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阿斯塔那古墓群

2023-04-01 19:50:24

阿斯塔那古墓群, 以葬漢人為主 ,同時葬有車師、突厥、匈奴、高車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數民族居民,這說明當時高昌王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各民族之間是平等的。是當年高昌故城居民尋求死後安樂的幽靜之地,在方圓10多公裡的戈壁沙丘之中,堆積著密密麻麻的古冢。既有達官貴族、威武將軍,也有平民百姓、下層兵士。因而又被當今學者稱為"高昌的歷史活檔案,是吐魯番地區的地下博物館"。阿斯塔那古墓群於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阿斯塔那古墓群

墓葬性質

西晉至唐代貴族墓地

墓葬年代

公元3世紀中葉~公元8世紀末

發掘年代

1959年至今

墓葬總面積

約10平方公裡

文物保護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

40元

地理位置

吐魯番市三堡鄉向北2.5公裡

開放時間

4月21日-10月20日 08:00-19:00;10月21日-次年4月20日 10:00-18:30

目錄

1簡介

2基本狀況

3墓葬結構

4名稱來歷

5墓葬的形制

6挖掘情況

7出土文物

8氣候

9交通

10遊覽須知

11相關景點

摺疊編輯本段簡介

地理位置:西晉至唐代貴族墓地,位於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吐魯番市。

年 代:公元3世紀中葉~公元8世紀末。

發掘年代:1959年至今。

簡 介:阿斯塔那墓地是西晉至唐代高昌城居民的公共墓地,總面積約10平方公裡。1959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先後對其進行了13次考古發掘,清理西晉至唐代墓葬近400座。墓中所見的繪畫有壁畫、版畫、紙畫、絹畫、麻布畫等多種形式,內容可分為人物畫、花鳥畫和天文圖。出土有泥塑木雕俑像,絹花、彩繪陶罐,絲、毛、棉、麻織物等。此外,還出土各種文書2000餘件,文書內容廣泛,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墓中數以百計的千年古屍,是研究歷史上新疆居民的種族、民族特徵的珍貴人體標本。

意 義:阿斯塔那墓地的發現,為研究西晉至唐代高昌城居民的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發展、演變,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摺疊編輯本段基本狀況

阿斯塔那古墓群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吐魯番市區東偏南約40公裡處,距高昌故城6公裡,是古代高昌城鄉官民的公共墓地,大約形成於公元3-8世紀,距今有1700多

阿斯塔那古墓唐代仕女圖

阿斯塔那古墓唐代仕女圖

 年

歷史。整個墓群從古城東北一直延伸到城西北,東西長約5公裡,南北寬2公裡,佔地10平方公裡。

阿斯塔那旁邊還有哈拉和卓古墓群,二者合稱"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阿斯塔那"為維吾爾語"京都"之意;"哈拉和卓"為傳說中怒斬惡龍為民除害的維吾爾古國一位勇士的名字。這兩處現分別為當地兩個相鄰村莊之名。

阿斯塔在中外考古界、歷史學界受到廣泛的重視,素有有"地下博物館"之美稱。整個墓葬群共有古墓葬500餘座,埋葬著西晉初年到唐代中期的貴族、官員和平民百姓,只是尚未發現高昌國王的墓葬。鞠氏高昌王國名將張雄夫婦及其子張懷寂,就葬在這裡。阿斯塔那墓群的墓穴多系從夾有戈壁石的黃土層中掏挖而成。由於這裡地勢高敞,氣候炎熱乾燥,墓穴內形成天然無菌環境;墓中古屍及隨葬物品歷經千年都不腐爛,從而保存了大量文物。很多繪畫、泥俑及其他成千上萬件出土文物色彩鮮麗如新,保存十分完好。出土的唐代水餃,形狀與今無異,裡面的餡,也完好如初。

摺疊編輯本段墓葬結構

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魯番市約40多公裡,是古代高昌王國城鄉官民的公共墓地,東西長5公裡,南北寬2公裡。墓 葬按家族種姓分區埋葬,以天然礫石為界,區域分明。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墓葬形制是以一個家族的習俗來營造自己的墓地。在墓區處處可見井然有序、界線分明的一個個塋院。鼓區內是一個父系大家族的墓園,按照祖、父、子、孫輩份大小,依次進行排列,非常正規。墓葬皆為土洞墓,墓室中大多是居住在當地漢族人,少數為兄弟民族,此處以姓氏為家族的墓葬結構,同河西走廊以至中原墓葬有許多相似之處。阿斯塔那古墓位於吐魯番市東南約40公裡。

阿斯塔那墓形制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狀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條10多米的長的斜坡墓道,墓道盡頭連著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墓室一般高為2米以上,4米見方大小,平頂或穹窿形頂。死者多安放在洞室後部的土炕或簡易木床上,他們頭枕雞鳴枕,面部掩巾,眼上蓋瞑目,雙手握木,身著棉麻或絹錦織品製作的衣服。死者四周,或陳放模擬的亭臺樓閣、車馬儀仗、琴棋筆墨,或陳放葡萄、瓜果、餃子、麵餅等食品,供死者陰間驅使或享用。有的墓室後壁,繪有人物、鳥禽、花卉、山水壁畫,形象逼真,線條流暢。古墓中出土有文書、墓誌、繪畫、泥俑、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代錢幣和絲、棉毛織物等珍貴文物上萬件。這裡出土的木乃伊(即乾屍),足可與埃及木乃伊相媲美。

阿斯塔那古墓以葬漢人為主,同時葬有車師、突厥、匈奴、高車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數民族居民,這說明當時高昌王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各民族之間是平等的。

摺疊編輯本段名稱來歷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鎮墓獸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鎮墓獸

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魯番市區約40公裡,位於火焰山之南,高昌故城之北約2公裡的地方 那裡有一片開闊的土地,地上可見隆起的土丘,古墓就深藏在這些土丘之下,如今已有三處墓穴開放,在阿斯塔那古墓群旁還有哈拉和卓古墓群,它們分別是兩個相鄰的居民村的名稱阿斯塔那是維吾爾語"首府"的意思,因高昌回鶻王國的都城離此不遠而得名。

哈拉和卓是古代維吾爾王國一位大將的名字,他死後,人們就將其生前駐地命名為哈拉和卓阿斯塔那古墓群位於西面,哈拉和卓古墓群位於東面,本是兩個墓區,後統稱"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 ,是古代高昌王國城鄉官民的公共墓地各位知道,高昌故城在吐魯番的歷史上曾經是漢代以後,元代以前西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而高昌故城北郊、東北郊和西北郊的地方就成了當年各族居民尋求死後安樂的幽靜之地。

在這方圓10多公裡的戈壁沙丘之中,堆積著密密麻麻的古冢,埋葬在這裡的有達官貴人,也有將軍和武士,更多的是平民百姓 經歷代沿襲,再加上吐魯番地區特殊的地理狀況和氣候條件,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就成了一座著名的反映高昌故城風貌的地下歷史博物館。

摺疊編輯本段墓葬的形制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

斯塔那古墓群現清理出三座斜坡式墓道土洞墓,先來介紹一下它們的墓葬形制阿斯塔那墓葬形制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狀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條10米長的斜坡墓道,墓道盡頭連著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墓內一般為夫妻合葬,有的一男二女或三女,此外還有少量的單人葬墓室頂為平頂或穹隆形,一般高為2米以上,長寬4米見方 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墓室後牆的壁畫,繪有人物、鳥禽、花卉、山水,形象逼真,線條流暢。人們可由此來判斷墓主人的身份據考證,墓室主人大多數是居住在當地的漢族人,少數為兄弟民族 這說明當時高昌王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各民族之間是平等的。

摺疊編輯本段挖掘情況

摺疊外國探險家盜竊破壞

在晚清之前,這裡因由數量較多的古墓,便有盜賊時常光顧,但規模較小。18世紀以來,歐洲學者通過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發現自己來自於亞洲,這是歐洲探險家的盜竊中國文物的一個動機。阿斯塔那墓群在20世紀初遭英國的A.斯坦因、俄國人П.К.科茲洛夫、 德國人A.von勒科克、日本人桔瑞超等盜劫。遭遇了80年左右的挖掘,其中以1900-1930年代的挖掘最為瘋狂,留下的文物基本上都是因價值不大而被歐洲"探險家"丟棄,最有價值、最寶貴的早已被探險家們所盜竊。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文物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文物

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1930-1931年,斯坦因分別於進行了四次中亞探險,重點是中國的新疆和甘肅,盜竊文物和書籍無數,今日學者研究中亞和、敦煌、西域,必須參看他的系列書。僅僅在1915年9、10兩個月份,他就從高昌遺址附近的哈拉和卓、阿斯提那古墓群中盜竊了323大箱文物,在運送回英國途中,因文物較多,即使是高大力狀的駱駝也被累死,據說前後在中國和中亞境內累死的駱駝就高達300多頭。為了避開中國政府的監管,他曾把這些文物存放在英國駐新疆領事館內,以領事館物資的名義躲避中國政府的監管檢查 。

1905年及之後,德國人勒柯克先後在哈拉和卓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破壞性挖掘,盜走文物 。

1912年3月,日本大谷探險隊的桔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在阿斯塔那古墓地進行了發掘,外國探險家首次在這裡發現了乾屍。下半年,吉川小一郎又獨自一人在這裡進行了兩次發掘,獲取大量乾屍。他們將乾屍裝箱,於1914年運到了日本。這次運往日本的阿斯塔那乾屍共有10具,計有男屍5具、女屍4具、小孩屍1具。其他文物無數 。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

1930年,中國的黃文弼在此進行過發掘 。

1946年,朝鮮族畫家韓樂然在阿斯塔那發掘墓葬4座。

1947年,記者楊帆群在阿斯塔那發掘墓葬11座。

俄國人也不客氣,他們充分利用帝國主義侵華特權,瘋狂盜竊中國文物 。

經過外國探險家破壞性的挖掘之後,古墓群最精華的文物基本流失殆盡。現留下的文物是因價值不高而被外國探險家隨手丟棄的。

摺疊建國後挖掘情況

建國以來,考古工作者在這裡先後進行了多次發掘,出圭了數萬件文物,包括絲綢織品、壁畫、陶器、木器、錢幣、各種墓俑、墓表、墓誌等,尤為珍貴的是這裡還出土了2700多件各種古代文書。

在發掘過程中,工作者們清理了近400座古墓。當地文物工作者發掘了12個,只有一個墓未被盜,其餘都遭到中外盜墓人的洗劫,墓室裡找到的一個俄國火柴盒便是他們遺落的,文物遭到了極大的損害,令人扼腕。

但殘存的文物仍極為珍貴:僅文書一項,經學者們多年精心整理,拼合出總數2700多種,文書上的紀年,最早是西晉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最晚的是唐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前後歷時五百年,其中晉十六國時期高昌郡的文書100多件,約佔全部文書的5%;割據的高昌王朝時期的文書700多件,約佔全部文書的30%,其餘為唐代文書,約1700多件。按文書形式分,有契約(包括租佃、買賣、僱傭、借貸等),籍帳(手實、計帳、戶籍、受田帳、欠田帳、退田帳、差科薄、定戶等帳等),官府文書(符沾狀,審理案件的辯詞和錄案,授官授勳告身行旅的過所和公驗、收發文薄、收支帳歷等),私人信札、經籍寫本、隨葬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文物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文物

衣物等,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內容所及,大自典章制度,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活動,小到純屬私人生活的瑣事,為研究這段歷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其中高昌郡時代和曲氏高昌王朝的文書填補了本地區歷史記載的空白。現這批文書已經編成《吐魯番出土文書》,分十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

墓葬中的屍體在當地特別乾燥的條件下保存良好,有80%變為乾屍-木乃伊,高500多號墓穴中,80%的屍體都沒有腐爛,形成了乾屍-木乃伊。乾屍大多完整無損,有的連眼睫毛和眼縫中顯露的黑白眼珠都歷歷可見。其中,昌國一代名將張雄的乾屍身高1.9米左右,鬚髮衣物,保存完好,大將風度猶存。從直觀看,他們的人種族屬問題引發了人類學家與考古學家極大的興趣:即使研究分析他們的頭髮,也可了解當時的環境、飲食和人們疾病健康情況。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的墓葬壁畫從多方面反映社會生活面貌,如高昌郡時期的哈拉和卓第98號墓的壁畫,畫面分成五組九個方框格,中心是墓主人一男一女拱手跪坐,身後兩名侍女站立,還有多人在勞作,有的執盆,有的推磨,有的牽牛執鞭,畫上有高輪牛車和鞍馬,有田地和葡萄園,是地主莊園生活的寫照。高昌王國時期的墓有的張掛著大幅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媧絹畫,伏羲手中並持墨斗為其他地方不見。絹畫還每以侍女為題材,畫她們欒棋玩耍,一幅僅存頭胸手的絹畫,穿小袖翻領"西裝"是古畫中最美的婦女形象。

隨葬的日用品多數是陶瓷和木器,有些是僅具形式的明器,波斯銀幣和少量東羅馬金幣及其仿製品含在死者口中,人們最感興趣的還是鎮墓獸和各色木俑,墓中還出土有墓表、墓誌、墓磚,對研究工作十分有用。

阿斯塔那墓葬區看不到石刻、祠堂、樹林之類地面物,甚至連封土都沒有,迄今還未找到高昌王室墓地,有的判斷就在墓區內某處,恐怕是要把探尋的目標移到山裡去。當地的墓葬形制都比較簡單,只是在深約四、五米的地下建一單室或雙室的墓,及個別的有天井、土臺子上陳放屍體,多數不用棺木,埋後填平墓坑並不起墳。但就在這一片空曠無物的戈壁下面,靜臥著數千具乾屍,人們設想在這裡建造一所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木乃伊博物館。

摺疊編輯本段出土文物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伏羲女媧絹像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伏羲女媧絹像

斯塔那古墓的發掘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重要的出土文物,迄今為止,國家先後有計劃地進行了14次考古發掘,共清理墓葬456座,墓葬最早從西晉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最晚到唐大曆七年(公元772年),時間跨度為500多年。古墓中出土了文書、墓誌、繪畫、泥俑、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錢幣和絲、棉毛織物等珍貴文物上萬件,著名的有共命鳥紋刺繡、伏羲女媧圖、壁畫等,這些文物,

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對於人類學、考古學、醫學等學科的研究,特別是對新疆歷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遊客們,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參觀即將結束了,就古墓而言,參觀是比較枯燥的,然而它向人們揭示的內涵卻是十分豐富的,透過一個側面,它向我們展現了古代西域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從而有助於我們全方位地去認識新疆、了解新疆。

摺疊編輯本段氣候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的氣候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暖溫帶荒漠氣候,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稀少,極端乾燥。全年平均氣溫14.1℃;年平均日照3049.5小時;高溫期長;溫差大,平均在14~15℃;極端最高氣溫47.7℃;無霜期在220天左右;年降水16.6毫米,蒸發量在2800毫米以上,空氣溼度30%左右。

摺疊編輯本段交通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

前往阿斯塔那古墓交通便捷,道路平坦(標準二級旅遊專線公路),可根據需要採取不同方式前往。

計程車:夏利往返(停留1小時)80元/車。夏利車單程送至阿斯塔那,約50元/車。 公交車:A、從吐魯番客運站乘吐魯番至鄯善班車在勝金口下車,換乘當地客運三輪摩託車至阿斯塔那古墓(吐魯番一勝金口5元/人,勝金口一阿斯塔那2元/人)。

B、從客運站乘至三堡鄉政府的班車,在阿斯塔那古墓群口下車即可(吐魯番--三堡5元/人)。

自駕車:從市區40分鐘可達。

摺疊編輯本段遊覽須知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

A、前往阿斯塔那古墓遊覽時,請不要將照相機和攝像機帶入,您可放在車上或寄存在售票處。

B、在墓室內參觀時請不要觸摸壁畫。

C、為了您的安全,請不要去未開放區遊覽。

D、其他注意事項,請您在遊覽時注意景點的具體參觀說明。

摺疊編輯本段相關景點

柏致克裡克千佛洞

柏致克裡克千佛洞

A、高昌故城,距阿斯塔那古墓群4公裡。

B、火焰山,距阿斯塔那古墓群7公裡。

C、柏致克裡克千佛洞,距阿斯塔那古墓約11/公裡。旅遊專線標準二級公路。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