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歷史上契丹人真的刺傷了狼的胸膛嗎?所有這些設置都是錯誤的

2023-03-31 11:59:35

喬峰之所以發現自己不是漢人而是契丹人,就是因為他胸口上刺青的狼頭。

不過歷史上契丹人真的會在自己胸口紋一頭狼麼?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契丹人和漢人在生活習慣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刺青並不是他們識別同族人的方式,畢竟當時契丹人有自己的國家,這個種群數量還是很大的。其實在天龍八部當中,還有很多設定是不符合宋朝歷史背景的,這次就為大家講講其中錯誤的地方。感興趣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吧。

金庸武俠小說中,以宋代為歷史背景的有四部,分別是《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與《倚天屠龍記》(小說從南宋末寫起)。既然以宋朝為背景,難免會寫到宋人的生活習慣。但金庸小說對宋朝生活的描寫,多半都是錯誤的。說錯誤,是指不合史實。我們以《天龍八部》為例,來看看金庸弄錯了哪些史實。

《天龍八部》的主角之一喬峰,身上有一個狼頭刺青。金庸說,這狼頭刺青是契丹人的標誌。喬峰確認自己為契丹人,就是因為在雁門關看到幾名契丹同胞,胸膛都有狼頭刺青,和他胸口的刺青一模一樣。但這個胸口刺狼頭的契丹「習俗」,是金庸老爺子「無中生有」的,因為在契丹史料中,我們找不到狼頭刺青的記載。

《天龍八部》又寫道:「喬峰自兩三歲時初識人事,便見到自己胸口刺著這個青狼之首,他因從小見到,自是絲毫不以為異。後來年紀大了,向父母問起,喬三槐夫婦都說圖形美觀,稱讚一番,卻沒說來歷。北宋年間,人身刺花甚是尋常,甚至有全身自頸至腳遍體刺花的。當時身上刺花,蔚為風尚,丐幫眾兄弟中,身上刺花的十有八九,是以喬峰從無半點疑心。」這段描述,倒是合乎宋朝歷史。因為宋人中確實盛行刺青之風。我們熟知的「嶽母刺字」,實際上就是嶽飛身上的刺青。北宋名將呼延贊身上的刺青,比嶽飛還要誇張:「遍文其體為『赤心殺賊』字」,連他的妻兒、僕從都要在身體紋上「赤心殺賊」。

宋朝市井間也多刺青之人。宋人說,「今世俗皆文身,作魚龍、飛仙、鬼神等像,或為花卉、文字。」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寫道,開封的妓女外出踏青,身後總是少不了有「三五文身惡少年控馬」,這些「惡少年」因為大腿有刺青,被稱為「花腿馬」。

《天龍八部》還寫到喬峰與段譽在無錫的松鶴樓拼酒:「段譽和那大漢你一碗,我一碗,喝了個旗鼓相當,只一頓飯時分,兩人都已喝了三十來碗。」「那大漢」就是喬峰。他們拼的是什麼酒?小說有交待:喬峰叫道:「酒保,取兩隻大碗來,打十斤高粱。」滿滿的兩大碗酒一斟,「段譽登感酒氣刺鼻,有些不大好受」。可知他們喝的是高酒精度的高粱酒,亦即蒸餾過的白酒。

然而,在北宋江南的酒樓,是不大可能喝到高度白酒的。一般認為,白酒到了元朝時才從域外傳入中國,不過,也有一些史料記載顯示,宋遼時期應該已出現了白酒,但即便宋人已掌握了蒸餾酒的技術,白酒仍然不是市場上常見的商品酒,特別是江南人,平日喝的酒都是低度的黃酒。松鶴樓在江南無錫,出售白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換言之,喬峰與段譽在這裡拼酒,不可能喝到「酒氣刺鼻」的高粱酒,只能是溫軟的黃酒。

《天龍八部》還寫到段譽喝茶,喝茶的地點是姑蘇燕子塢:「到得廳上,阿碧請各人就座,便有男僕奉上清茶糕點。段譽端起茶碗,撲鼻一陣清香,揭開蓋碗,只見淡綠茶水中飄浮著一粒粒深碧的茶葉,便像一顆顆小珠,生滿纖細絨毛。段譽從未見過,喝了一口,只覺滿嘴清香,舌底生津。這珠狀茶葉是太湖附近山峰的特產,後世稱為『碧螺春』,北宋之時還未有這雅致名稱,本地人叫做『嚇煞人香』,以極言其香。」

但金庸對宋茶的介紹也是錯誤的,因為按宋人的烹茶方式,茶碗中是不可能看到「一粒粒深碧的茶葉」的。

我們現在所用的茶葉,叫做「散茶」,是一顆一顆散開的,只有少數茶品如普洱茶才製成茶餅。烹茶時,將茶葉放入茶壺內,用開水衝泡即可。此即「泡茶法」,形成於元明時期,延續至今。但宋人用的茶葉,一般都是「團茶」或「末茶」。什麼叫做「團茶」?茶葉採摘下來之後,不是直接焙乾待用,而是經過洗滌、蒸芽、壓片去膏、研末、拍茶、烘焙等一系列複雜的工序,拍成茶餅,這就是「團茶」;如果不拍成茶餅,茶葉呈粉末狀態,則是「末茶」。

宋人烹茶的方式也跟我們現在的「泡茶」完全不同:先「團茶」研成粉末狀(「末茶」則不必研);然後,每隻茶盞放入一勺子茶末,注入少量開水,調成膏狀;然後,一邊衝入開水,一邊用茶筧擊拂,使水與茶末交融,並泛起茶沫。這叫做「點茶」。《天龍八部》所寫的是元明時期才出現的「泡茶」,而不是宋人的「點茶」。

宋人烹茶,有時也會用到「散茶」,散茶主要流行於兩浙一帶,如太湖洞庭山出產的「水月茶」,是當時非常有名的茶葉。但儘管是散茶,烹茶時也不是拿茶葉直接衝泡,而是先將茶葉研成茶末,調成茶膏,再入盞衝點。

順便說一下,宋代「水月茶」通常被認為是後世「碧螺春」的前身。「碧螺春」又名「洞庭碧螺春」,這裡的「洞庭」,不是指湖南的洞庭湖,而是指江蘇太湖的洞庭山。「碧螺春」的得名,也不是因為此茶「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而是因為洞庭山出產的茶葉,以產自「碧螺峰者尤佳」,因此才命名為「碧螺春」。

總而言之,生活在北宋時期的段譽,是不可能在姑蘇喝到「茶水中飄浮著一粒粒深碧的茶葉,便像一顆顆小珠,生滿纖細絨毛」這樣的「碧螺春」的。

小說的人物與故事情節均可虛構,但涉及古代生活習俗方面的描述,還是不要太「穿越」為好。

同类文章
 1999年被貶下凡的神仙現在如何了, 被貶下凡的神仙都有誰?

1999年被貶下凡的神仙現在如何了, 被貶下凡的神仙都有誰?

什麼樣的神仙會被貶下凡?神仙世界和我們的制度差不多,頂多是因為法術,多了一點生活上的方便。那些不服從管理,犯了事情的,或者塵緣未了,需要再歷劫難的,或者下界需要一個代表性人才的。此時,天庭就會安排神仙下凡。有的是奉命解救世人,有的則是純粹的磨練。一般來說,他們都具有特殊的才能,可以在某一個行業成為佼
 揭秘1998年長江走蛟化龍,渾身黝黑髮亮,頭上有紅色的角!

揭秘1998年長江走蛟化龍,渾身黝黑髮亮,頭上有紅色的角!

說到餃子,許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但蛇應該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傳說蛇在成蛟生活了500年,龍在龍的體內生活了1000年。一般來說,在餃子上行走時,伴隨著具有巨大破壞力的自然現象,如狂風、暴雨和洶湧的河流。當在餃子上行走時,餃子不會飛起來,而是會用大河跑到海裡。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強烈衝擊會引起巨大的波浪和
 打生樁是什麼意思?,殘忍的風俗習慣

打生樁是什麼意思?,殘忍的風俗習慣

在古時候,民間是有著很多恐懼殘忍的封建習俗存在,而今日我們要講到的打生樁便是其間一件。 那麼大家知道這個打生樁是什麼意思嗎?其實便是古代時期修建上的一種用「兒童來祭祀」的辦法,在古時候是真實存在過的,並且這種辦法聽說還是」修建開山祖師」魯班所發明創造出來的,下面我們就一同來具體了解一 下!」打生樁」
 何超瓊有孩子嗎,沒有孩子就離婚了

何超瓊有孩子嗎,沒有孩子就離婚了

何超瓊是澳門賭王何鴻燊與藍瓊瓔所生的女兒,在美國聖克萊大學畢業的何超瓊,具有超卓的市場管理才華,在三十多歲的時分,何超瓊現已接管了多個公司,並且成為了董事的何超瓊,也展現出超卓的投資眼光,所以何超瓊才會被譽為賭王何鴻燊的接班人,高品位高人氣的何超瓊,現已是超越了許多女明星的存在了,當年何超瓊與前夫許
 奇趣大物理

奇趣大物理

《奇趣大物理》是一本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的書籍。開    本16開出版社未來出版社作    者湯姆·亞當斯/文 託馬斯·弗林薩姆/圖書    名奇趣大物理出版時間2012-6-1裝    幀精裝目錄1基本信息2編輯導讀3內容簡介4作者簡介5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基本信息奇趣大物理奇趣大物理叢書名:奇趣大物理
 粉色沙灘在哪裡? 為什麼是粉色

粉色沙灘在哪裡? 為什麼是粉色

一說到夏天許多人的腦海裡便浮現出自己面朝大海吹著海風聞著海水的鹹味肌膚觸及海水時冰涼舒服的感覺,湛藍的大海和銀色的沙灘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可是你知道沙灘還有粉色的嗎?現在51區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粉色沙灘。粉色沙灘在哪裡粉色沙灘地處於巴哈馬群島上的哈勃島,它的長約三英裡,海水至清且沙子十分柔軟令人心曠
 奇聞趣事

奇聞趣事

奇聞趣事通常是指驚奇動聽的本身就有趣的或者人們感興趣的事情、有趣味的事,人們對奇怪的事或有趣的事物都有一種好奇心理。在報紙上、電視中等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見到各種各樣聞所未聞的有趣的或者人們感興趣的事情、有趣味的事情,習慣歸類為奇聞趣事。類型趣味的事拼音qí wén qù shì含義有趣味的事目錄1釋義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是2011年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志晶。本書講述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事件。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時間2011年1月1日頁數255 頁開本大16開裝幀平裝ISBN9787546344973目錄1內容簡介2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內容簡介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事
 程連蘇怎麼死的?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嗎?

程連蘇怎麼死的?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嗎?

美國魔術師程連蘇怎麼死的?是因為徒手抓子彈失誤嗎?子彈的威力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徒手抓子彈就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可就有這樣一位美國魔術師程連蘇將徒手抓子彈作為自己的拿手好戲,51區小編帶你一起揭秘歷史上程連蘇徒手抓子彈的奧秘。 程連蘇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在程連蘇的魔術表演過程中,具有助手假裝成
 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

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

基本信息書名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作者安洪民出版社雲南出版集團公司,晨光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年1月1日定價18.8 元開本16 開ISBN9787541436222目錄1內容簡介2圖書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內容簡介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而對外太空的好奇更是可以追溯到人類最初的探尋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