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洪荒巨獸:並不只是傳它們在世界上曾經存在過
2023-04-01 20:39:29 1
1、鋸齒龍
巨齒龍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龍,但生活的時期卻是在侏羅紀。早在1677年,就有一位英國牧師對它的零散骨骼進行了描繪,可惜那位牧師並不知道何種動物會有如此之大的骨骼,便把它說成是「巨人」的遺骨。直到1823年又發現了同一動物的頜骨及牙齒,才由英國地質古生物學家威廉姆·巴克蘭對它作了科學的記敘,命名為「巨齒龍」。
2、帝鱷
帝鱷(屬名Sarcosuchus)又稱為肌鱷、帝王鱷,意思為「肌肉鱷魚」,是一種已滅絕的鱷類。它們生計在於早白堊紀的非洲,是從前存活過的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帝鱷身長極限10-10.5米,體重4噸,以各種史前魚類為首要食物。
3、Thalattoarchon saurophagis
這種史前海怪名為「Thalattoarchon saurophagis」,體長約8.6米,宛如一輛公交汽車。現代近親物種是逆戟鯨和大白鯊。依據化石記錄,其時海洋生物快速地恢復起來,像「Thalattoarchon saurophagis」這樣的尖端掠食性動物就呈現了,它們一頓大約需求吞噬數噸重的食物。
4、駭鳥
駭鳥(學名Phorusrhacidae)是一類大型的肉食性的鳥類,於6200萬-200萬年前新生代的南美洲是非常普遍的獵食者。現今最接近它們的親戚是鶴科。駭鳥又叫恐怖鳥,鳥型肉食類動物,跟劍齒虎同一個時期,它跟劍齒虎一樣是煢居型動物,天敵是狼群,生計於距今2700萬年到150萬年間,它們約有1-3米高。
5、gorgonopsid
gorgonopsid又稱蛇髮女妖獸,恐蛇髮女妖獸的頭顱骨長度約32釐米,完好身長估計約為2米長,是種大型掠食動物。恐蛇發女怪獸的近親為雷塞獸,或許還有麗齒獸。如同其他麗齒獸類,恐蛇發女怪獸繁盛於二疊紀晚期,但消失於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情。
6、滄龍
滄龍(Mosasaurus)--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尖端掠食者。雖然它的前史很短(從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在白堊紀中晚期才呈現並且迅速繁殖,隨後和恐龍一同滅絕),但卻一路披荊斬棘,把比它前史早遠得多的上龍類斬草除根,是海陸兩棲動物。
7、泰坦巨蟒
泰坦巨蟒·塞雷洪西斯(Titanoboacerrejonensis),屬於一種遠古的蟒類,屬名的意思是「泰坦的蟒蛇」,種名塞雷洪,是為了紀念發現地塞雷洪。泰坦蟒的化石最早在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半島,大約6000-5800萬年前的塞雷洪組(Cerrejon Formation)地層被發現。
8、羽蛇神翼龍
羽蛇神翼龍的化石是在格蘭德河的「大拐彎」處被發現的。人們又把它叫做「德克薩斯翼龍」,這是真正的飛行怪獸。它的翼展達12米,是無齒翼龍翼展的兩倍,它長有頭冠,卻沒有長牙齒。於無齒翼龍不同的是,羽蛇神翼龍的嘴巴細長,頜的前半部分是長而窄的尖喙,後半部分則連著及其細長的硬脖子。它的翅膀巨大,要是扇得太快,或許回因而折斷。
9、大地懶
大地懶又叫大懶獸,是最大的地懶,見於更新世中美洲和南美洲。雙足行走,在林地和草地食植物。前肢大,後肢短,但體積不小。趾具爪,行走時以足外緣著地。
10、巨齒鯊
巨齒鯊(Megalodon),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大牙齒」。這種鯊魚均勻14米長、40噸重。已發現的巨齒鯊的部分椎骨化石與大白鯊相比大許多,估測它或許超過20米。重達70噸,但至今沒有發現完好的脊椎骨骼化石證明其估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