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韓頂流最新消息(剛剛定了700億頂流)

2023-07-25 11:30:57

中國基金報記者 房佩燕

定了!月初剛剛「官宣」離職的頂流基金經理林森去向正式曝光。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顯示,原易方達基金經理林森於5月29日正式加盟上海勤辰私募基金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值得注意的是,勤辰資產作為新銳平臺型私募,近期受到市場極大關注。此前,勤辰資產已匯聚了多位80後知名基金經理。包括被譽為「成長股獵手」的原華安基金投資總監、基金經理崔瑩,原鵬華基金新生代明星基金經理張航。以及由原華夏基金的鄭博宏來帶領研究團隊。加上林森,至此,四人齊聚勤辰資產。數據顯示,林森、崔瑩和張航在公募期間合計管理規模近1000億元。

究竟他們是怎麼聚在一起的?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創建「勤辰」?該平臺將如何實現1 1>2?未來將在資管行業掀起怎麼樣的浪潮?中國基金報對勤辰資產進行了獨家採訪。

林森正式加盟勤辰資產

5月7日,易方達旗下包括易方達安心回饋、易方達裕祥回報、易方達瑞程在內多隻基金髮布公告,基金經理林森因個人原因離職,彼時所管理規模接近700億,離職引發市場較大的關注。

而據中基協最新資料顯示,林森已正式加盟新銳私募平臺勤辰資產。林森出現在勤辰資產的人員名單之列,而從具體信息來看,林森的證書資格變更時間為2022年5月29日。

四大80後猛將齊聚新平臺

「抓住時代的Beta,創造年輕人的Alpha」

至此,勤辰資產已匯聚包括林森、崔瑩、張航、鄭博宏等多位80後「新一代基金經理」。

從過往投資經歷來看,幾位基金經理各有所長,投研互補,投資理念分別如下:

林森:自下而上,宏觀判斷少,重視基本面投資,不做博弈,立足中期、淡化短期波動,也不對超長期的未來賦予高權重,堅守能力圈,只買看得懂的公司。而在投資流程上先看估值,再看公司治理,重視個股個券的超額收益。

崔瑩:專注在成長股這條賽道,被市場稱為「成長股獵手」。投研方向專注於高端製造、新能源、軍工、TMT、醫藥和化工等板塊。對他而言,選到處在生命周期向上階段的公司,可能比用便宜的價格去買更重要。他將自己專注於高成長股領域的投資標準總結為好賽道、好公司、好階段。

張航:基於深度研究基本面的價值投資。具體而言,第一,自上而下從經濟變遷和行業周期的視角配置行業;第二,自下而上從企業家精神和組織文化的角度選擇優質的企業;第三,找尋具有中長期成長性的好公司下重注,追求有現金流的利潤,有質量的增長。

三人在公募期間合計管理規模近1000億元。數據顯示,林森,崔瑩、張航三人在公募期間的代表產品均處於同類前3%。如崔瑩執掌的華安逆向策略,任職總回報181.34%(超越基準184.03%),年化回報16.92%,Wind同類排名7/394;林森執掌的易方達瑞程,任職總回報183.02%(超越基準158.09%),年化回報21.78%,Wind同類排名28/1343;張航執掌的鵬華品牌傳承,任職總回報278.09%(超越基準234.93%),年化回報61.56%,Wind同類排名46/1820。

據悉,這幾位創始合伙人不僅早已相識多年、而且彼此認可又相互欣賞。也正是因為在過往多年的交流碰撞,他們最終決定一起創立一家匯聚新一代優秀投資人並真正堅持客戶利益至上的資產管理公司。

據介紹,「勤辰」在取名上就意蘊深長。「勤」是勤勉勤奮之意,「辰」指中國古代十二時辰中的7-9點,取旭日東升的意象。幾位合伙人希望藉此表達一群勤奮勤勉的年輕人在資本市場中共赴星辰大海的寓意。 「抓住時代的Beta,創造年輕人的Alpha」是這家資管新勢力最鮮明的價值主張。

他們都認為投資是個動態進化的過程,尤其在中國經濟產業加速迭代變遷的當下,需要新一代的投資經理持續快速學習迭代,更需要團隊協同作戰而非單打獨鬥,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投資的世界沒有永遠的唯一正確答案,只有以永遠在路上的態度、勤勉專業的付出,才配得上擁抱這時代的芳華。而這就是「年輕人的Alpha」。

「我們希望謀而後動、行穩致遠,做一個資管行業受人信賴的品牌,所以在公司架構上,我們採取的是平等的合伙人制度。同時在機制設計上做了一系列創新和保障,在團隊搭建上做了充分的前置準備。勤辰是所有勤辰人的勤辰,大家共創共建共享。」執行事務合伙人張航如是介紹。

在平臺人才隊伍建設上,勤辰有三個基本的選人標準:品格正直、持續熱愛、能力出眾。勤辰認為由於資管行業的信託責任重大,唯有正直誠信方能行穩致遠,也唯有對研究本身有發自內心的持續熱愛方能逆水行舟乘風破浪。能力出眾則除了過往的業績和研究表現,勤辰更看重潛力而非名氣和title,希望聚集的是依然處於職業生涯上升期的投資人。

中國基金報對勤辰資產的四大合伙人進行了獨家專訪,分享精彩問答給大家。

創業再出發:來自時代和內心的雙重號召

老朋友一起做一件大家都熱愛的事

中國基金報:為什麼選擇創業?進入私募之後的長期投資目標是什麼?

張航:選擇創業是來自時代和內心的雙重召喚,也是我們勤辰「時代的Beta和年輕人的Alpha」的出處。時代的Beta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產業升級的大浪潮中一批新的高質量公司在不斷湧現,二是資管行業本身的歷史機遇。我們自己做投資,研究比較了許多不同的行業,資管行業是鮮有的需求端滲透率還極低,行業天花板很高,競爭格局又遠未確定的行業。

面臨時代的機遇,我們都還年富力強,狀態極佳,在過往也有一定的積累和沉澱,因此一起創業,做一些更具挑戰性的探索,打造一個新的資管品牌是我們不約而同的選擇。

至於投資上的長期目標,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唯一的目標就是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資產管理行業一邊是客戶信任所託,一邊是我們投資端的標的,我們只是在中間扮演資本分配中介的角色。我們資管行業賴以存在的基礎是客戶的信任,而不是投資端我們自身多麼高超獨特的投資能力。我們應該把自己放低一點,投資的目的是去踏踏實實為客戶創造實實在在的收益,而不是去塑造一個投資的IP。我們勤辰未來所有的管理決策和投資決策都只圍繞為客戶真正創造價值。

我們追求的是客戶信任的長期積累能如涓涓細流匯聚成河,而不是公司規模、排名、流量的短期爆發。

崔瑩:我個人一直堅定看好中國資產,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貨幣供給的整體擴張為權益資產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概率。對中國權益資產而言,在較好的基礎概率上選擇到幸運的行業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就有成功的機會。

自主創業無論是投資上還是產品設計、發行時點等都更具靈活性,也能夠提供與客戶需求更匹配的產品,真正讓客戶賺到錢,優化客戶持有體驗,這既是創業的初衷也是我投資的長期目標。

林森:我作為投資人的職業生涯起步於美國,在PIMCO工作時和國內的同行一直有交流,當時強烈的感覺國內的資管行業還正處在大爆發的前夜,與美國頂級資管公司相比,國內的資管公司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空間廣闊,這也是最終促使2015年我回國的原因。另外當時在美國也看到了在產業加速變遷的浪潮裡,一批年輕人創立的新對衝基金不斷崛起,創業的種子當年就默默種下了。回國這些年也確實在大平臺上親歷了行業的蓬勃發展,我自身深深受益於這一過程。但心裡的種子始終在不斷發芽,夢想自己能從0開始參與創立一家屬於我們這代人的資管公司和品牌。這些年在國內做投資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到中國產業升級變遷也開始加速,我自身也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又各種機緣巧合有我們幾個志同道合、知根知底又非常互補的合伙人,大家一拍即合,剩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中國基金報:為什麼選擇平臺型私募?你們三位在公募期間管理的產品都是同類產品前3%的卓越業績,你們是如何聚在一起的?

張航:其實談不上平臺,就像林總剛才說的,我們就是幾個老朋友不約而同想一起做點事情。我們認為提供資管服務是件很嚴肅的事,「草莽時代」已經結束,做好資管這門生意,需要成建製成體系的前臺市場服務、中後颱風控運營保障以及強大研究團隊的合力支撐,而這都不是一個人單槍匹馬能完成的。投資上也是同樣的道理,產業加速變遷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只有投研團隊共同研究、相互分享、不斷辯論才能把握產業和公司的脈搏。

我們都認為一個人可能短期能跑得很快,但一群人相互支持團結協作才能行穩致遠。

崔瑩:我認為一個人的個人天賦、努力程度和市場機遇決定基金經理的上限,而所在平臺決定其下限。考察一個資管公司的能力與潛力,核心是看有多少基金經理在中位數水平之上。

勤辰平臺上的基金經理在資產類別、行業板塊和投資方法上整體而言是和而不同的,能夠進行有效地共生互補,也使得公司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有更強的適應能力。我們幾位投資經理在行業上各有擅長,比如我對TMT可能熟悉一些,張航在大周期大製造上積累很多,還有深耕高端製造和全球消費醫藥的投資經理,他們都給了我非常多的啟發,我們基金經理之間可以優勢互補,在充分的討論中提高我們整個平臺的認知水平和基礎回報率。

從另一個維度看,從相對收益向絕對收益的轉變,需要在投資體系中給予回撤控制更大的權重。平臺型私募能夠有效賦能基金經理,在行業配置上更加均衡,幫助其最大限度地控制好投資組合的下限,從而有更高的概率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持有體驗。

林森:我們幾位合伙人都是很多年的朋友,相互間都有各種淵源。最早是我和我們海外研究負責人安冬,我們2007年都在波士頓,當時我還在道富銀行做風控,他在Fidelity做股票,剛好彼得·林奇是他們組的mentor,聚會時安冬經常給我們講很多投資案例和林奇的故事,非常吸引我,給我打開了一扇價值投資的大門,也最終促使我下定決心跟隨安冬曾經的步伐去芝加哥大學讀MBA,當時也是他給我寫的推薦信。後來我們都在2015年左右回國工作,又都先後從北京搬到上海。應該說安冬既是我投資上的領路人和導師,同時一路走來都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和見證者。現在我們終於有機會能在一起工作,安冬也成了是我們所有勤辰年輕研究員的mentor,有種夢想照進現實的感覺,緣分真的很奇妙。

我和崔瑩是同鄉亦是同學,我們都曾就讀於南師大附中和南京大學,是雙料校友,回國後在投資上一直交流不斷。我和博宏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師兄弟,在美國就熟識,這些年一直在研究上保持深入的探討。我和張航最早是在出差調研中結識,後來在公開的基金季報裡才發現我們不約而同的都重倉了某光伏企業和某汽車零部件公司的股東,後來這兩家公司分別漲了十倍和五倍。神奇的是發現他們之間恰好也都是非常熟悉的朋友,大家自然而然就越聊越多,最終讓我們走到一起。

我們選擇一起做個平臺一方面因為我們希望共同創立的是一個規範化運作的資管公司,這不是一個中心化的」作坊「能實現的。另一方面,都是老朋友了,能在一起做一件大家都熱愛的事,本身就很開心。

投研、管理Two-line」架構

「自己依然是研究員 扎到研究前線」

中國基金報:公司在管理、投資上是如何磨合的?目前分工情況如何?

張航:我自己做投資的過程經常會去觀察思考不同行業的優秀公司是如何建構和運作的。從商業模式的本質出發,資產管理應該是一整套專業性極強、協作性要求極高的複雜流程。針對我們勤辰的情況,所以我們要尊重專業,不能「外行指揮內行」。從一開始我們就明確了「Two-line」的架構。投研這塊,博宏擔任研究總監,我們幾位投資經理也會下沉到不同的研究小組裡。非投研條線,我們在市場、合規風控、基金運營等條線均前置配備了成熟資深的團隊。

我們深知資管行業的特殊性和客戶所託的責任重大,因此我們在對內建設上會大膽前置投入,但對外募資節奏上會更穩健,始終堅持讓我們的管理能力走在管理規模的前面。

崔瑩:資產管理的核心驅動力還是來自投資研究,我們勤辰實行投研和非投研條線分工協作,各司其職,相互支持,這種模式讓投研端能更加專注於投研,而不會因為管理或市場運營佔用我們過多的時間,從而不斷塑造我們投研的長期優勢,形成護城河。

中國基金報:在投研方面,你們是如何分工的?

張航:我自己這些年一直在不斷觀察思考如何做好投研這件事。投研之間,唇齒相依。沒有研究,投資就是無本之木。但沒有投資,研究就是空中樓閣。我們一切的機制設計都是為了讓研究和投資能夠緊密聯繫、高效轉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投資經理要下沉到研究一線去衝鋒陷陣,自己去聽電話會、調研、拆模型,而不是坐在辦公室等著研究員「投餵」。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產業脈搏,在投資上保持敏銳度。

崔瑩:說到投研,就像張航說的,其實我們自己也依然是研究員,既是彼此的研究員也是不同研究小組的帶教研究員。我們幾個合伙人每個人都會分配到一個行業組裡,扎到研究前線,這樣投研交流就不是一個單向匯報而是一個隨時進行的多向動態過程。我們能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都還年富力強,這些年一直是這樣的工作節奏。另一方面是由於我們搭建了「two-line」的架構,把PM從其他非投資的事務中解放了出來。

鄭博宏(合伙人、研究負責人):我自己之前的工作經歷中經常困擾我的就是投資和研究如何在一個頻道上真正有效的溝通,它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們針對性的做了很多機制創新和激勵上的設計。

首先是把研究的基礎工作不斷標準化、模塊化,以實事求是為準繩,比如我們的重點個股覆蓋有標準化的模板和三件套要求(One-page、深度報告和財務模型)。

其次,研究員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偏中長期的「好行業、好公司、好結果」等事實性因素,進一步的再去尋找行業裡能不斷發展壯大的公司,在此過程中研究員可以忽略短期股價波動。而「好價格、好時機」更多的交由基金經理負責。兩者交集的假設預測、主觀判斷部分則需要投資經理和研究員之間不斷探討辯論以不斷逼近現實。

此外就像前面兩位說的,因為我們的基金經理自己都在研究的一線,反過來也對我們的研究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經常會出現某公司,基金經理了解得比研究員更深入細緻或者基金經理聽了產業鏈相關電話會議主動給研究員反饋補充的情況,這對研究員也是一種鞭策。

此外,我們堅持在募資之前先做投研磨合、投研練兵,我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對客戶負責。比如在剛剛過去的年報季裡,我們利用上海封控居家辦公的時間,以每天超過3-4小時每次超過10家以上超高強度累計討論了超過400家公司的年報季報,五一之後又開始對重點池公司進行第二輪基於財務模型和核心假設的深度討論。應該說目前投研體系運轉的效率甚至超出了我們自己的樂觀預期。所以今天才能放心地說,我們幾個合伙人對我們的投研體系非常有信心。

中國基金報:原有的投資體系是否受到影響?投資框架是否會改變?

張航:我認為投資體系本身就應該是不斷進化完善的,尤其是在當下中國產業加速變遷的背景下,投資人必須持續學習迭代,而這更多源於對產業理解的不斷深入和認知的進步,投資體系倒不會因為在不同的平臺做投資就有大的改變。

未來結合產品屬性和客戶需求特性,在投資落地過程中必須更加注重絕對收益導向,更加注重客戶的持有體驗。體驗感本身,也是我們提供理財服務的題中之意。

崔瑩:我自己的投資體系不會有大的變化,過去投資雖然覆蓋行業很廣,但是TMT和高端製造更多,未來基於我們勤辰的平臺研究資源,在行業配置上可能會更加均衡。

談到變化,有兩個方面。短期會在投資體系給予回撤控制更大的權重,中期目標是希望學習全球頂尖的投資人,通過構建跨市場,跨品種,多空對衝的投資組合,實現更高的月度或者季度勝率。之前看傑克施瓦格的「金融怪傑」系列,海外的一些優秀投資人,他們的月度盈利比例能做到90%,100個月有90個月盈利。現A股市場股多產品還無法很好的實現跨品種、跨市場和多空對衝機制,我希望通過構建機械式投資體系,尊重市場反饋,執行嚴格的紀律來控制風險,最大程度上提高月度勝率和回報率,而降低月度波動率。

人才超前投入

團隊有一半的人具備產業經驗

中國基金報:當前勤辰的投研團隊如何構建,有怎麼樣特色和優勢?

鄭博宏:我們此前調研學習了很多國內外優秀資管公司在投研建設上的經驗教訓,並結合我們自身在行業多年的實踐、觀察和思考,最終形成了我們目前勤辰建制完整的投研團隊,它具有鮮明的特色。

首先,人才密度高,超前投入。勤辰在招人環節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構建一支高質量的團隊,目前已形成了「總量周期、高端製造、TMT、消費醫藥」四個大組的完整建制。我們堅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超前的投入是希望本著對投資者負責的態度,在研究端儲備好充足的彈藥,提前完成投研練兵。

其次,團隊高度國際化。我們勤辰投研團隊有接近40%的人具有海外經歷,並且有曾就職於海外頂級投資機構的海外研究總監加持。「中美之間啤酒行業的商業模式到底有何區別」,「美國08年金融危機之後消費行業的復甦經歷了幾個階段」,「巴菲特過去50年的投資都告訴了我們什麼」,在勤辰日常的投研討論與分享中,類似的話題屢見不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團隊有一半的人具備產業經驗,包括網際網路大廠前高級專家、上市公司董秘、頂級大三甲醫院醫生等,他們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維度的視角,在把握產業變遷上具備銳度與深度。

大概率現在是未來一批超級成長股的起點

是難得的黃金坑

中國基金報:對於今年市場的看法?市場不斷下挫的原因?後續可能進行的演繹?

張航:今年上半年市場的走勢受到內外部多種複雜悲觀因素共振影響。但無論是外部環境、國內疫情還是經濟基本面的底部在二季度或已探明,我們認為資本市場已經過度反應悲觀預期。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我們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別人恐懼,我們貪婪」的時刻。

崔瑩:今年以來價值股階段性佔優,背後核心還是均值回歸的規律在起作用,上一次可能是2016-17年。風格切換背後有底層資產景氣度變化也有一些宏觀因素影響,但是長周期要相信趨勢和成長的力量。市場在過去一個季度的單邊下跌主要是因為俄烏戰爭和國內疫情發展超預期,後續我們認為這些因素都將逐步緩解。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入,A股上市公司的質量有了系統性的提升,權重股構成逐步多元化,消費、醫藥、新能源和TMT等行業權重大幅提高,板塊間的盈利相關性不斷下降,降低了整體市場波動性,只要經濟與市場運行能夠恢復常態,市場就存在結構性機會。

中國基金報:目前是進場的好時機嗎?目前最大的風險在哪裡?

張航:我們沒有能力預測市場的絕對底部,但總體已經進入底部區間。今年以來內外部的各種負面因素交織衝擊不斷,整體市場和個股都無差別的下跌了30-50%,應該說最大的系統性風險已經得到了相當地釋放。大批成長股已經進入非常好的買入區間和擊球區。未來三五年後再回頭看,大概率現在就是未來一批超級成長股的起點,是難得的黃金坑。這也提高了我們作為新的管理人在一階段就為客戶提供較好產品體驗的概率。

崔瑩:目前影響市場有三個主要因素:疫情的發酵、通脹、逆全球化包括對地緣政治衝突的擔憂。疫情對於多數公司的影響是短期利潤增速,幾個月的現金流對企業長期價值影響有限。我認為投資,與其去討論我們無法掌控的事情,不如把我們能夠掌控的事情做好。因此今天,我們大部分時間也是在討論一份份公司的年報和季報,著手當下進行分析,而不是一味擔憂未來的風險。

和一幫「老友們」做有意義的事

每天都「跳著踢踏舞去上班」

中國基金報:和其他公司相比,你認為勤辰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張航:勤辰最大的特點是年輕有活力,平等且友愛,大家都有背靠背的信任和同學般的友誼。不論投研還是中後臺的同事都願意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在投研上,一幫不知疲倦的研究「極客」不分日夜地探討交流,分享想法,像極了一個科研實驗室,我很享受這樣的氛圍。

崔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開放與平等」。基金經理之間、基金經理與研究員之間毫無保留地分享交流辯論各種投資問題,這在一般的資管機構其實是很難做到的。

林森:我們幾位合伙人在創業之前就已認識多年,彼此的認可度、信任度和分享度都很高。能和一幫自己喜歡並欣賞的「老友們」在一起做點有意義的事,本身就讓人很愉快,每天都像是巴菲特說的「跳著踢踏舞去上班」。

中國基金報:你對勤辰有什麼期待?

張航:兩方面,對內希望勤辰成為所有勤辰小夥伴樂於工作、樂於奉獻、樂於分享的地方;對外期待勤辰能為客戶提供真正好的投資體驗,成為大家信賴的資管品牌,雖然道阻且長,但我們相信行則將至。

崔瑩:希望我們勤辰能真正做到持有人利益第一,以客戶利益為先,重視絕對收益。未來在管理規模、產品創設、募資時點等問題上堅持客戶利益至上,最終給客戶創造真正的收益。期待勤辰能成為大家信賴的資管品牌。

林森:短期我特別期待與勤辰的各位優秀的小夥伴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思維的火花。長期我希望勤辰能夠形成自己的投研文化,一方面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行加入;另一方面具備自身的造血能力,幫助年輕人完成從跨出校門到成熟投資經理的成長與蛻變。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