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冷至尊矽脂評測(決不能忽略的配件)
2023-04-14 12:18:19 2
戴爾N系列筆記本電腦的散熱設計飽受詬病,偶10年心血來潮,花了6000多大洋入手了N5010,當遊戲本用,每周輪流蹂躪基爾加丹、伊利丹和凱爾薩斯。I5 460m的處理器,加上1g獨顯還是能勝任的。到手不久就把雞肋的2g內存升級到了4g。說實話,戴爾的質量還是不錯的,就是這個系列散熱太坑爹,到今年開始頻繁死機,顯卡經常都是90多°,魯大師經常叫喚。加了散熱底座,管用了1個多月,溫度又繼續上升。沒辦法了,在萬能的某寶上買了幾塊錢的散熱矽脂,連結就不貼了,反正這貨啃爹得不是一般的。一個月後,熄火了,幾番檢測,主板燒壞,欲哭無淚。
趕緊找修吧,在萬能的某寶上,一番討價還價,加180塊歷時一月換了主板。一氣之下,直接又買了兩根4g內存,把我兩根2g的換下來,70一根出手了。然後,一不做二不休,又把我的I5折價200塊,加了300塊換回了I7 -740QM,雖說是1代i7 好歹又提升了一點吧,好歹別人問我,我說用的是I7(一)的(代)電腦吧。(偽高大上)
只有坑爹的1g顯卡沒辦法了,就這麼著吧。最最後,再次二不做三不休,將主硬碟換成了64gSSD,原來的500g硬碟,裝在光碟機位硬碟盒子【某寶一大把】。下面,主要說的是《論散熱矽在筆記本散熱系統中的重大影響》。從左到右,以此是4G三星1333內存X2,內存盒蓋,硬碟光碟機盒。另外,換下來的光碟機換了個外置盒子(裝系統都用的U盤,記不清有多久沒用過光碟機了)。
下面是SATA2的64g版SSD。199元還64G,這個價格有點坑,我自己往下跳。
準備工作就緒,再也不敢用某寶的劣質垃圾矽脂了。求助京東吧。對比了兩款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IC Essential E1 美孚 E1 導熱矽脂(送油脂去除劑)29.90元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黃金導熱矽脂一個19.9。都是5克重。E1多了「優質去除劑」(稍後我會專門說這貨)經過燒毀主板出了180元人民幣的不慘痛教訓,我痛定思痛,買了29.90元的矽脂。(可以說我是看著價格買的嗎?)
這塑料殼子質量真好啊!
就這些了!
動手黨現在開始幹活兒。三下五除二就把鍵盤和蓋子拆了,SSD幾個大字是不是很拉風!
這就是我(偽)高大上的配置了,i7處理器, 8g內存,還是SDD……有沒有覺得老機換發青春了?請忽略雞肋的顯卡吧!
鍵盤和前蓋子,螺絲都擺好了,我又強迫症。
主板拆下來後的慘狀。
劣質矽脂,這是什麼材質的矽脂?經過散熱銅片壓迫,顯卡晶片上已經慘不仍睹。CPU上也好不到哪兒去。
散熱銅片上,也很慘!
開始清潔晶片表面和散熱銅片了。這就是傳說中的油脂去除劑,經過鼻子辨別,應該是高濃度酒精溼巾無疑。多了這玩兒就多了10元錢,整個人一下就不好了。不過擦拭效果還是可以肯定的,可惜才一張。下次大方點多給幾片嘛,我代值友謝過了!
【矽脂塗抹心得】酷冷至尊(CoolerMaster)IC Essential E1 美孚 E1 導熱矽脂連粘稠度很濃,呈現乳膠漆似的白色,在中間點一滴矽脂後,輕輕用標配的塑料小卡片從中間慢慢向四周塗抹,很有絲(絲)滑(襪)的質感,但力氣不能過大,否則中間易出現薄點。完美的厚度據說是一張紙的厚度,並且矽脂全部在晶片頂部。晶片側面絕對超凡脫俗,不沾一滴矽脂。比如下圖。
螺絲從①②③開始,慢慢旋進去,每次半轉。如果你先把③號螺絲車死,再去旋①②號,那麼恭喜你,輕則導致散熱不均,重則……換CPU吧,外觀磕出齒齒還不保修。
【溫度壓力測試對比】
1、在CPU晶片塗的新酷冷至尊(CoolerMaster)IC Essential E1 美孚 E1 導熱矽脂。而在顯卡晶片上,仍然塗的某寶劣質黑色矽脂。
2、經開機測試,在待機狀態下,主板、顯卡、CPU溫度經過5分鐘,均保持在40~60℃左右,幾乎沒有變化。可見在待機狀態下,二者的溫度表現還是很好的。讚一個!
3、魯大師溫度壓力測試,幾秒鐘時間,顯卡溫度原形畢露。紫色曲線就是劣質矽脂的拉風走線,10秒鐘就可以從60℃竄到90℃以上。絕對的取暖、燒主板、燒錢利器。96℃,您沒看錯,這都可以燒開水了。
4、下面才是最終效果,不管是不是壓力測試,三條曲線始終完美重合,5分鐘也不會超過70℃。(魯大師的標準時3分鐘)
曬物廣場每天發布網友真實選購經歷和商品體驗,有沒有想曬一單的衝動?如果您手頭上有個不錯的東東,不妨show給大家看看吧,點此爆料。
已贊 1點個讚吧~
評論(2)
椅子
2分鐘前
前M5010用戶表示顯已經修了三次·····
沙發
8分鐘前
效果這麼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