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上卦下卦區別(易經卦象上爻和下爻)
2023-08-04 23:21:16
易經中內卦外卦的主爻是什麼?書上說,渙卦,九二爻,九五爻,分別為內外...
主爻之說是王弼在〈明彖〉一文中所提出的主張。王弼認為每一卦都有一個主爻,該主爻不但治理其他五爻,還決定了一卦的卦義與六爻變化的走向。掌握了這一個主爻,就可以掌握六爻的變化,以及全卦的卦義。
至於如何決定何爻為主爻?王弼舉出了兩個原則。
一、以寡統眾: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治眾者至寡」,以一統眾的原則。具體來說,一卦如果只有一個陽爻,那麼就是那個陽爻為主爻。如果只有一個陰爻,該陰爻就是主爻。如剝 主爻為上九,復 為初九,大有 為六五,同人 為六二。
二、以靜制動:王弼在易經中引進了老子的清靜無為思想是有名的。老子崇尚虛靜陰柔、無為自然的思想與儒家易學陽尊陰卑,「易為君子謀」的有為思想大異其趣。這些哲學問題我們先不去談論,具體來說,以靜制動,其實就是「中爻」,中爻在儒家易中是視為中庸之德性,王弼則將它闡釋為一種「無為」居靜的德性。這個原則適用在三陽三陰或二陰四陽、四陰二陽,以及乾坤兩卦裡。以乾卦為例,九五之尊是理所當然的主爻,因該爻處上卦之中,上體符合其尊貴之位。而坤卦則是以六二為主爻,因坤為臣道,以卑下為吉,六處下卦之中,因此為坤卦主爻。但另一觀點也可視六五為主爻,因為不管怎麼說,五是永遠的君位。
如果有第三個主爻的判斷原則,那麼就是以上兩者的綜合判斷。但以這三個原則,實務上還是有很多卦非常難以決定主爻,因此我們就王弼立論的精神,可再推理而自行加一條原則,就是反過來看,能夠決定一卦之義者。例如噬嗑卦 ,三陽三陰,實難決定何為主爻。但九四為噬嗑卦「口中咬物」卦義之所由來,因此取九四為很好的選擇。
以下為六十四卦的可能主爻:
卦序 卦名 主爻 理由
1 乾為天 九五 位中且正
2 坤為地 六二 位中且正
3 水雷屯 九五 位中且正
4 山水蒙 九二 位中而應
5 水天需 九五 位中且正
6 天水訟 九五 位中且正
7 地水師 九二 單一陽爻
8 水地比 九五 單一陽爻
9 風天小畜 六四 單一陰爻
10 天澤履 六三 單一陰爻
11 地天泰 六五 位中,中勝於正
12 天地否 六二 位中且正
13 天火同人 六二 單一陰爻
14 火天大有 六五 單一陰爻
15 地山謙 九三 單一陽爻
16 雷地豫 九四 單一陽爻
17 澤雷隨 九五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18 山風蠱 上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19 地澤臨 九二 位中且正
20 風地觀 九五 位中且正
21 火雷噬嗑 九四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2 山火賁 六五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3 山地剝 上九 單一陽爻
24 地雷復 初九 單一陽爻
25 天雷無妄 初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6 山天大畜 上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7 山雷頤 上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8 澤風大過 九三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9 坎為水 九五 位中且正
30 離為火 六二 位中且正
31 澤山鹹 九四 由否卦九五變位而來
32 雷風恆 六五 由泰卦六五變位而來
33 天山遯 九五 位中且正
34 雷天大壯 九二 位中,中勝於正
35 火地晉 六五 位中,中勝於正
36 地火明夷 六二 位中
37 風火家人 六二 位中且正
38 火澤睽 六五 位中且正
39 水山蹇 九五 位中且正
40 雷水解 九二 位中而應
41 山澤損 六五 位中而應
42 風雷益 九五 位中且正
43 澤天夬 上六 單一陰爻
44 天風姤 初六 單一陰爻
45 澤地萃 九五 位中且正
46 地風升 六二 位中而應
47 澤水困 九五 位中,中勝於正
48 水風井 九五 位中且正
49 澤火革 九五 位中且正
50 雷風鼎 六五 位中而應
51 震為雷 初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52 艮為山 上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53 風山漸 九五 位中且正
54 雷澤歸妹 六五 位中而應
55 雷火豐 六五 位中,中勝於正
56 火山旅 六二 位中且正
57 巽為風 六四 巽之成象主要素
58 兌為澤 六三 兌之成象主要素
59 風水渙 九五 位中且正
60 水澤節 上六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61 風澤中孚 九五 位中且正
62 雷山小過 六二 位中且正
63 水火既濟 六二 位中且正
64 火水未濟 六五 位中而應
易經裡面的卦的上爻和下爻指的是?
你理解的是對的,上下是位置,與先後不一碼事,蓋樓也是這樣!
易經中有六十四卦,每卦分上下兩卦,每卦的上為用,下為體是什麼意思...
《易經》是四書五經中的首經,素稱「群經之首,百科之源」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一生好學,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資治通鑑》、《二十五史》、《四書五經》特別有造詣,借古鑑今,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易經》這門古文化,不但是一種哲學文化,也是一門科學知識,毛主席經常借鑑它,為決策國事起到了豐功偉績的作用。《易經》的陰陽對立統一,它包羅萬象,把宇宙間一切事物盡在其中,中醫理論依據是根據《易經》中五行生剋原理而來:現代最尖端的科學發明—計算機、應用中國《易經》陰陽對主統一原理,把數理變成二進位,用0代表陰,1代表陽,把計算機信息數位化才誕生了計算機。不但中國傳統重視八卦風水,現今韓國人更重視八卦風水,連國旗都採用八卦圖。中國人運用《易經》中八卦原理來優選氣勢,符合人類生存優選優方式,不管是地理位置,建築物凡採用八卦風水氣勢優選組合,能使氣、氣流、光、水、微粒子勢與人體相吻合,使人類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得到最佳效應,我國古代和現代大型建築物無不離開八卦風水法,如首都的國際飯店,復興門的中國人民銀行等等。孟凱韜教授創立了「陰陽五行數學」,它是當代數學中提出的一種新型數學理論,建立了反映以《易經》的規律性推演出數學模型。英國科學史學家—李約瑟認為《易經》的太極圖顯示了宇宙力場正極和負極作用,美國高能物理學家F.卡普拉認為太極圖的運動變化原理與動力學術類型一致.科學易經派還創立「一元數理論」,「分形分進理論」,「模糊群子論」,地球經絡穴位說等,為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編輯本段]周易與科學的差別周易與科學的差別可以用一句經典的話來定義和解釋:行而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周易討論的是道,現代科學研究的是器。
那道和器又有什麼差別呢?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看病。西醫看病很程式化:開了處方之後,驗血,驗尿等等然後開方抓藥,過程中離不開各種儀器。而中醫看病,主要是「望聞問切」,不用儀器分析。而中西醫診斷病人之後得出的結論也不大一樣,西醫得出各種含量、指標參數。而中醫得出的結論是相對比較模糊的概念,比如中醫上有個「陰虛溼腎」的結論,什麼叫陰,什麼叫虛,陰和虛到什麼程度?各佔百分之多少?對這些中醫是不會去定量的。
對自再然科學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任何一門科學都有其前提假設。比如歐幾裡德的幾何學就是建立在幾條公理之上進行推理的,這些公理是不需要證明的,如果你不相信這些公理,那你就根本沒法去利用這麼學科。
中國道的公理或者說假設是什麼呢?我認為,天人合一算是其中一個公理。看看中國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面,幾乎都滲透著天人合一這一思想。從古代黃帝明堂天圓地方的結構,到風水裡面法天象地的思想,到梅花易以心合天的思路,再到八字命理方面的天地人三才理論,都講求人與天的融合。
算卦與科學實驗的一個最大區別就在於算卦的結論具有不可重複性。梅花易等算卦方法尤其如此。科學實驗只要嚴格遵循的相應的實驗條件和操作規程,無論誰來操作試驗都能得出相同的結果(除非試驗者操作失誤等人為失誤),而算卦,除了考慮排演出來的卦象,還得考慮算卦的時間和環境,甚至是算卦者的感受。
周易描述的世界是靈動的,普遍聯繫的,天、地、人三才高度融合,息息相關。我想到一個近似的比喻,地球上萬事萬物好比一個個有一定波長的超級敏感波源,大家都在一定範圍內波動著,每個波有各自的波長,互相干擾和衍射著,整個世界就是各種波綜合作用後的效果。改變了其中的一波,必然就會對其他波產生影響,這影響會互相傳遞。
有人說,算卦佔卜時,讓人抽籤、出字、報數來預測吉兇,這樣豈不是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偶然性?我想,假設「自然」也是一個人的話,它聽到偶然性這個詞語肯定會笑出聲來的。試試想看,什麼地方不存在偶然性呢?我們每個人對照自己的親身經歷想想看,你認識並選擇自己的婚姻伴侶,或是成就自己的事業,或者遭遇某種不幸,其實很多都是偶然的因素導致的。如果把我們當初的各種抉擇打散重新組合,完全可以構成各種各樣絢麗多彩的人生圖景,但是我們最終卻只能是現在這個樣子,其中必然錯過很多,有得到很多。
算卦也是如此,算卦是不講如果的(除非你是個作家,在寫穿越類小說),一旦人起心動念,數理就會存在於其中。人一旦有所抉擇有所行動,必然會伴隨著吉兇悔吝。偶然之中蘊含著必然,
比如有朋友出字算卦應驗了,他會說如果我當時不出這個字,那結果豈非不一樣了?但是,既然你有很多選擇,為什麼偏偏你讓測的是這個字而不是別的字?你拿出這個字,也是一種機緣。同樣的,如果你拿同一個字去找幾個人算卦,結果也不可能一樣,因為根本上你因為一件事情多次去佔問本來就不符合周易佔筮的原則(初筮告,再則瀆,瀆則不告)。
易經中有六十四卦,每卦分上下兩卦,每卦的上為用,下為體是什麼意思...
《易經》是四書五經中的首經,素稱「群經之首,百科之源」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一生好學,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資治通鑑》、《二十五史》、《四書五經》特別有造詣,借古鑑今,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易經》這門古文化,不但是一種哲學文化,也是一門科學知識,毛主席經常借鑑它,為決策國事起到了豐功偉績的作用。《易經》的陰陽對立統一,它包羅萬象,把宇宙間一切事物盡在其中,中醫理論依據是根據《易經》中五行生剋原理而來:現代最尖端的科學發明—計算機、應用中國《易經》陰陽對主統一原理,把數理變成二進位,用0代表陰,1代表陽,把計算機信息數位化才誕生了計算機。不但中國傳統重視八卦風水,現今韓國人更重視八卦風水,連國旗都採用八卦圖。中國人運用《易經》中八卦原理來優選氣勢,符合人類生存優選優方式,不管是地理位置,建築物凡採用八卦風水氣勢優選組合,能使氣、氣流、光、水、微粒子勢與人體相吻合,使人類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得到最佳效應,我國古代和現代大型建築物無不離開八卦風水法,如首都的國際飯店,復興門的中國人民銀行等等。孟凱韜教授創立了「陰陽五行數學」,它是當代數學中提出的一種新型數學理論,建立了反映以《易經》的規律性推演出數學模型。英國科學史學家—李約瑟認為《易經》的太極圖顯示了宇宙力場正極和負極作用,美國高能物理學家F.卡普拉認為太極圖的運動變化原理與動力學術類型一致.科學易經派還創立「一元數理論」,「分形分進理論」,「模糊群子論」,地球經絡穴位說等,為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編輯本段]周易與科學的差別周易與科學的差別可以用一句經典的話來定義和解釋:行而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周易討論的是道,現代科學研究的是器。
那道和器又有什麼差別呢?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看病。西醫看病很程式化:開了處方之後,驗血,驗尿等等然後開方抓藥,過程中離不開各種儀器。而中醫看病,主要是「望聞問切」,不用儀器分析。而中西醫診斷病人之後得出的結論也不大一樣,西醫得出各種含量、指標參數。而中醫得出的結論是相對比較模糊的概念,比如中醫上有個「陰虛溼腎」的結論,什麼叫陰,什麼叫虛,陰和虛到什麼程度?各佔百分之多少?對這些中醫是不會去定量的。
對自再然科學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任何一門科學都有其前提假設。比如歐幾裡德的幾何學就是建立在幾條公理之上進行推理的,這些公理是不需要證明的,如果你不相信這些公理,那你就根本沒法去利用這麼學科。
中國道的公理或者說假設是什麼呢?我認為,天人合一算是其中一個公理。看看中國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面,幾乎都滲透著天人合一這一思想。從古代黃帝明堂天圓地方的結構,到風水裡面法天象地的思想,到梅花易以心合天的思路,再到八字命理方面的天地人三才理論,都講求人與天的融合。
算卦與科學實驗的一個最大區別就在於算卦的結論具有不可重複性。梅花易等算卦方法尤其如此。科學實驗只要嚴格遵循的相應的實驗條件和操作規程,無論誰來操作試驗都能得出相同的結果(除非試驗者操作失誤等人為失誤),而算卦,除了考慮排演出來的卦象,還得考慮算卦的時間和環境,甚至是算卦者的感受。
周易描述的世界是靈動的,普遍聯繫的,天、地、人三才高度融合,息息相關。我想到一個近似的比喻,地球上萬事萬物好比一個個有一定波長的超級敏感波源,大家都在一定範圍內波動著,每個波有各自的波長,互相干擾和衍射著,整個世界就是各種波綜合作用後的效果。改變了其中的一波,必然就會對其他波產生影響,這影響會互相傳遞。
有人說,算卦佔卜時,讓人抽籤、出字、報數來預測吉兇,這樣豈不是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偶然性?我想,假設「自然」也是一個人的話,它聽到偶然性這個詞語肯定會笑出聲來的。試試想看,什麼地方不存在偶然性呢?我們每個人對照自己的親身經歷想想看,你認識並選擇自己的婚姻伴侶,或是成就自己的事業,或者遭遇某種不幸,其實很多都是偶然的因素導致的。如果把我們當初的各種抉擇打散重新組合,完全可以構成各種各樣絢麗多彩的人生圖景,但是我們最終卻只能是現在這個樣子,其中必然錯過很多,有得到很多。
算卦也是如此,算卦是不講如果的(除非你是個作家,在寫穿越類小說),一旦人起心動念,數理就會存在於其中。人一旦有所抉擇有所行動,必然會伴隨著吉兇悔吝。偶然之中蘊含著必然,
比如有朋友出字算卦應驗了,他會說如果我當時不出這個字,那結果豈非不一樣了?但是,既然你有很多選擇,為什麼偏偏你讓測的是這個字而不是別的字?你拿出這個字,也是一種機緣。同樣的,如果你拿同一個字去找幾個人算卦,結果也不可能一樣,因為根本上你因為一件事情多次去佔問本來就不符合周易佔筮的原則(初筮告,再則瀆,瀆則不告)。
《易經》第三十四卦意思
通俗的講,就是先要自己變得強壯才能幫助他人。關鍵是別逞能。學會吸引他人。
會動腦,還要會動腳。關鍵是隨機應變。千萬別傷人。否則肯定得不償失。
周易的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的劃分標準是什麼?
首先,實際上易經只有36個卦體,平均分配上經18,下經也18。
複次,上經中,乾坤,頤大過,坎離 六個卦是交錯的,而不是倒覆的,這個六個卦指示天道,故在上經。而下經中,中孚小過,(既濟未濟,此兩卦特殊,既是交錯又是倒覆的,故不列出了。)此兩卦是指人道而言,故在下經。易經明天道而推人事,於此可見也。
複次,上經30,下經34,正好為4,此4為四時之意,暗指人道效法天道,應從四時變化出參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