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暑的古詩七言絕句(小暑食新吃餃)
2023-04-14 03:10:40 3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
今日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
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於每年公曆7月6-8日交節。
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即為小熱,代表還不十分熱的意思。
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
我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
小暑這個時節雖然陽光猛烈、高溫潮溼多雨,但對於農作物來講,雨熱同期有利於成長。
「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
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小暑的標誌性物候有三:「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溫風至」指小暑節氣後,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
「蟋蟀居宇」指小暑後五日,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小暑。
「鷹始鷙」指再過五日,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飛到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我國南方地區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
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
在北方地區有頭伏吃餃子的傳統。
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是開胃解饞之物,且餃子的外形像元寶,有"元寶藏福"的意思,吃餃子象徵著福氣滿滿。
古人墨客詩酒雅興,時節更替也愛以詩會友、抒情達意。
了解了小暑相關知識後,讓我們再一起來欣賞20首描寫小暑時節的古詩詞。
小暑詩詞之一: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賞析:
這首詩完整描繪了小暑三候,沒有更多的情感,但聲色俱像,讓人靜心以融入自然之妙。
小暑初來,熱風撲面。
竹子狂風中喧囂,暴雨即將來襲,山色壓下來灰暗暗一片,伴隨著雷聲滾滾;
一場又一場的雨之後,門窗上有了潮溼的青靄,臺階上長滿成片的綠苔;
蒼鷹已感肅殺之氣將至,開始練習搏擊長空的本領;
而蟋蟀羽翼開始長成,離開田野居穴之壁以避暑熱。
小暑詩詞之二:
消 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賞析:
暑熱何以消?靜坐院中,心無旁騖,是對抗暑熱的最好辦法。
心中無他念,直至眼中也無一長物,愜意之中只感受到窗下吹來徐徐涼風。
心靜自無暑,室空方生涼。這樣的時候怡然自得,哪裡還和別人一樣。
不僅是消除暑熱的方法,同時也揭示了一種人生哲理。
過多慾念煩躁生,只有遠離酒色財氣,心才能進入一方靜謐的世界。
小暑詩詞之三:
納 涼
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賞析:
攜杖出戶納涼,畫橋南畔,綠柳成行。
詩人倚坐胡床,看月亮悠悠爬上來,聽笛聲悠揚遠飄去。
晚風初定,池中蓮花散發幽香,沁人心脾,詩人神清氣爽、怡然自得。
小暑詩詞之四:
和答曾敬之秘書見招能賦堂烹茶(其二)
宋·晁補之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
賞析:
有詩,有友,有茶,有酒,詩人筆下的小暑,如此愜意。
約上好友,烹上好茶,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在這個被溫熱環抱的小暑時節,享受當下即好。
時光流逝,回首時,那一碗淡茶,兩相對坐,已留下無限美好。
小暑詩詞之五:
苦 熱
宋·陸遊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賞析:
屋瓦反射陽光,好像火龍飛舞;
太陽靜靜地把汗水趕出來又消滅,
遺憾沒有翅膀可以飛出塵世之外,
只能忍受坐在蒸籠裡般的酷熱。
小暑詩詞之六:
夏夜追涼
宋·楊萬裡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賞析:
夜晚的燥熱比中午沒有絲毫減弱。
走出門來,靜立在月光下,聽見有蟲鳴聲在密林竹叢中響起,一聲聲悠長而閒適。
心也不禁沉靜下來。
原來這偶爾的涼快,卻不是風給予的,而是夏夜的靜謐,給人帶來一點微涼的感覺。
小暑詩詞之七:
夜 望
宋·方回
夕陽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漸晴。
南北鬥杓雙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猶在,末俗何為路未平。
似覺草蟲亦多事,為予悽楚和吟聲。
賞析:
才到小暑,雷雨天氣已轉化為炎熱。
夕陽已落,月亮升起,夜晚的天空中南鬥北鬥的鬥勺直指南北,方位清楚易辨。
古人話語依然流傳,世道仍然多不平。
感覺草蟲也是多事,好像在用鳴叫應和我的感嘆。
小暑詩詞之八: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頻
卻憶涼堂坐,明河幾度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國曾重講,雲林半舊遊。
此來看月落,還似道相求。
賞析:
在安靜美好的夜晚靜靜打坐,天上的銀河不知道流轉了多少次。
修禪時,正巧趕上小暑節氣,而入秋時,則身體有些抱恙。
在靜室中細細聆聽大師講解玄妙深奧的道理,靜謐的心情可以隱居山林直至白頭。
寺院每日獻上林間的果實,讓我也想羨慕獼猴一樣自在的生活了。
小暑詩詞之九:
久雨六言
宋·劉克莊
平陸莽為巨浸,晴空變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節,重黴必大有年。
賞析:
平地變成澤國,天空好像漏了一般。說的是雷雨天氣的景致。
明日是小暑,大雨意味著豐收年。
小暑開始,長江中下遊易出現高溫少雨天氣,這時的伏旱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
農諺說:「伏天裡的雨,鍋裡的米。」小暑後的雷雨對水稻生長非常有利。
因此,我們可以感覺到一種欣慰和喜悅之情。
小暑詩詞之十:
夏 日
清·喬遠炳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
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
賞析:
這種小暑,小情小景,怡情怡心。
小暑之時夏日晝長,偶有微風令人心神清朗。
林中傳來時斷時續的蟬鳴,雕繪屋梁上燕子喃喃絮語。
躺在竹蓆上睡覺,感到身下紋絡涼滑;坐在草地上,聞著滿園花香。
享用雪藕和冰桃,悠然自得;偶爾嘗嘗「碧筒」,無須別人勸導珍重。
「碧筒」是用荷葉柄製成的菸斗;也指「碧筒杯」,是一種用荷葉製成的酒杯。
小暑詩詞之十一:
喜夏
金·龐鑄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薦枕,黃釭亦升堂。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
晚涼無一事,步屟到西廂。
賞析:
「煩夏莫如賞夏」,與其煩燥,不如靜心以賞,故有「小暑不足畏」。
「青奴」就是竹夫人,古時消暑用的器具。
用上竹夫人,時時處理公務,聽竹林鳥鳴,雨打荷葉,傍晚涼爽,閒暇無事,穿上木屐到西廂去。
小暑詩詞之十二:
前調·小暑
《明詞彙編》
返照射村斜,三兩人家,
行行忽被暮雲遮。
惆悵郭宗昨宿處,林滿歸鴉。
散綺細看霞,城鼓初撾,
徵塵飛上敝裘些。
又早見蟾光升樹,映著蘆花。
賞析:
一幅很美的小暑時鄉村傍晚風光圖畫。
夕陽返照,傍晚的雲掩蓋著只有三兩戶人家的村落,樹林中已經滿是歸巢的烏鴉。
晚霞鋪開如錦,行人聽到城中開始打鼓,而塵土飛上舊衣,很快看到月亮升上樹梢,映白了一片蘆花。
小暑詩詞之十三:
前調·野老家
《明詞彙編》
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
炎蒸窗牖氣初剛。
無計遣茲長晝也,茗碗爐香。
深院一垂楊,又鬧鳴螿,
簿書堆案使人忙。
何不歸與湖水上,做個漁郎。
賞析:
非常生活化的一首詞。
吃瓜飲茶,消夏避暑;點上一爐香,安心靜神。
垂楊中蟬鳴聲聲,看看書案上的公文簿書。
詞人感嘆,當官整日忙,不如做個打漁郎。
小暑詩詞之十四:
答李滁州題庭前
石竹花見寄
唐·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賞析:
殷紅的石竹花仿佛朝霞所染;花朵精緻得像用匣刀裁剪。
暑夏熱風襲人,但她並卻歡快地在小暑節氣綻放。
蜜蜂戀花,愛憐其花色的香美;而婦人對花拭淚懷念遠行的丈夫,感嘆時光相催年華逝。
睹贈詩更憑添離恨別愁,憂思鬱結在心裡無以自持。
小暑詩詞之十五:
南詞(節選)
《白雪遺音》
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風透涼閣。
綠柳池邊閒遊戲,銀浪滾滾識金梭。
避暑佳人搖臼扇,奴在房中受折磨。
思君不至那知暑,拿著六月當臘月。
賞析:
難得的小暑時節情愛詩。非常有畫面感和代入感。
戀愛中的女孩不願去涼閣吹吹荷花香風,不願去綠柳掩映的池塘邊看水波蕩漾如同金梭翻動,甚至躲在房裡連扇子也不用。
全都是因為那個心上人沒有來,想起那個負心人,酷暑也就成了嚴冬。
小暑詩詞之十六:
牽牛花十二韻(節選)
清·朱彝尊
料得林扉昏掩處,高荷大芋枕邊聽。
雨氣西山黯未開,更聞小暑一聲雷。
不煩走馬衝泥苦,便可乘船入市回。
賞析:
山林中柴門半掩,黃昏裡臥聽風吹荷葉,西山被雨氣籠罩,一片黯然。
小暑時節一聲響雷後,大雨頓至,不再需要騎馬出去,弄得一身泥土;
乘船就可以進城,再乘船回來。
小暑詩詞之十七:
《中伏日妙覺寺避暑》
【北宋】梅堯臣
紺宇迎涼日,方床御綌衣。
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
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
賞析:
佛寺清幽,能擺脫俗慮,自然心靜生涼,加上清談玄理,「時有僧鼓琴與座上」,故清茗一杯就勝於去北方酣飲避暑。
小暑詩詞之十八:
《桑茶坑道中》
【南宋】楊萬裡
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賞析:
小暑時節雨後晴天,陽光金燦,微風清涼。
地面上的雨水已經蒸發得無影無蹤,小溪裡的流水卻漲滿河槽。
溪水穿過碧綠的原野,奔向遠方;夾岸叢生著繁茂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的野花。
堤岸旁的柳陰裡,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夢正酣;
那頭老牛,卻只管埋頭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小暑詩詞之十九: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韶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
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賞析:
小暑節氣之前,我擺上筵席,為即將踏上商山之外的道路遠行的魏正則餞行。
他的文章,在同年之中獨步一時,所以少年時代就已登第。
他的家鄉江陵,與長安所在的秦地接壤,只隔著一條漢江。
他這次來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我很榮幸地成為他的同年,現在到了分手的時刻,倍覺依依不捨。
小暑詩詞之二十:
《夏日無雨》
宋-釋契嵩
山中苦無雨,日日望雲霓。
小暑復大暑,深溪成淺溪。
泉枯連井底,地熱亢蔬畦。
無以問天意,空思水鳥啼。
賞析:
這首詩把小暑大暑時節乾旱無雨的狀態,描繪得入木三分。
山中無雨多時,每天望著那雲層,只希望能看得見下雨前的徵兆。
可是小暑之後接連著大暑,溪流漸涸,泉水無源,熱氣蒸騰,顆粒無收。
已不再追問老天了,只有默默地思念那水鳥清脆清涼的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