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冷兵器馬槊簡介 該兵器最後是怎麼沒落起來的
2023-04-01 16:27:57 2
馬槊,是槊的主要形態。中國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其他槊,還有步槊和冒稱槊的雜槊等分類。基本上,說槊,即是所指馬槊。
根據《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兵器分冊》主編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泰鬥楊泓老先生著述,槊起源於漢朝,興起於騎兵為主的戰爭朝代,即:魏晉——隋唐。這一時期騎兵是爭霸天下的決定性力量,重裝騎兵對決促進了裝甲與武器的發展,這個環境造就了中國甲騎具裝騎兵的武器與裝甲的發展高峰。
馬槊分槊鋒與槊杆兩部分,槊鋒刃長達50-60CM,遠遠長於普通的槍、矛類武器。
馬槊正是為了適應漢末以來越來越強大的重裝騎兵、披甲戰馬。
馬槊鋒具有明顯的破甲稜,上好的槊也會同寶劍一樣,有八個面。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明光鎧,在破甲的槊之下,一擊而破。
歷史環境
1、首先是騎兵對決的戰爭,南北朝時期有遊牧政權先後決戰於中原地區,騎兵是爭霸天下的決定性力量,尤其在北朝,漢、鮮卑、匈奴等各擁有大量騎兵的勢力決勝於中國大平原,重裝騎兵興起,從魏晉到南北朝到隋唐是騎兵對決的時代,這個環境造就了騎兵的武器與裝甲的發展。
2、自漢末以來至隋唐強大的世家門閥執政與領兵時期,唐朝的很多門閥,血統十分久遠,可追溯至漢,例如滎陽鄭氏門閥就是源自東漢鄭玄,趙郡李、清河博陵崔、範陽盧、太原王氏等中原門閥世家無不源遠流長。隴西李閥甚至可追溯到西漢武帝時代。因此槊這種威力強大但造價昂貴的武器,往往只能少數世家子弟裝配,而一般文人貴族、官僚,佩華麗的劍足以彰顯身份。只有需要領兵作戰的門閥貴族,才需要具有實戰性的騎兵武器,因此,槊與世家貴族出身的將領結合,成為其標誌。
3、擁有精銳的重裝騎兵部隊,《南齊書·列傳·卷五十七》(拓跋宏)宏自率眾至壽陽,軍中有黑氈行殿,容二十人坐,輦邊皆三郎曷刺真,槊多白真毦,鐵騎為群,前後相接。
南朝的梁簡文帝,風流瀟灑、文採斐然,把制槊當做一種藝術,做《馬槊譜序》:「馬槊為用,雖非古法,近代相傳,稍以成藝。」
南朝名將,世家貴族羊侃極為豪奢,卻以制槊為榮耀:《梁書·羊侃傳》「侃執矟上馬,左右擊刺,特盡其妙」
沒落
1、宋朝,西北與幽燕的戰馬產地盡皆失去,缺乏強大的騎兵部隊。
2、槊的成本昂貴,費時而且繁複,失敗機率高,耗費大,一桿槊使用以及廢棄的木材,可以造十架強弓。
3、宋朝之後,以文制武,太監監軍、文人領兵,世家門閥逐不再掌軍。
4、制式武器伴隨大集團步兵的強大的發展,宋之後,對付強大騎兵軍團的方法已經不是騎兵的對決,而是「以步制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