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是二十四節氣的第3個節氣 標誌仲春時節開始
2023-04-01 19:28:39 1
驚蟄這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當中的一員,它的到來即就寓意著春天的到來,那麼有關於這個節氣的相關風俗講究是哪些呢?對我們人的影響有什麼?存在的寓意是如何作用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去的呢?結合節氣的的知識,來一探究竟吧。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的第3個節氣
驚蟄的到來可以感覺到氣候明顯變暖,所以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以抵禦病菌的侵襲。還有就是這一時期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說法。 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驚蟄期間天氣變化較大,要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發生,要不然耽誤了身體可就不好了。驚蟄存在三候
具體三候分別是:「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可以呈現自然界的一些變化,特點是非常顯著的。
驚蟄的相關風俗
蒙鼓皮
在這個節氣響雷,是驚蟄節氣的重要特徵。古人想像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祭白虎
我國嶺南一帶在民間有在驚蟄「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說法,據稱白虎為口舌之神,每年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傷人,所謂「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繪製黃色黑斑紋的紙老虎,用以求平安化解矛盾。
吃梨
古代人認為每年一到驚蟄節氣,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就讓人感到口乾舌燥,身體不舒服。因此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