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信仰的力量演講稿範文
2023-12-12 17:39:22 1
信仰是什麼?託爾斯泰說:信仰是人生的動力,一個有信仰的人,他才會有鬥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xx年信仰的力量演講稿範文,歡迎閱讀。
信仰的力量演講稿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同志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舒家小學的李秀蕾。從接到這個活動的通知後我就開始思索:對我而言,黨,意味著什麼?我想,對於這個問題,在座的很多同志一定會和我有同樣的想法,那就是:黨,是我們的信仰。所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黨,我們心中不變的信仰》。
小時候,提起中國共產黨,我們就想起映照著紅旗的隆隆炮火,想起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振臂高歌;想起了潘冬子嚮往的紅星、八角樓上點燃的燈火,想起了那首世代傳唱的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而今天,我們感受到的中國共產黨是祖國和諧統一的維護者,是倍加疼愛十三億人民子女的親慈,是改革開放的偉大設計師。是他,用堅強的臂膀捍衛了民族的尊嚴;是他,在災難來臨之際拯救百姓於水火……徜徉新時代,我們更加確信:有了共產黨,才有了如今這與時俱進、日新月異的中國!
所以,我是多麼自豪啊,為我能成為這一偉大政黨的一員;我是多麼幸福啊,為我能有一天站在這樣的舞臺,高唱那支給黨的山歌。也正因此,我更加堅定了我的信仰,也正因此,我更加苦苦地思索:從20XX到20xx,這條前行了90年的光輝路程背後,是什麼在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力量?
謝謝大家!
信仰的力量演講稿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同學,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什麼?託爾斯泰說:信仰是人生的動力,一個有信仰的人,他才會有鬥志;一個有信仰的人,他才會過得充實;一個有信仰的人,他才不會在誘惑面前迷失了自己;一個有信仰的人,他才會懂得,儘自己的所能,實現心中的夢想,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許多的英雄兒女用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方志敏作為北上抗日先遣隊的總司令,在一次被敵軍圍困時,身無分文,只有一塊懷表和一隻鋼筆,敵人威逼要他拿錢出來,他卻說,清貧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本色。在那個出生入死的戰爭年代,方志敏「經手的款項總在數百萬元」,他卻不動絲毫,清貧如洗。後來在南昌英勇就義的時候年僅36歲。為了共產主義的信仰,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還用一顆炙熱的愛國心寫下了<>。
「為人民謀幸福」這盞共產主義信仰的明燈照亮了多少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
在和平年代,也湧現了許多為了信仰,甘願奉獻,甘心付出的英雄模範。段愛萍,一個普通的村委會主任,做了十四年的村官,她花光了自己上百萬的家財,給村裡建起了學習,修好了洩洪渠,兒子卻要東挪西借還貸款;她修好了敬老院,自己卻身患癌症,丈夫因病離世。她讓村民年收入百萬,自己卻變成了窮光蛋,她的信仰就是讓全村民走上致富路,段愛萍雖不識幾個大字,胸中卻有大義大理,被評為20XX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她是當之無愧的「最美村官」。可是,有那麼一群信仰缺失的人,由於心中沒有了信仰,沒有了敬畏對象和價值標準,使得他們為所欲為:看偽劣產品充斥市場,三聚氰胺奶粉、地溝油、瘦肉精、毒豆芽等各種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當社會沒了基本的誠信,沒了精神追求,人們的心中只有一個錢字,這是無法想像的,一個不講公德極端自私的社會是多麼的可怕。還有一些信仰缺失的身居要職的官員,利用手中的職權,為自己謀取私利,不惜損害人民的利益,他們觸犯了法律的底線,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信仰並不是夜空裡的星星,它實實在在地,就在我們身邊。在當下,堅持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成為我們青年一代的最高信仰。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是生活幸福的源泉。
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尊敬師長,孝老愛親,節約水電,低碳生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革命前輩和英雄模範做為榜樣,努力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推動形成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強大力量。
朋友們,就讓我們把年輕書寫成激情的詩行,讓我們把信仰化作前進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演講稿三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市委、市政府在慶祝建黨86周年表彰的「十佳公僕」?鄧立英等10名優秀黨員幹部在他們各自平凡的崗位上,以他們的事跡為黨員幹部樹立了燦爛的榜樣、以他們的言行為我們詮釋了共產黨員的深刻內涵。
十名普通的人物、十個不同的故事,十道別致的風景、十面別樣的旗幟,給予我的卻是同樣的感動、同樣的激勵。這感動、這激勵的背後,是他們執著信仰所表現出來的永恆力量。
人生,就是追求信仰的過程。有了信仰,人生才有真諦。一個普通黨員堅守對黨的信仰,他的生命就會煥發出奪目的光彩,他的思想才會閃爍出璀璨的智慧之光。反之,就會喪失奮鬥的渴望,缺失黨員的價值。
上架鄉政協聯工委主任鄧立英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繁句麗詞,紮根基層,十年如一日,無私奉獻,無怨無悔,即使身懷六甲,也不畏艱辛,連續駐村,帶領群眾大面積進行雜交制種,促進農民增收不言悔;由於工作繁忙,正值年近古稀、患病多年的老母70壽辰之際,同樣出差在外的計生局副局長鄧向東的事跡告訴我,既然選擇了黨的事業,就要選擇始終不渝、鞠躬盡瘁,寧可把對親人的愛深深地埋在心底……
聆聽「十佳公僕」的事跡,與其說是聆聽一場報告,不如說是對我這名黨員新兵的一次心靈洗禮。他們之所以優秀,是因為他們在困難和危機面前,有著強烈的責任感與主動承擔責任的勇氣。
面對7.15特大洪災對農業的侵蝕,農業局副局長陳小虎像一頭孺子牛,背負著村民的幸福上路,心繫群眾,勤政為民,駐村整整48天不回家,摸災情,定對策,建議市裡果斷出臺補種「倒種春」等可行性措施,減輕農民群眾因災所受的糧食損失,顯示了一個黨員的風範;市紀委正科級紀檢監察員蔣議仁視原則如生命,在紀檢崗位29年來,清貧而充實,溫和而淡定,即使現在已退居二線,但黨員的責任卻總讓他知難而上,為著一個目標而執著,而且愈挫彌堅……
我不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但我聽過這些事跡之後卻強烈地感到: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後來,我又在工作中接觸了鄧立英。我問她:您作為一個弱女子,為什麼這樣一直留戀農村,不考慮進城?她的回答是如此的簡單:我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趁自己年輕,爭取多為群眾幹點事。
這是一種多麼樸實的人間大愛!難怪一位詩人這樣說:愛是人類最真摯的情感,愛是人類最美好的語言,愛是無比芬芳的精神體驗。不難想像,如果我們身邊更多一些像鄧立英這樣的質樸、像鄧向東這樣的執著、像陳小虎這樣的為民、像蔣議仁這樣的勤廉……將堅強的黨性和崇高的信仰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那該是怎樣動人的一幅畫面!
聽多了黨員這樣的先進事跡,便常常覺得自己像只氣球,仿佛飛得很高,仔細一看卻是被浮雲託著。這樣想著不免有些擔心:自己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以後的路該怎樣走?於是,「堅定信仰」四個字,對於我就不再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而是選擇如何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吸取身邊這些黨員身上的種種優秀品質。於是,我也更加知道了黨員幹部所具有的深義。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黨員幹部?心中有個聲音在回答:先成為一個有追求的黨員,再成為一個有責任的幹部,然後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黨員幹部。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