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講述的是諸葛亮的父親,他在患病前委託建立了蜀國
2023-04-01 14:34:51
作為劉備的得力乾淨,諸葛亮以謀略制勝於人,深得劉備的器重與信賴,因此在劉備彌留之際,像託孤這樣的大事,也就只能對諸葛亮說了。諸葛亮先主託孤的故事,講述的就是病榻之前的劉備將蜀國之基,託付出諸葛亮之後的事情。
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下山之後,諸葛亮與劉備共舉大事,也算是贏得不少的天下之地,然而,戰爭中的勝敗總是不可預測,劉備在東徵奪回荊州的途中被打敗,撤退至永安,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故去,否則必能阻止陛下東徵之舉。」
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劉備病重,便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
病榻之前,劉備對諸葛亮說道,「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
諸葛亮涕泣地說:「臣必定竭盡股肱的力量,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為止!」
劉備感動不已,滿眼含淚地把劉禪叫了過來,讓劉禪視諸葛亮為父,在自己身後的任何事情,要多與諸葛亮商議,朝堂內外之事,悉聽諸葛亮安排。
就「先主託孤」一事來說,考驗的是股肱之臣的忠心問題,太子年幼大業未成,必須要有忠心的能臣全力輔佐,方可成就大業。
劉備死前對諸葛亮說出這一番說,就是讓諸葛亮像輔佐自己一樣,來輔佐劉禪去完成未競的大業。
有人說「先主託孤」是劉備試探諸葛亮的忠心,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劉備與諸葛亮出生入死多年,對諸葛亮的秉性與為人還是了解的,如果在臨死之前,再愚蠢的來試探諸葛亮,告訴諸葛亮,我劉備懷疑你 ,這不是增加仇恨嗎?
諸葛亮忠心事主,別無二心,從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在劉備死後,諸葛亮竭盡全力輔佐後主劉禪,在這個時候,有人勸說諸葛亮封爵稱王,遭他嚴詞拒絕,認為自己受先帝所託扶助後主,並非要爭名逐利;再者,討伐曹魏亦沒有成果,如果此時加官封爵,實在對愧對先帝。
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一位廉潔正直的官員,從來不存私心雜念,先是輔佐先主劉備,後是受託孤之命來輔佐後主劉禪,一生「鞠躬盡瘁」,最終積勞成疾累死沙場。
以上就是劉備與諸葛亮先主託孤的故事,從中不難看出諸葛亮的品德高潔,以己之行,來踐行對先主的託孤一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