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大年初三安睡遲起 此日送財神可保財運亨通
2025-07-17 04:53:10
在我國的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大年初三,安睡遲起」。我們由這句話,就可以解讀出當天的相應傳統風俗。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有許多傳統風俗的存在,而在大年期間的年年俗則顯得更為重要,也值得我們去實施。
大年初三安睡遲起
眾所周知,因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初一初二人們到處走親訪友,身體也是比較疲憊的,再加上初三以後也要到處拜節,所以在這一天一定要養足精神。
年初三也回娘家
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時間是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煙臺、萊蕪、聊城等地,卻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在這些地方的習俗裡,大年是包括初一和初二兩天的,直到初二傍晚的時候,人們才會通過放鞭炮等形式把年三十那天傍晚迎接回來請到家裡供養的家堂送回去,在這期間出嫁的女兒就一定要待在公婆家絕不能看到娘家供奉家堂的桌子,否則就會不吉利,這個說法一直沿襲下來,就形成了這些地方初三才能回娘家的習俗。
正月初三送財神
從山東沿著黃河逆流而上,穿過華北平原,來到黃土高原,在西北農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是要送灶神的:從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請回灶神爺貼在灶臺中間,並擺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裡面五穀豐登,來年莊稼有好收成,全家人豐衣足食,年年有餘。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爺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