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歷史朝代(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2023-04-01 18:50:26 2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上古    不詳-公元前2146年    

夏朝    約公元前2146年-公元前1675年    

商朝    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東周    公元前772年-公元前256年    

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西漢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8年    

東漢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西晉    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東晉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隋朝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唐朝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北宋    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南宋    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元朝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明朝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清朝    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    

中華民國    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元1949年-至今    

夏後殷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匈奴羯氐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

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一。

隋滅唐興稱富強,五代十國各稱王。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為遼入汴梁。

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元。

滅金滅宋歸一統,元朝統治九十年。

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後金。

後金國號改為清,入關稱帝都北京。

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國。

參考資料:中國歷史朝代

中國歷史。朝代排名。

周朝延續時間最長。朝代順序排名: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擴展資料:

由來: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係;寓意吉祥。

參考資料:

-中國歷史朝代

歷史朝代變遷

經歷了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楚、西漢、新莽、玄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元、明、清。

一、朝代列表

1、

2、

3、

4、

5、

二、朝代資料

1、夏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

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

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蹟

2、秦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舜賜其嬴姓。

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裡,國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

秦王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前221年,秦王政稱帝,史稱「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徵百越,築長城以拒外敵,鑿靈渠以通水系。

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國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前210年,秦始皇巡遊途中病死於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西北)。其子胡亥即位,為秦二世。秦王朝雖在歷史上擁有巨大影響,但濫用民力,統一僅十餘年。

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3、西晉

西晉(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另與東晉合稱晉朝。傳四帝,國祚五十一年。若以滅東吳始,則僅立朝37年。為了區別於東晉,史稱西晉,兩晉又被稱為司馬晉。 

三國末期曹魏的大將軍、太尉、太傅司馬懿與二子司馬師、司馬昭都是權傾一時的權臣。司馬炎於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新政權,建國號為晉,定都於洛陽,西晉代魏後,期間發生西陵之戰,公元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

但滅吳後,西晉舉國沉浸在奢侈腐敗的氣象之中,晉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經過長期發展,早就形成龐大的權貴集團。因此自西晉建立,政風十分黑暗,貪贓枉法,賄賂風行。

西晉一大特色是大量遊牧部落內遷。自東漢光武帝允許邊民內遷以來,大量遊牧民族被遷入,到西晉時關中和涼州的外族已佔當地人口一半。

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由於遷入人口數目相當多,與關中一帶晉人相差不遠。為西晉亡國和五胡十六國埋下伏筆。

八王之亂後西晉元氣大傷,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西晉是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時期中的短暫統一,所謂「曇花一現」。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改元建武,史稱東晉。

西晉時期以仿鑄造青銅器的高溫燒制的青瓷聞名。西晉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醫王叔和著有《脈經》,地理學家裴秀編有《禹貢地域圖》,史學名著《三國志》即由陳壽所著。

4、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後,令宇文愷營建東京,同年下詔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清明,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

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

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擁立的皇泰主楊侗也被廢,隋朝覆滅,國祚38年。

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初創三省六部制,完善於唐朝,鞏固中央集權,正式推行科舉制,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象、

另外建立政事堂議事制、監察制、考績制,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治,興建了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

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並改定賦役,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查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臣服的東突厥等國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5、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

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開創了「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的治世局面,為盛唐的出現奠定了基礎。705年,神龍革命之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

唐玄宗即位後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

中後期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漸振。878年,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唐朝疆域空前遼闊,極盛時期疆域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建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

唐朝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又借羈縻制度徵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日本、南詔、新羅、渤海國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制度。

唐朝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在詩、書、畫、樂等方面湧現出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音樂家李龜年等。唐朝接納各國交流學習,形成開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以後海外華人多自稱為唐人。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