少則數百元,多則上萬元。「是來自政府和社會的關愛,為王鋒帶來了生命的希望,真的非常非常感謝!我一定照顧好他,鼓勵他爭取早日康復,回報大家的愛。」

  搶救英雄

  為了讓英雄王鋒重新站起來,10多天來,南石醫院成立以院長為首的專家治療小組,夜以繼日地全力組織搶救。

  5月18日凌晨1時50分,南石醫院燒傷二病區接到了一名全身燒傷的患者。他,就是三闖火海救人的王鋒。

  值班醫生孫羽飛迅速為患者做了全面檢查,王鋒全身燒傷面積達98%,其中90%三度燒傷,8%二度燒傷,屬於特重度燒傷,生命垂危。增派醫護人員,騰空急救床位,布置儀器設備,調配血漿和衛材……該病區即刻開通綠色通道,做好一切準備,全力實施搶救。

  一場與死神的爭奪戰就此打響。瞬息之間,大家各就各位,開始了緊張有序地搶救:建立三路靜脈通道,快速補液,輸血;給氧,確保呼吸道暢通;插尿管、清創、持續心電監護……從當日凌晨2點到早上7點多,搶救治療措施在一步步進行中。燒傷患者需要靜脈補液抗休克,這是前期搶救中非常關鍵的一步。在給王鋒建立了三條靜脈通道後,醫護人員需要不停地往裡面補液,在第一個24小時裡需要補液1萬多毫升,而前4個小時裡需要輸入至少6000毫升的液體。當班的醫護人員守護在病床前,時刻觀察著王鋒的病情。

  搶救中,院長趙俊祥、科室主任王碩匯集全科醫生討論治療方案。鑑於患者情況危急,醫護人員做通家屬工作,於當天9點左右切開患者氣道。當時從裡面吸出的炭末特別多,如果不及時切開氣道,後果不堪設想。

  前期的護理工作更是艱辛。由於王鋒全身燒傷面積太大,身體不斷往外滲出液體,每半個小時要翻一次身,每兩個小時要換一次敷料和床單,翻身的過程中還要不觸碰到三條靜脈通道,並確保通道暢通,難度可想而知。在全力搶救王鋒的十幾個日日夜夜裡,特醫、特護24小時密切關注著王鋒的病情變化。

  主治醫師孫羽飛在對王鋒進行抗休克治療的幾天裡吃住在病房,24小時關注患者病情。這位寡言少語的年輕醫生微笑著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不值一提,當醫生就要一切以病人為主。」

  由於前三天的抗休克治療及時有效,王鋒的生命體徵得以穩定,在入院第七天就做了首次切痂植皮手術。

  5月25日8點多,王鋒被推進手術室。手術時間越短,對患者術後恢復才越好。為抓緊每一分每一秒,該院派出8名醫生分4組為王鋒實施手術。在3個多小時的手術中,醫護人員在王鋒腹部僅存2%的完好皮膚部位進行取皮,以對其雙上肢和右下肢進行植皮。手術順利實施,雖然王鋒闖過了休克期,但他還面臨感染關,治療、護理工作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差。

  6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燒傷界頂級知名專家夏照帆聽聞王鋒的感人事跡,專程趕到南陽對其治療提出了很多方案和具體指導。6月3日上午8點多,南石醫院對王鋒成功進行了第二次植皮手術,對其左下肢進行切痂植皮。面對大家的「加油」祝福,王鋒堅強、樂觀地回應「好的」。目前,王鋒神志清楚,生命體徵相對平穩。

  在搶救王鋒的過程中,南石醫院組織了最好的專家,採取了最好的技術和藥品,全力以赴救治。目前樂觀判斷,王鋒的傷情感染期為半年左右,待度過感染期後,將進行恢復期的治療。

  學習英雄

  王鋒的英勇事跡,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的關注、關心和關愛。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看到家鄉王鋒的英雄事跡報導後,深受感動,十分掛念,特意與南陽市委書記穆為民通電話,向英雄表示敬意,向英雄家屬表示慰問。

  南陽市委書記穆為民,市委副書記王智慧,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新會,方城縣委書記褚清黎和臥龍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餘永海等領導分別多次到南石醫院看望慰問王鋒及其家屬,詳細詢問醫療和生活中的困難,鼓勵家屬要堅強面對眼前難關,要求醫院邀請國家頂級專家參與救治,黨委、政府和人民會當好堅強後盾。

  各級學習王鋒的活動也迅速展開。王鋒被授予河南省「見義勇為好青年」和南陽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雷鋒式好青年」稱號。團省委、南陽市委和方城縣委分別作出了向王鋒學習的決定,學習他奮不顧身、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學習他心繫他人安危、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學習他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捨生忘我的擔當精神,學習他敢於拼搏、勇闖火海的頑強意志和捨身為民、不計得失的大愛情懷。

  「王鋒不僅是方城兒女的優秀代表,是方城人的驕傲,也是南陽人、河南人的驕傲。」方城縣委書記褚清黎說,「方城將大力弘揚王鋒的先進事跡和感人精神,讓王鋒精神在方城全縣落地、生根、開花,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成為建設富強和諧美麗方城、加快方城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強大精神力量。」

  鳳舞烈火,俠義英雄,義薄雲天,精神永存!我們相信,英雄王鋒一定會儘快好起來,他的英雄事跡和感人精神也一定會在全社會傳播得越來越久遠,散播成更多的河南好聲音、中國正能量!

  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二:

  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辦公廳日前下發通知,轉發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同志先進事跡,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和軍委重要決策指示,踴躍投身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偉大實踐,高標準做好部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準備各項工作。

  張超於2004年9月入伍,犧牲前為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戰鬥機團中隊長。他矢志強軍報國,傾力精武強能,勇於攻堅克難,堅守高尚品德,在每個崗位都拔尖過硬,先後29次參加和完成演習演練等重大任務。加入艦載機飛行員行列後,他以只爭朝夕的勁頭苦練精飛。2016年4月27日,張超在駕駛殲—15進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因飛機突發故障,不幸壯烈犧牲,是我軍獻身航母事業的第一人。

  通知指出,張超同志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徵程上湧現的先進典型,是忠誠踐行強軍目標的時代楷模,是「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傑出代表。他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反映了當代青年官兵在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哺育下茁壯成長的嶄新風貌,體現了全軍部隊練兵備戰、全面提升戰鬥力的昂揚鬥志,展示了廣大官兵凝心聚氣、奮力前行的生動局面。學習宣傳張超這個先進典型,對於激勵全軍官兵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強調,各級要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和軍委重要決策指示,緊密結合本單位實際,把張超同志先進事跡作為改革強軍主題教育活動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學習他愛黨報國、矢志強軍的堅定信念,苦練打贏、爭創一流的責任擔當,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堅守崇高、向上向善的優秀品質,爭當「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要引導官兵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同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引導官兵苦練能打仗打勝仗本領,立足本職追求卓越,不斷增強打贏信息化戰爭需要的素質能力;引導官兵砥礪軍人血性膽氣,樹牢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為核心的戰鬥精神,自覺傳承大無畏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引導官兵堅守立身做人的高尚品德,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始終保持革命軍人的良好形象。要把組織官兵學習張超與學習其他先進典型結合起來,與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結合起來,與完成戰備、訓練、執勤等重大任務結合起來,激勵廣大官兵為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