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開學典禮領導致辭
2023-12-11 21:02:17 3
新學期、新跨越,新的一年,讓我們攜手卓越,在競爭中騰飛,把自己成功的每一筆都留在渭水之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開學典禮領導致辭,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生開學典禮領導致辭1】
尊敬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渭南高級中學2013—20xx學年度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全體師生向蒞臨開學典禮的各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社會各界的領導、朋友為渭南高級中學建校籌備、搭臺鋪路、卓越發展所作的一切,這些關心與支持,使我們對學校的發展更加自信,更加堅定!我還要向新學年加入的新老師、新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渭南高級中學期待著我們共創全新的未來!
回首過去,全體渭中人秉承「為了每位學生和教師終身發展與幸福」的理念,堅持「科學發展、和諧校園,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思路,以「追求卓越」的精神,艱苦創業,圖新求強,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績。學校管理科學規範,教學改革突飛猛進;教育科研成果豐碩,育人團隊英才雲集;優秀文化化育時代精神,校園環境彰顯現代文明;教學質量翹楚東秦,優秀學生德業俱進。高考成績全市領先,體育藝術成為省市典範,國際交流高點起步,特色辦學率同類學校之先。學校發展藍圖已經輪廓初現;追求卓越,我們已經完美的跨越了創業的起跑線。
所有這一切,都是全體渭中人殫精竭慮、風雨同舟、勤勉奉獻的成效。點點滴滴匯成我們對全體渭中人最誠摯的敬意、最美好的祝福!老師們,同志們,你們辛苦了,渭南高級中學感謝你們!
面對未來,我們將堅持圍繞「辦家長滿意的學校」的殷殷囑託,以「出理念、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為目標,突出「引領和服務」的主題,努力打造「一流的管理隊伍、一流的名師隊伍和一流的學子隊伍」,為每位老師搭建專業發展的平臺,為每位學生的終身發展與幸福精心設計。「對外開放」,走出校門,開放辦學,同國內外知名學校建立友好交流關係,不斷提升辦學品位和境界。「對內改革」,建立健全各種目標管理體系,明確崗位職責,深化教學改革,將管理深入到每一個部門、每一位老師,深入到每一個細節、每一位學生,不斷提升學校辦學的品位和水平。工作中以「嚴、細、實、新」為標準,形成具有渭南高級中學特色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發揮帶動和輻射作用。
新學年,新起點。新的學期,孕育新的希望。在新的學年,學校將以更加創新開放的精神引領教育教學各項工作大局。我們將深入實踐「全員育人導師制」,全程參與,關注、關心同學們的成長、發展,讓每位同學都能與老師面對面,攜手面對學習、生活、綜合發展的方方面面。我們將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團結帶領老師們群策群力、教研攻關,使我們的教學活力開放,使我們的課堂精彩成功,使同學們成為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主人。我們將最大限度地發揮同學們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讓同學們在校園文化宣傳和建設上展示風採和形象,在班級管理和生活管理上不斷成長、成熟,在學業成績和綜合發展上穩步提高,走向成功。我們將繼續強化體育藝術和信息、通用技術在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方面的作用,打造「渭中早操、軍體拳和健美操」;深化「兩技兩藝」培養,組建「軍樂團」等學生社團;以學校電視臺為龍頭,輻射引領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及社會實踐;以學校信息科技中心為陣地,積極推進學生科技創新,在航模製作、電腦設計、科技小發明、機器人應用上促進學生發展。我們將繼續加大對外開放、對外交流的力度和水平,以「國際教育示範基地」為平臺,引進先進的教、學、研管理思想,深化示範交流工作,把我校的「國際班」打造成為一流的品牌,成為渭南教育對外開放的「標籤」和窗口。
希望全體老師對照「能力水平強,素質品位高,精神狀態好,工作作風硬」的要求,強師德,精師能,謀創新,求創造。在特色課堂、教學模式、校本教材、學案編寫、課題研究、論文論著等方面,走新路,出成果,形成個性特色。學校將圍繞生活幸福的目標,為各位老師竭力打造優越的創業幹事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讓各位老師專心工作,舒心生活,努力創造。
希望高一年級的新同學,從學習、生活、活動的一點一滴做起,講文明、懂禮儀,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積極鍛鍊,心態陽光,做健康、快樂的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專注努力,合作發展,做進取、合作的學生。希望你們、用優異的學習成績和健康成長為未來發展奠基。
希望高二年級的同學,以更細、更強、更嚴的標準要求自己,以全新的標準、全新的要求、全新的境界規範自己,以堅強的精神和毅力推進自己的學習,努力推進自主管理,在小組研討和交流展示中不斷提高學習的成效。不斷反思自己一年來的目標和計劃,總結成功與不足,重新定位,拼搏奮鬥!以「追求卓越」的渭中精神,不斷進取,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希望高三年級的同學,通過拼搏奮鬥去贏得高考,收穫明天!在你們身上,匯集了學校和老師們最多的目光,傾注了家長更多的希望。希望你們在渭中這個鍛造自我、歷練身心、團結進取的校園,立壯志,煉意志,以「捨我其誰」的信念和勇氣,挑戰極限,分秒必爭,分分必得,超越自我,改變命運。我相信美好的明天與你們同在!
希望補習年級的同學們,通過平時一點一滴的踏實努力,去戰勝前行路上的每一個困難每一步坎坷。堅守心中的理想,不放棄、不拋棄,去徵服挑戰,去挑戰命運。我相信同學們的努力和拼搏,希望同學們更加發奮努力,更加刻苦紮實,書寫20xx年高考新的輝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育人的事業風光無限,渭中的未來前程似錦!新學期、新跨越,新的一年,讓我們攜手卓越,在競爭中騰飛,把自己成功的每一筆都留在渭水之濱!我們相信,有市教育局的領導、支持,有全市540萬人民群眾的熱切關心,依靠全校老師們卓越的才能和勤奮的工作,憑藉同學們高遠的志向和不懈的追求,我們一定會讓渭南高級中學高高矗立在秦東大地,成為渭南一道亮麗風景線。讓我們滿懷豪情,在新的起點上大步向前,創造學校和我們每個人發展的新輝煌!
祝老師們在新學年裡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幸福美滿!祝每位同學快樂成長,學習進步,高考成功!
謝謝大家!
【中學生開學典禮領導致辭2】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我們隆重聚會,迎來了20xx級334名本科生和14279名研究生。在很多選擇面前,同學們最終選擇了國科大,選擇了中國科學院。我代表中國科學院、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全體師生,歡迎你們的到來!
今天,古老的長城腳下,美麗的雁棲湖畔,國科大雁棲湖東西兩個校區全面啟用,迎來了7123名研究生入駐。歷經十年艱苦、執著的努力,新校園佔地1070畝,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這是中國科學院建院以來,規模最大的單項基本建設工程,將為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此,我代表院黨組,向參加新校區建設的同志們,向全院有關部門和同志們為我院科教事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2月,中國科學院確定了「三個面向」、「四個率先」的辦院方針,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今年,適逢國務院頒布《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暫行條例》60周年。60年來,中國科學院在發揮國家科技發展「火車頭」作用的同時,也形成了以「科教融合」為核心特徵的高等教育體系,形成了篤志創新、獨具特色的教育品牌。
人才培養是中國科學院與生俱來的使命與責任。辦好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中國科學院履行「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戰略使命,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的重大責任。國科大的核心使命是利用科教融合平臺,遴選中國科學院最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適當引入外部資源,提供給研究生和本科生,造就德才兼備的創新創業人才,為國家的創新驅動發展服務。
在過去的一年中,國科大科教融合的力度和進度前所未有。迄今,已有52個中科院研究所,承辦了國科大12個科教融合學院,一大批科研一線傑出科學家,走上了國科大的講臺。希望同學們站在老師的肩膀上,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取得更偉大的成就。
當同學們懷著科學報國之心,踏入國科大校門的那一刻,等待你們的有發現科學奧秘時的欣喜與興奮,更有探索未知時的艱難與困惑。希望同學們能夠承襲師長嚴謹求真的治學態度,不投機,不取巧,踏踏實實地做學問。
當同學們抱著「博學篤志」的信念,踏入國科大校園的那一刻,也會感受到傾聽內心、沉澱自我的校園文化。在這個追求速度的時代,希望你們能夠放慢腳步,選準方向,打好基礎,不要急於發表多少文章,不要過早地擔憂就業前景。在這個價值多元的時代,願你們能靜靜地聆聽自然的聲音與內心的迴響,有足夠的堅持與世俗的洪流保持理性的距離。
當同學們秉持「格物明德」的態度,走進國科大校園的那一刻,希望你們意識到,大學不僅僅是大師雲集、創造知識的地方,更是理想主義者的高地,堅守社會良知的陣地。願你們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自己的見解,形成獨立的人格;願你們修成「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淡泊氣質,練就「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過硬本領。
同學們,就在新學期開學前,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收到了一萬元捐款。捐款人叫胡亞兵,是一位在深圳打工的湖北農民。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時,他在建築工地上當小工。他意識到,「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強國強軍,歷史的悲劇才不會重演」,他發誓要為國家發展高科技盡一份心力。如今,50歲的胡亞兵把國家發展高科技的希望寄託給中國科學院,寄託給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同學們。
胡亞兵捐贈的1萬元,在我心裡沉甸甸的。因為,他捐贈的每一分錢都是血汗錢,每一分錢都寄託著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強國夢,寄託著人民對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國科大將把胡亞兵的來信和捐款證明,永久保存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校史館。我也希望,同學們能夠永遠銘記人民的囑託,永遠不辜負老百姓的信任和期待!
今天上午,我們還將舉行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開館儀式。「兩彈一星」是新中國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中國科學院當時一半以上的科研人員參與其中。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有21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有17位曾在中國科學院工作。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就坐落在國科大雁棲湖校區內,在中國科學院懷柔試驗基地原址上修建。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像老一輩科學家一樣,自覺地把自己的夢想,匯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
同學們,新的徵程已經開始。希望同學們擁有穿透歷史的眼光,勇擔時代重任;希望同學們看到的不僅是眼前,更能夠「目盡青天懷今古」;希望同學們想到的不僅是自己,更能夠兼懷天下,在科學道路上砥礪前行。謝謝大家!