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過後是什麼傳統節日 處暑為什麼在立秋後面
2023-04-01 15:34:17 2
處暑是我國古代對氣候條件和農業生產活動進行綜合反映,並以太陽到達黃經120度為標誌而形成的一個季節。它不僅是農事季節性開始或結束的時間點,也是農作物生長成熟的標誌。很多人對處暑並不陌生,因為它後面也緊跟著一些傳統節日,而且它也是立秋前的一個節氣,象徵著高溫炎熱的終止結束。
處暑過後是什麼傳統節日
處暑的時間是在公曆8月23日,農曆七月二十六日,再過兩三周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的寓意非凡,是難得的一家團聚之時,許多在外打拼或就學的人都會重返家鄉,與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聚吃月餅賞月,彼此分享所見所聞,寄託各自的心願。
處暑為什麼在立秋後面
每年的八月7至9日中的一天即為立秋,而立秋之後便是處暑節氣,而恰恰立秋之後氣溫還會升高,所以處暑在立秋之後。一般有立秋後還有18天地火的說法,過了這段時間雖然天氣會涼爽一些,但白天依然會有35攝氏度左右的氣溫,還是避免不了高溫的暴曬。
處暑節氣疾病的預防
在處暑期間,氣溫下降較明顯處,晝夜溫差大,所以大家要做好衣物的增減工作。處暑節氣人容易出現口鼻乾燥,咽幹唇焦的燥症,人們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因此最好減少去人口流動大的地方,一有不適也需及時就醫,防止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